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3953037发布日期:2023-04-26 13:09阅读:19来源:国知局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说明书涉及图像处理,特别涉及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图像处理技术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中得以应用,尤其是在图像优化场景中,图像处理效果决定着最后在业务层面进行处理时的精准度。现有技术中,在对图像进行处理时,为了能够实现在后续使用与原始图像内容更相近的图像用于下游业务,大多数会对图像进行多次处理,如进行图像的梯形校正、图像二值化和图像黑边去除处理等;而在此过程中,图像的黑边去除决定着下游业务能够使用的图像的质量,现有技术在进行黑边去除处理时大多数是基于定位区域后进行裁剪的方式实现去除,但是这种去除方式可能会将图像中有用的内容也进行裁剪,从而影响下游业务使用,因此亟需一种有效的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图像处理方法。本说明书同时涉及图像处理装置,一种计算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2、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3、确定待处理图像对应的二值化图像,并对所述二值化图像中的边缘区域进行填充,获得包含填充区域的第一图像;

4、对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填充区域进行膨胀处理获得第二图像,并在所述第二图像中确定对象区域;

5、对所述第二图像中的对象区域进行膨胀处理获得第三图像,并基于所述第三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生成掩模图像;

6、按照所述掩模图像中像素点的分布信息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分割处理,根据分割处理结果获得目标图像。

7、可选地,所述确定待处理图像对应的二值化图像,包括:

8、获取所述待处理图像;

9、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得中间图像;

10、将所述中间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并对所述灰度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获得所述待处理图像对应的所述二值化图像。

11、可选地,所述对所述二值化图像中的边缘区域进行填充,获得包含填充区域的第一图像,包括:

12、在所述二值化图像中选择目标对象外的图像区域,作为所述边缘区域;

13、对所述边缘区域中像素点的像素值进行调整,根据调整结果获得包含所述填充区域的所述第一图像。

14、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填充区域进行膨胀处理获得第二图像,包括:

15、根据预设膨胀策略确定区域生长程度参数和区域生长次数参数;

16、基于所述区域生长程度参数和所述区域生长次数参数,创建所述填充区域对应的区域膨胀任务;

17、通过执行所述区域膨胀任务对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填充区域进行膨胀处理,获得所述第二图像。

18、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第二图像中确定对象区域,包括:

19、利用预设边缘检测算法,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处理;

20、根据边缘检测处理结果确定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至少一个元素区域;

21、在所述至少一个元素区域中筛选目标元素区域,作为所述对象区域。

22、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三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生成掩模图像,包括:

23、比较所述第三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对象边缘区域;

24、基于所述对象边缘区域生成所述掩模图像。

25、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对象边缘区域生成所述掩模图像,包括:

26、计算所述对象边缘区域对应的连通分量,并根据最大连通分量确定目标对象边缘;

27、对所述目标对象边缘内的第一图像区域和所述目标对象边缘外的第二图像区域分别进行调整,根据调整结果生成所述掩模图像。

28、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目标对象边缘内的第一图像区域和所述目标对象边缘外的第二图像区域分别进行调整,根据调整结果生成所述掩模图像,包括:

29、选择所述目标对象边缘内的图像区域作为所述第一图像区域,以及所述目标对象边缘外的图像区域作为所述第二图像区域;

30、按照第一基准像素值对所述第一图像区域中的像素点进行填充,以及按照第二基准像素值对所述第二图像区域中的像素点进行填充;

31、根据像素点填充结果生成所述掩模图像。

32、可选地,所述按照所述掩模图像中像素点的分布信息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分割处理,根据分割处理结果获得目标图像,包括:

33、利用所述待处理图像的图像属性信息对所述掩模图像进行调整,获得目标掩模图像;

34、根据所述目标掩模图像中像素点的分布信息,确定所述待处理图像对应的图像分割信息;

35、按照所述图像分割信息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分割处理,根据分割处理结果获得所述目标图像。

36、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37、确定图像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待处理图像对应的二值化图像,并对所述二值化图像中的边缘区域进行填充,获得包含填充区域的第一图像;

38、确定区域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填充区域进行膨胀处理获得第二图像,并在所述第二图像中确定对象区域;

39、生成图像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二图像中的对象区域进行膨胀处理获得第三图像,并基于所述第三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生成掩模图像;

40、分割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按照所述掩模图像中像素点的分布信息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分割处理,根据分割处理结果获得目标图像。

41、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另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42、确定待处理试卷图像对应的二值化图像,并对所述二值化图像中的试卷边缘区域进行填充,获得包含填充区域的第一试卷图像;

43、对所述第一试卷图像中的填充区域进行膨胀处理获得第二试卷图像,并在所述第二试卷图像中确定试卷区域;

44、对所述第二试卷图像中的试卷区域进行膨胀处理获得第三试卷图像,并基于所述第三试卷图像和所述第二试卷图像生成试卷掩模图像;

45、按照所述试卷掩模图像中像素点的分布信息对所述待处理试卷图像进行分割处理,根据分割处理结果获得目标试卷图像。

46、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另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47、确定图像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待处理试卷图像对应的二值化图像,并对所述二值化图像中的试卷边缘区域进行填充,获得包含填充区域的第一试卷图像;

48、确定区域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试卷图像中的填充区域进行膨胀处理获得第二试卷图像,并在所述第二试卷图像中确定试卷区域;

49、生成图像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二试卷图像中的试卷区域进行膨胀处理获得第三试卷图像,并基于所述第三试卷图像和所述第二试卷图像生成试卷掩模图像;

50、分割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按照所述试卷掩模图像中像素点的分布信息对所述待处理试卷图像进行分割处理,根据分割处理结果获得目标试卷图像。

51、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52、存储器和处理器;

53、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所述图像处理方法的步骤。

54、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图像处理方法的步骤。

55、本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为了能够提高图像处理精度,且不影响下游业务使用,可以先确定待处理图像对应的二值化图像,实现在二值化图像的基础上进行后续的处理,可以降低图像中冗余特征的干扰。在得到二值化图像后,可以先对二值化图像中的边缘区域进行填充,以获得包含填充区域的第一图像;此后再对第一图像中的填充区域进行膨胀处理,获得第二图像,并在第二图像中确定对象区域。之后再对第二图像中的对象区域进行膨胀处理,获得第三图像,此时即可根据膨胀得到的第三图像和第二图像定位到图像中对象的边缘,之后以此为基础构建掩模图像,并利用掩模图像中像素点对应的分布信息,对待处理图像进行分割处理,即可实现对待处理图像中对象之外的区域进行切割,同时不会影响对象对应区域的内容,以此获得目标图像;实现在从待处理图像至目标图像的处理过程中,不会对图像中的内容进行修改,且不会对有用特征进行裁剪,以实现下游业务可以使用质量更高的目标图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