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紧结构、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92836发布日期:2023-05-07 03:22阅读:42来源:国知局
张紧结构、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张紧结构、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在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普遍,并且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的屏幕尺寸也变得越来越大,但是过大的屏幕却变得不易携带;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柔性屏,柔性屏推动了电子设备的发展,使得折叠式的电子设备重回大众的视野,而采用柔性屏的折叠式的电子设备,一般采用转轴机构实现电子设备的展开或折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弯折凹陷惯性及屏幕蠕变会使屏幕出现折痕等光影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张紧结构、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以解决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弯折凹陷惯性及屏幕蠕变会使屏幕出现折痕的问题。

2、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3、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张紧结构,其包括:摆臂组件和弹性组件;所述摆臂组件被配置为与电子设备的壳体活动连接;所述弹性组件设置于所述摆臂组件与所述壳体之间,且所述弹性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使所述摆臂组件与所述壳体之间连接能够处于张紧状态。

4、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在摆臂组件与壳体之间设置弹性组件后,由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与壳体是固定连接的,这样张紧结构应用于电子设备后,在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下,弹性组件使得摆臂组件与壳体之间连接由于弹力的作用而处于张紧状态,从而使得显示屏也处于展平绷紧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屏幕出现折痕等光影问题。

5、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摆臂组件包括主摆臂,所述主摆臂被配置为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弹性部,所述主摆臂能够与所述第一弹性部相抵接,以及使得所述第一弹性部对所述主摆臂施力。

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主摆臂与壳体连接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在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弹性部可以使主摆臂与壳体之间的连接由于弹力的作用而处于张紧状态,这样利于实现显示屏处于展平绷紧状态。

7、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部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一凸轮结构,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轮结构相连接,所述第一凸轮结构具有第一凸轮面,所述主摆臂具有第二凸轮面,所述第一凸轮面与所述第二凸轮面能够相接触。

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一凸轮面与第二凸轮面相配合,利用保证主摆臂与壳体之间平稳的发生相对转动,减少出现卡滞的情况;在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下,第一凸轮面与第二凸轮面相抵接,并且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保证了第一凸轮面与第二凸轮面相接触的紧密性,从而利于保证显示屏处于展平绷紧状态。

9、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部还包括第一导向结构,所述第一导向结构与所述第一凸轮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结构用于在所述第一凸轮面与所述第二凸轮面能够相抵接后,使得所述第一凸轮结构能够对所述第一弹性件进行压缩。

10、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一导向结构与第一凸轮结构固定连接,这样便于实现对第一凸轮结构的导向,保证对第一凸轮结构导向的平稳性;而在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下,第一凸轮面与第二凸轮面相抵接,这样第一凸轮结构对第一弹性件进行压缩,从而利于保证第一凸轮面与第二凸轮面相接触的紧密性。

11、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向结构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一凸轮结构固定于所述板状结构的一侧面,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板状结构相对的另一侧面。

1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第一凸轮结构与第一弹性件分别设置于板状结构相对的两侧面,这样一方面便于安装第一弹性件,另一方面,第一弹性件与第一凸轮结构分开设置后,第一弹性件不易干扰第一凸轮面与第二凸轮面的接触。

13、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或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材料为弹性体。

14、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便于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用不同材质或类型的第一弹性件,弹簧的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可以提供较大的弹力;而弹性体可以为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或硅橡胶等。

15、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摆臂组件包括副摆臂,所述副摆臂被配置为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二弹性部,所述副摆臂能够与所述第二弹性部相抵接,以及使得所述第二弹性部对所述副摆臂施力。

1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副摆臂与壳体连接,以辅助主摆臂与壳体的连接;而弹性组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于主摆臂与壳体之间,和/或,设置于副摆臂与壳体之间;在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二弹性部可以使副摆臂与壳体之间的连接由于弹力的作用而处于张紧状态,这样利于实现显示屏处于展平绷紧状态。

17、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弹性部包括第二弹性件和第二导向结构,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向结构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第二导向结构相对的另一侧与所述副摆臂能够相抵接,以使得所述副摆臂能够对所述第二弹性件进行压缩。

1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二弹性件和副摆臂的一端分别位于第二导向结构相对的两侧,这样副摆臂便于通过第二导向结构对第二弹性件进行压缩,保证压缩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且由于采用第二导向结构,第二弹性件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

19、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或所述第二弹性件的材料为弹性体。

20、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便于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用不同材质或类型的第二弹性件,弹簧的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可以提供较大的弹力;而弹性体可以为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或硅橡胶等。

21、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张紧结构还包括连接板,所述摆臂组件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以与所述壳体相连接,其中,所述摆臂组件与所述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用于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2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连接板便于实现张紧结构与壳体之间的连接。

23、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板具有导向滑槽,所述摆臂组件与所述连接板滑动连接;

24、和/或,所述连接板具有转动连接座,所述摆臂组件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

2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导向滑槽或转动连接座,以实现摆臂组件与壳体之间通过连接板间接的活动连接。

26、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转轴机构,其包括基座及任一所述的张紧结构,所述摆臂组件与所述基座之间转动连接。

2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摆臂组件实现基座与电子设备的壳体之间的连接;并在摆臂组件与壳体之间设置弹性组件后,由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与壳体是固定连接的,这样在转机机构应用于电子设备后,在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下,弹性组件使得摆臂组件与壳体之间连接由于弹力的作用而处于张紧状态,从而使得显示屏也处于展平绷紧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屏幕出现折痕等光影问题。

28、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摆臂组件包括主摆臂时,所述主摆臂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其中,所述基座包括第一分座,所述第一分座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所述主摆臂的一侧面具有第一弧形槽,所述主摆臂相对的另一侧面具有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板伸入第一弧形槽中,所述第二弧形板伸入第二弧形槽中。

2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主摆臂与基座转动连接,主摆臂还与壳体转动连接,以保证基座与壳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而第一弧形板伸入第一弧形槽中,所述第二弧形板伸入第二弧形槽中,这样实现了主摆臂与基座之间采用虚轴搭接的方式相连接,方便电子设备的折叠。

30、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摆臂组件包括副摆臂时,所述副摆臂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副摆臂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转轴机构还包括同步组件,所述同步组件被配置为使两个所述副摆臂同步转动,且两个所述副摆臂的转动方向相反。

3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副摆臂与基座转动连接,副摆臂与壳体滑动连接,以辅助主摆臂在基座与壳体之间的连接,既而保证基座与壳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而同步组件可以实现在使用其中一个副摆臂旋转时,带动另一个副摆臂同步旋转,从而方便实现电子设备的展开或折叠。

32、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基座包括第二分座,所述同步组件包括滑动座、导向轴和同步轴,所述导向轴固定于所述第二分座上,所述滑动座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轴上,所述同步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导向轴上;所述副摆臂与所述同步轴固定连接,以形成同步构件;

33、所述滑动座具有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分别呈螺旋状;所述同步轴具有与所述第一弧面相配合的第一接触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弧面相配合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弧面与所述第二弧面旋转对称,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旋转对称;

34、在两个所述同步构件中,其中一所述同步构件旋转时,使一所述同步构件的第一接触部沿自身对应的第一弧面做三维螺旋运动,以带动所述滑动座沿所述导向轴的轴向滑动,使得所述第二接触部沿自身对应的第二弧面做三维螺旋运动,使另一所述同步构件做同步旋转运动,且两个所述同步构件的旋转方向相反。

3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这样在其中一个副摆臂转动时,利用第一弧面与第一接触部配合,第二弧面与第二接触部配合,实现副摆臂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滑动座沿导向轴的轴向滑动,即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而滑动座的滑动又迫使另一个副摆臂转动,即实现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既而实现任一副摆臂的转动,实现另一个副摆臂的同步旋转运动,且旋转运动的转动方向相反。

36、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副摆臂包括第一子摆臂和第二子摆臂,所述第一子摆臂与第二子摆臂分体设置;

37、所述同步轴包括第一子轴部和第二子轴部,所述第一子轴部具有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子轴部具有所述第二接触部;

38、所述第一子摆臂与所述第一子轴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子摆臂与所述第二子轴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子轴部与所述第二子轴部之间设置有预紧弹性件,以使得所述第一子轴部和第二子轴部之间具有相背运动的趋势。

3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一子摆臂和第二子摆臂分体设置,并在第一子轴部和第二子轴部之间设置预紧弹性件,这样使得第一弧面与第一接触部相配合的紧密性,第二弧面与第二接触部相配合的紧密性,从而保证两个副摆臂之间的同步性。

40、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子摆臂与所述第二子摆臂之间设置有拼合结构,以使所述第一子摆臂与所述第二子摆臂之间能够同步运动。

4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保证第一子摆臂与第二子摆臂在导向轴的轴向方向上具有相互分离的趋势的基础上,采用拼合结构保证第一子摆臂与第二子摆臂能够同时绕导向轴的轴线转动。

42、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拼合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子摆臂上的第一凸起以及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子摆臂呈板状,所述第一子摆臂相对的两个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子摆臂的边缘,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相插接,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凹槽相插接。

43、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相插接,第二凸起与第二凹槽相插接,可以保证同步的绕导向轴的轴线转动。

44、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预紧弹性件为弹簧。

4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弹簧可以较大的弹力,并且成本相对较低。

46、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基座上固定有弹性卡扣,所述滑动座具有第三凹槽;

47、所述弹性卡扣设置于所述第三凹槽中,用于在两个所述副摆臂之间处于完全展开状态下,锁定两个所述副摆臂之间所成的角度;

48、所述弹性卡扣被配置为在所述同步构件带动所述滑动座沿所述导向轴的轴向滑动时,能够从所述第三凹槽中脱出。

4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弹性卡扣可以实现电子设备在展开状态下的稳定性,方便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进行操作。

50、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转轴机构还包括轴壳,所述基座与所述轴壳固定连接。

5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轴壳可以对基座进行保护。

52、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壳体及任一所述的转轴机构;

53、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与一所述摆臂组件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框体与一所述摆臂组件之间设置有所述弹性组件;

54、所述第二框体与另一所述摆臂组件相连接,且所述第二框体与另一所述摆臂组件之间设置有所述弹性组件。

5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摆臂组件实现基座分别与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之间的连接,并在摆臂组件与壳体之间设置弹性组件后,由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与壳体是固定连接的,这样在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下,弹性组件使得摆臂组件与壳体之间连接由于弹力的作用而处于张紧状态,从而使得显示屏也处于展平绷紧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屏幕出现折痕等光影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