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递面单信息的泄露源排查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4116287发布日期:2023-05-11 00:13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递面单信息的泄露源排查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信息溯源的,特别是一种快递面单信息的泄露源排查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如今社会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监管部门也陆续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如《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企业对各自用户的信息安全负责。另一方面,由于网络黑色产业链的存在,这些黑产的从业者对企业的各个业务环节进行渗透以获取用户信息向外售卖。

2、特别是对于快递公司来说,线下业务场景使得其招纳了大量的低薪且雇佣关系不稳定的劳务工、外包工和临时工,这些人员很容易收到黑产的高薪诱惑,对经手的面单进行拍照存储然后泄露出去。普通的快递面单上涵盖了众多用户的信息,却暴露在快递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中,可以轻易的被黑产偷拍泄露至黑市上,造成用户的上当受骗,进而引发用户向快递公司或是监管部门的投诉,批量的泄露甚至会造成监管部门的处罚。快递行业对于偷拍面单的事后排查往往只能通过监控设备所录的内容进行回看以查找异常的员工行为,该排查手段既费时又强依赖于摄像头的部署,排查效率很低;并且要基于摄像头的大量布置,投入成本较高。

3、目前,亟需一种新的快递面单信息的泄露源排查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递面单信息的泄露源排查方法及装置,应用于快递面单管理平台中,以解决快递行业往往只能通过监控设备查找员工泄露面单的行为,导致排查效率很低、投入成本较高的问题。

2、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快递面单信息的泄露源排查方法,应用于快递面单管理平台,方法包括:获取待排查主体,待排查主体包括第一待排查主体,待排查主体为被泄露快递面单的全流程周期中涉及到的主体,任一被泄露快递面单的全流程周期中涉及至少一个主体;获取第一待排查主体的风险集中度;获取第一待排查主体的风险浓度;获取第一待排查主体的第一风险值,第一风险值根据风险集中度和风险浓度中的一种或两种确定;判断第一风险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风险阈值;当第一风险值大于或等于风险阈值时,确定第一待排查主体为高泄露风险主体,对第一待排查主体执行风险排查操作。

3、本技术采用上述方式,筛选出高风险的主体来源,以提高后续进行风险排查的效率和精准度。

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获取第一待排查主体的风险集中度具体包括:获取风险因子值,风险因子值由被泄露快递面单中涉及第一待排查主体的快递面单的数量确定;风险集中度被配置为风险因子值与被泄露快递面单数量的比值。

5、本技术采用上述方式,获得风险集中度,以用于判断待排查主体是否为高风险主体。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风险集中度获取第一待排查主体的风险浓度具体包括:获取风险因子值,风险因子值由所有被泄露快递面单中涉及第一待排查主体的快递面单的数量确定;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第一待排查主体的工作量,工作量为第一待排查主体在预设时间段内处理快递面单的数量;风险浓度被配置为风险因子值与工作量的比值。

7、本技术采用上述方式,获得风险浓度,以用于判断待排查主体是否为高风险主体。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获取第一待排查主体的第一风险值的方式具体包括以下任一种方法:获取第一待排查主体的风险集中度排序号,风险集中度排序号用于确定第一风险值;其中,待排查主体以风险集中度数值从大到小的方式进行排序,以得到第一待排查主体的风险集中度排序号;获取第一待排查主体的风险浓度排序号,风险浓度排序号用于确定第一风险值;其中,待排查主体以风险浓度数值从大到小的方式进行排序,以得到第一待排查主体的风险浓度排序号。

9、本技术采用上述方式,获得风险集中度排序号以及风险浓度排序号,以用于判断待排查主体是否为高风险主体。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判断第一风险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风险阈值的方式包括以下任一种方法:当风险阈值为预设风险集中度排序阈值,判断第一待排查主体的风险集中度排序号大于或等于预设风险集中度排序阈值;当风险阈值为预设风险浓度排序阈值,判断第一待排查主体的风险浓度排序号大于或等于预设风险浓度排序阈值。

11、本技术采用上述方式,提出风险阈值为预设风险集中度排序阈值或预设风险浓度排序阈值的两种情况下,如何对高风险主体进行判断。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第一待排查主体为高泄露风险主体的方式包括以下任一种方法:确定第一待排查主体的风险集中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风险集中度阈值;其中,第一风险值被配置为第一待排查主体的风险集中度,风险阈值被配置为预设风险集中度阈值;确定第一待排查主体的风险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风险浓度阈值;其中,第一风险值被配置为第一待排查主体的风险浓度,风险阈值被配置为预设风险浓度阈值。

13、本技术采用上述方式,提出第一风险值被配置为第一待排查主体的风险集中度,风险阈值被配置为预设风险集中度阈值;第一风险值被配置为第一待排查主体的风险浓度,风险阈值被配置为预设风险浓度阈值。上述两种情况下,能够实现对高风险主体进行判断。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被泄露快递面单中任一快递面单的处理时间段在预设时间段内,处理时间段用于确定快递面单的全流程周期。

15、本技术采用上述方式,对预设时间段进行了限定,以使对高风险主体的判断结果更加准确。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对第一待排查主体执行风险排查动作包括:查询第一待排查主体在处理被泄露快递面单时的视频信息,以确定第一待排查主体的处理操作是否符合预设操作规定。

1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待排查主体的第一风险值通过以下公式确定:a=c%a1+b%a2,c%+b%=1;其中,a为第一风险值;a1为风险集中度;a2为风险浓度;c%为风险集中度百分比权重;b%为风险浓度百分比权重;

18、风险阈值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19、q=c%q1+b%q2,c%+b%=1;

20、其中,q为风险阈值;q1为风险集中度阈值;q2为风险浓度阈值。

21、本技术采用上述方式,对确定为高风险主体的待排查主体进行风险排查操作,以确定第一待排查主体的处理操作是否符合预设操作规定。

22、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快递面单信息的泄露源排查装置,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判断模块以及执行模块;获取模块,获取待排查主体,待排查主体包括第一待排查主体,待排查主体为被泄露快递面单的全流程周期中涉及到的主体,任一被泄露快递面单的全流程周期中涉及至少一个主体;获取第一待排查主体的风险集中度;获取第一待排查主体的风险浓度;获取第一待排查主体的第一风险值,第一风险值根据风险集中度和风险浓度中的一种或两种确定;判断模块,判断第一风险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风险阈值;执行模块,当第一风险值大于或等于风险阈值时,确定第一待排查主体为高泄露风险主体,对第一待排查主体执行风险排查操作。

2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获取模块包括集中度获取单元;集中度获取单元,获取风险因子值,风险因子值由被泄露快递面单中涉及第一待排查主体的快递面单的数量确定;风险集中度被配置为风险因子值与被泄露快递面单数量的比值。

2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获取模块包括浓度获取单元;浓度获取单元,获取风险因子值,风险因子值由所有被泄露快递面单中涉及第一待排查主体的快递面单的数量确定;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第一待排查主体的工作量,工作量为第一待排查主体在预设时间段内处理快递面单的数量;风险浓度被配置为风险因子值与工作量的比值。

2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获取模块包括风险值获取单元;风险值获取单元,获取第一待排查主体的第一风险值;风险值获取单元包括第一风险值获取子单元以及第二风险值获取子单元;

26、第一风险值获取子单元,获取第一待排查主体的风险集中度排序号,风险集中度排序号用于确定第一风险值;其中,待排查主体以风险集中度数值从大到小的方式进行排序,以得到第一待排查主体的风险集中度排序号;

27、第二风险值获取子单元,获取第一待排查主体的风险浓度排序号,风险浓度排序号用于确定第一风险值;其中,待排查主体以风险浓度数值从大到小的方式进行排序,以得到第一待排查主体的风险浓度排序号。

2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判断模块包括排序判断单元;排序判断单元,判断第一风险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风险阈值;排序判断单元包括第一排序判断子单元以及第二排序判断子单元;第一排序判断子单元,当风险阈值为预设风险集中度排序阈值,判断第一待排查主体的风险集中度排序号大于或等于预设风险集中度排序阈值;第二排序判断子单元,当风险阈值为预设风险浓度排序阈值,判断第一待排查主体的风险浓度排序号大于或等于预设风险浓度排序阈值。

2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装置还包括确认模块;确认模块,确定第一待排查主体为高泄露风险主体;确认模块包括第一确认单元以及第二确认单元;第一确认单元,确定第一待排查主体的风险集中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风险集中度阈值;其中,第一风险值被配置为第一待排查主体的风险集中度,风险阈值被配置为预设风险集中度阈值;第二确认单元,确定第一待排查主体的风险浓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风险浓度阈值;其中,第一风险值被配置为第一待排查主体的风险浓度,风险阈值被配置为预设风险浓度阈值。

3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被泄露快递面单中任一快递面单的处理时间段在预设时间段内,处理时间段用于确定快递面单的全流程周期。

3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执行模块包括第一执行单元;第一执行单元,查询第一待排查主体在处理被泄露快递面单时的视频信息,以确定第一待排查主体的处理操作是否符合预设操作规定。

32、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用户接口及网络接口,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用户接口和网络接口用于给其他设备通信,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使电子设备执行上述中任一项的方法。

33、本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当指令被执行时,执行本上述中任一项的方法。

34、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快递面单信息的泄漏源排查过程中,对可能需要进行排查的主体进行预先筛选,提高排查效率,降低排查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