主动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94492发布日期:2023-04-19 09:46阅读:34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主动笔。


背景技术:

1、为满足用户在各种设备的触控屏幕上进行书写、绘画、记录等多种需求,市场催生出了多种主动笔产品,如:被动式电容笔,其通过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与触控屏幕形成耦合电容来替代模拟手指的作用,但感应精度较低,且无压感响应功能;主动式电磁笔,其能够依据笔尖受力情况调整电磁信号,以呈现出对应的压感效果,但电磁笔的使用需要在屏幕额外设有相应的芯片和电磁板,成本较高;主动式电容笔同样是通过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与触控屏幕形成耦合电容,但其内部设有感应单元和处理单元,能够对微弱的电流感应信号经过加工处理,以此检测并分析笔尖压力,精准定位笔尖位置,因其性能良好,成本较低,成为了当前的主流产品。

2、现有的主动式电容笔和主动式电磁笔一般通过内置的压力传感器来检测笔尖压力,或通过内置的光学传感器来检测笔尖的移动距离,以此判断绘制线条的粗细,模拟出现实的笔触,也因此,现有的主动笔的笔尖粗细大多是固定不变的,从用户的书写体验出发,这类主动笔缺少了物理层面的变化,用户只能通过实际在触控屏幕中绘制出的线条粗细来判断自己下笔的压力是否合适,也就是说,用户需要与主动笔磨合一段时间,以此将下笔的力度和线条的粗细程度相匹配,而由于用户的书写、绘制习惯各有不同,一些用户很可能经过磨合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应这种主动笔,需要更换其他的主动笔,这样,用户挑选适合自己的主动笔,需要花费较大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主动笔,所述主动笔的结构设置便于用户从视觉和触觉上感知自己的下笔力度和线条绘制的粗细程度,以此提高用户对所述主动笔的适应能力,减少与所述主动笔的磨合时间。

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主动笔,所述主动笔能够缓冲笔尖对屏幕的冲击力,以此保护屏幕,延缓笔尖的磨损速度。

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主动笔,所述主动笔设置有多个粗细程度不同的笔尖,以便于用户在书写、绘制时切换粗细不同的线条。

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主动笔,所述主动笔能够使用户对应笔尖的状态变化调整自己的力度大小,以此提高用户对用笔力度的把控能力,从而精准控制需要的线条状态。

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主动笔,所述主动笔在笔尖朝下意外掉落地面时,能够缓冲笔尖对压感检测机构的冲击,以此降低所述压感检测机构受到冲击导致损坏的风险,从而延长所述主动笔的使用寿命。

6、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势和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手段和组合可以实现该优势和特征。

7、为达到上述和其他目的和优势,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主动笔,其中所述主动笔包括:

8、一主体支架;一笔尖构件,其中所述笔尖构件被安装于所述主体支架的端部,所述笔尖构件包括笔尖支架和第一笔尖,其中所述第一笔尖可活动地嵌入在所述笔尖支架中,以使得所述第一笔尖在所述主动笔中具有伸缩行程;以及一压感检测机构,其中所述压感检测机构被安装于所述主体支架,所述压感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笔尖构件的形态变化。

9、在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压感检测机构包括一光学传感器和一控制单元,所述光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笔尖支架的移动距离,依据其移动距离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再经过所述控制单元运算处理转换为驱动信号,将驱动信号传递到触控屏幕上的电极上,以此计算出主动笔的具体位置和笔压大小。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笔尖构件包括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笔尖支架与所述主体支架之间,以此使得所述笔尖支架移动后能够自动复位,便于用户能够不间断地进行书写、绘制。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笔尖构件包括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笔尖与所述笔尖支架之间,这样,所述第一笔尖嵌入所述笔尖支架后能够自动复位,此外,用户能够依据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压缩范围来调控笔压大小,从而精准控制显示在触控屏幕中的线条粗细程度。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笔尖构件包括第二笔尖,所述第二笔尖能够嵌入在所述第一笔尖中,所述第一笔尖与所述第二笔尖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元件。

13、在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压感检测机构包括一压力传感器和一控制单元,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施加在所述笔尖支架的压力,依据其压力大小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再经过所述控制单元运算处理转换为驱动信号,将驱动信号传递到触控屏幕上的电极上,以此计算出主动笔的具体位置和笔压大小。

14、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15、通过以下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所附的权利要求,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他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得以充分体现。



技术特征:

1.一主动笔,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笔,所述笔尖支架包括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笔尖可活动地被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笔尖构件包括第二弹性元件,其中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弹性支撑于所述笔尖支架的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一笔尖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笔,所述第一笔尖设置有第一接收槽,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两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一接收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笔,所述第一容纳腔接近开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在所述第一笔尖朝向所述第一容纳腔底部的位置设置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对应的第二限位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主动笔,所述笔尖构件包括第三弹性元件,所述第三弹性元件弹性支撑于所述第一笔尖和所述第二笔尖之间,所述第一笔尖包括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笔尖被可活动地容纳在所述第二容纳腔,通过压缩所述第三弹性元件,所述第二笔尖能够嵌入到所述第二容纳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动笔,所述第二笔尖设置有第二接收槽,所述第三弹性元件的两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和所述第二接收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动笔,所述第二容纳腔接近开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三限位部,在所述第二笔尖朝向所述第二容纳腔底部的位置设置与所述第三限位部相对应的第四限位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动笔,所述压感检测机构包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检测所述笔尖构件的所述笔尖支架受到的压力来判断所述笔尖构件的形态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动笔,所述压感检测机构包括一光学传感器,所述光学传感器包括分别位于两端的一光源和一接收器,所述笔尖构件的所述笔尖支架移动到所述光源和所述接收器的中间,以此阻隔所述光源到达所述接收器,从而检测所述笔尖支架移动的位置,进而判断所述笔尖构件的形态变化。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一涉及主动笔,包括一主体支架、一笔尖构件和一压感检测机构,其中所述笔尖构件包括笔尖支架和第一笔尖,其中所述第一笔尖可活动地嵌入在所述笔尖支架中,以使得所述第一笔尖在所述笔尖支架中具有伸缩行程,所述压感检测机构通过检测所述笔尖构件的形态变化,以此判断用户绘制、书写时的线宽变换,从而模拟出现实的笔触。

技术研发人员:凌桦光,李祥保,罗玉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宇泰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