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型双平面三轴自屏蔽线圈优化设计方法

文档序号:34906856发布日期:2023-07-27 18:20阅读:39来源:国知局
微小型双平面三轴自屏蔽线圈优化设计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屏蔽线圈,特别是微小型双平面三轴自屏蔽线圈优化设计方法,应用于阵列式微小型原子磁强计系统或其它需要磁场调控的传感器中。


背景技术:

1、在原子磁强计中,三轴磁场线圈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向x,y,z三轴方向施加精确可控的磁场,实现三轴的磁场补偿和磁场调制,使中心原子气室区域形成均匀磁场,保障原子磁强计性能指标的实现。

2、常用的三轴磁场线圈有亥姆霍兹线圈、lee-whiting线圈、鞍形线圈等。但是传统三轴磁场线圈在结构上存在灵活性差,难以小型化的问题。此外,在小型化阵列式原子磁强计系统中,某个原子磁强计进行磁补偿时,其磁场线圈产生的磁场会影响相邻磁强计中心气室区域的磁场均匀性,导致需要多次重复才能完成系统的磁场补偿。并且某个原子磁强计在磁调制时,也会感受到相邻原子磁强计的磁场线圈产生的磁场,上述所述均为串扰现象。因此,为了解决传统线圈面临的体积大、磁场串扰等问题,需要设计一种微小型自屏蔽线圈,采用双平面线圈结构,提升空间利用率,同时采用自屏蔽线圈技术,减小串扰带来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微小型双平面三轴自屏蔽线圈优化设计方法,根据小型原子磁强计的体积限制,将线圈边长限制在15mm以内的微小型,并将双平面自屏蔽磁场线圈设计转化为以目标点磁场值为线圈未知参数约束条件的非线性优化问题,构建完整的最优化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该问题,从而获得线圈参数。本发明能有效解决传统线圈难以微小型化的问题,也能保证原子磁强计自身磁场均匀性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自屏蔽性能,改善磁补偿和磁调制带来的串扰问题,有利于更好地应用在小型化阵列式原子磁强计中。

2、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3、微小型双平面三轴自屏蔽线圈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小型原子磁强计的体积限制,规定微小型线圈的尺寸,通过设置原子磁强计内部中心原子气室区域和外部衰减区域的目标场点的磁场值,对未知参数进行初步的求解,并以求解结果作为约束条件,再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参数迭代,使线圈设计不依赖于取点的位置,优化设计后的线圈内部气室区域具有良好的均匀性,且线圈外部的磁场快速衰减到零,具有良好的自屏蔽效果。

4、包括以下步骤:

5、步骤1,以原子磁强计内的原子气室中心为原点o,建立xyz三轴直角坐标系,根据小型原子磁强计的体积限制,预设线圈的边长为2l,双平面线圈分别位于z=+a平面和z=-a平面,a为双平面半间距,中心均匀区边长为2d,且d<l;

6、步骤2,根据流函数s(xs,ys)各方向的对称性与边界条件的要求,得出流函数表达式,从而得出电流密度表达式,由毕奥-萨伐尔定律推导线圈产生的磁场解析表达式;

7、步骤3,均匀的在内部匀场区域取点,设定其磁场值为btarget,同样在外部衰减区域均匀取点,规定其磁场值为1%×btarget,初步求解磁场解析表达式中的未知参数;

8、步骤4,将双平面自屏蔽磁场线圈的设计目标转化为以步骤3初步求得的参数作为约束条件的非线性优化问题,构建完整的单目标优化模型,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从而获得线圈参数合集;

9、步骤5,将优化后的线圈参数代入到流函数中,从连续的面电流离散为多段导线,导线的形状即为线圈的最终设计,计算线圈内部及外部的磁场分布,验证磁场均匀性及衰减性的设计效果。

10、所述步骤2中,当设计x方向磁场线圈时,规定平面线圈上的点为(xs,ys,zs),目标点为(xt,yt,zt),流函数边界条件如下:

11、s(xs,ys)=0,x=l

12、式中,l为线圈的半边长,

13、x方向的流函数sbx(xs,ys)表达式为:

14、

15、式中,pmn为未知参数,m,n为三角函数展开阶数,m,n为正整数。

16、由流函数s(xs,ys)和平面电流密度j的关系为其中为流函数s(xs,ys)在z方向的旋度,为单位矢量,因此,求得y方向的电流密度jy(xs,ys)表达式如下:

17、

18、所述步骤2中,由毕奥-萨伐尔定律推导线圈产生的磁场解析表达式如下:

19、

20、式中,μ0为真空磁导率,jy为y方向的平面电流密度,r为平面线圈的某点到目标点的距离,num为目标点数,i为目标点序号,(xt,i,yt,i,zt,i)为第i个目标点坐标,amn,i为系数矩阵,g为系数。

21、系数矩阵amn,i的表达式如下:

22、

23、所述步骤4中,单目标优化模型的函数表达式如下:

24、

25、式中,bin(xt,yt,zt)为内部目标场点磁场值,bout(xt,yt,zt)为外部区域目标场点磁场值,b(0,0,0)为中心点o处的磁场值,f为优化目标函数,目标函数的值越小,内部均匀性和外部衰减的指标越好。

26、所述步骤5中包括:设置内部区域内各点处的磁场b相对于中心点o处的磁场b0的相对值,也称作磁场相对偏差,用ε1表示,以表征磁场的均匀性,设置外部区域和中心点o处磁场的比值为ε2,以表征磁场的衰减倍数,ε1和ε2的表达式如下:

27、

28、

29、使用ε1和ε2为内部均匀度和外部衰减的评价指标,ε1越小,磁场均匀度指标越好,ε2越小,自屏蔽效果越好。

30、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发明为微小型双平面三轴自屏蔽线圈优化设计方法,既能有效解决线圈结构灵活性差,难以小型化的问题,也能保证原子磁强计自身磁场均匀性的同时,具有良好的自屏蔽性能,抑制磁补偿和磁调制带来的串扰问题。基于此方法,将双平面自屏蔽磁场线圈设计转化为以目标点磁场值为线圈未知参数约束条件的非线性优化问题,构建完整的最优化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使线圈的设计在优化函数最佳的同时,不依赖于目标点的选择,确保微小型双平面线圈具有良好的内部磁场均匀特性和外部磁场快速衰减的自屏蔽特性。



技术特征:

1.微小型双平面三轴自屏蔽线圈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小型原子磁强计的体积限制,规定微小型线圈的尺寸,通过设置原子磁强计内部中心原子气室区域和外部衰减区域的目标场点的磁场值,对未知参数进行初步的求解,并以求解结果作为约束条件,再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参数迭代,使线圈设计不依赖于取点的位置,优化设计后的线圈内部气室区域具有良好的均匀性,且线圈外部的磁场快速衰减到零,具有良好的自屏蔽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型双平面三轴自屏蔽线圈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小型双平面三轴自屏蔽线圈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当设计x方向磁场线圈时,规定平面线圈上的点为(xs,ys,zs),目标点为(xt,yt,zt),流函数边界条件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小型双平面三轴自屏蔽线圈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流函数s(xs,ys)和平面电流密度j的关系为其中为流函数s(xs,ys)在z方向的旋度,为单位矢量,因此,求得y方向的电流密度jy(xs,ys)表达式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小型双平面三轴自屏蔽线圈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由毕奥-萨伐尔定律推导线圈产生的磁场解析表达式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小型双平面三轴自屏蔽线圈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系数矩阵amn,i的表达式如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型双平面三轴自屏蔽线圈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单目标优化模型的函数表达式如下: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小型双平面三轴自屏蔽线圈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包括:设置内部区域内各点处的磁场b相对于中心点o处的磁场b0的相对值,也称作磁场相对偏差,用ε1表示,以表征磁场的均匀性,设置外部区域和中心点o处磁场的比值为ε2,以表征磁场的衰减倍数,ε1和ε2的表达式如下:


技术总结
微小型双平面三轴自屏蔽线圈优化设计方法,能够解决三轴磁场线圈结构灵活性差,难以小型化的问题,以及磁补偿和磁调制带来的串扰问题,属于磁场操控技术领域。本发明中自屏蔽均匀磁场线圈包括X,Y,Z三轴方向的磁场线圈。基于此方法,将双平面自屏蔽磁场线圈设计转化为以目标点磁场值为线圈未知参数约束条件的非线性优化问题,构建完整的最优化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使线圈的设计在优化函数最佳的同时,不依赖于目标点的选择,确保微小型双平面线圈具有良好的内部磁场均匀特性和外部磁场快速衰减的自屏蔽特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吉玺,唐硕,房建成,王淑莹,全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