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选址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4138538发布日期:2023-05-12 20:06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选址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处理,特别是涉及一种选址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都建立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对城市安全保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布点规划,基本是从特定业务的逻辑出发,提出了基于点、线、面统筹兼顾、围绕重点区域建设的指导性方针,但却很少有具体结合视图感知智能技术而制定的专业化方法,导致许多城市的视频监控系统前期投入较大的成本进行建设,但仍然存在新增点位规划过程中主观决断性过强、覆盖度不够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选址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解决现有技术中城市新增点位建设中存在主观性过强、覆盖率不足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选址方法,选址方法包括:获取多个历史图像集,历史图像集包括多张包含同一目标对象的图像;图像具有采集时间和采集位置;基于图像的采集时间对采集位置进行排序,得到各历史图像集对应的目标对象的运行轨迹,运行轨迹为采集位置序列;从各历史图像集对应的运行轨迹中提取得到至少两个频繁轨迹;基于至少两个频繁轨迹,确定两个频繁轨迹之间的连接轨迹;基于频繁轨迹之间的连接轨迹,确定候选地址。

3、其中,从各历史图像集对应的运行轨迹中提取得到至少两个频繁轨迹,包括:采用prefix span算法从各历史图像集对应的运行轨迹中提取得到频繁轨迹,频繁轨迹具有起始端和终止端。

4、其中,从各历史图像集对应的运行轨迹中提取得到至少两个频繁轨迹,包括:响应于子运行轨迹出现在所有运行轨迹中的次数超过预设次数,则确定子运行轨迹为频繁轨迹;子运行轨迹包含于一运行轨迹。

5、其中,基于至少两个频繁轨迹,确定两个频繁轨迹之间的连接轨迹,包括:响应于两个频繁轨迹中一频繁轨迹的起始端与另一频繁轨迹的终止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则确定两个频繁轨迹为近邻频繁轨迹;基于近邻频繁轨迹,确定起始端和终止端之间的连接轨迹。

6、其中,基于近邻频繁轨迹,确定起始端和终止端之间的连接轨迹,包括:在近邻频繁轨迹中一频繁轨迹的终止端与另一频繁轨迹的起始端之间进行路径搜索,得到至少一条连接轨迹;连接轨迹为终止端、预先构建的地图中处于终止端和起始端之间的预设路口的位点和/或预设转角的位点以及起始端的顺次连线。

7、其中,选址方法还包括:获取已选址主体的位置信息,已选址主体用于采集图像;基于频繁轨迹之间的连接轨迹,确定候选地址,包括:响应于连接轨迹中的预设路口的位点或预设转角的位点不存在已选址主体,则将预设路口的位点、预设转角的位点作为候选地址。

8、其中,响应于连接轨迹中的预设路口的位点或预设转角的位点不存在已选址主体,则将预设路口的位点、预设转角的位点作为候选地址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基于已选址主体的位置信息以及连接轨迹,确定已选址主体是否为映射主体;映射主体为与连接轨迹之间的距离小于阈值的已选址主体;响应于已选址主体为映射主体,则基于映射主体采集的图像确定是否对已选址主体进行更新。

9、其中,基于映射主体采集的图像确定是否对已选址主体进行更新,包括:基于映射主体采集的图像聚类得到的各类簇中包含的图像,得到映射主体对应类簇的平均图像数;响应于类簇的平均图像数小于预设数量,则确定对映射主体对应的已选址主体进行更新。

10、其中,响应于连接轨迹中的预设路口的位点或预设转角的位点不存在已选址主体,则将预设路口的位点、预设转角的位点作为候选地址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响应于预设路口的位点、预设转角的位点、已选址主体、起始端、终止端中任意相邻两个位置之间的长度超过预设长度,则在两个位置之间增加候选地址。

11、其中,在两个位置之间增加候选地址,包括:在两个位置之间间隔预设长度增加候选地址。

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选址装置,选址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历史图像集,历史图像集包括多张包含同一目标对象的图像;图像具有采集时间和采集位置;分析模块,用于基于图像的采集时间对采集位置进行排序,得到各历史图像集对应的目标对象的运行轨迹,运行轨迹为采集位置序列;提取模块,用于从各历史图像集对应的运行轨迹中提取得到至少两个频繁轨迹;预测模块,用于基于至少两个频繁轨迹,确定两个频繁轨迹之间的连接轨迹;确定模块,用于基于频繁轨迹之间的连接轨迹,确定候选地址。

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三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于存储器中并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数据以实现上述选址方法中的步骤。

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第四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选址方法中的步骤。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提供的一种选址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选址方法包括:获取多个历史图像集,历史图像集包括多张包含同一目标对象的图像;图像具有采集时间和采集位置;基于图像的采集时间对采集位置进行排序,得到各历史图像集对应的目标对象的运行轨迹,运行轨迹为采集位置序列;从各历史图像集对应的运行轨迹中提取得到至少两个频繁轨迹;基于至少两个频繁轨迹,确定两个频繁轨迹之间的连接轨迹;基于频繁轨迹之间的连接轨迹,确定候选地址。本申请中从各历史图像集对应的运行轨迹中筛选出多个频繁轨迹,进而确定频繁轨迹之间的连接轨迹,在连接轨迹上确定候选地址,进而基于聚类结果确定图像采集设备的地址,使图像采集设备的地址规划更有意义;且通过在频繁轨迹之间覆盖图像采集设备进一步延长频繁轨迹,更好的实现图像聚类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址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址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选址方法,其特征在于,

11.一种选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址装置包括:

1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数据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选址方法中的步骤。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选址方法中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选址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选址方法,通过获取多个历史图像集;基于图像的采集时间对采集位置进行排序,得到各历史图像集对应的目标对象的运行轨迹,运行轨迹为采集位置序列;从各历史图像集对应的运行轨迹中提取得到至少两个频繁轨迹;基于至少两个频繁轨迹,确定两个频繁轨迹之间的连接轨迹;基于频繁轨迹之间的连接轨迹,确定候选地址。本申请中确定频繁轨迹之间的连接轨迹,在连接轨迹上确定候选地址,进而基于聚类结果确定图像采集设备的地址,使图像采集设备的地址规划更有意义;且通过在频繁轨迹之间覆盖图像采集设备进一步延长频繁轨迹,更好的实现图像聚类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江中毅,刘备,张宏,陈立力,周明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