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智能审查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车库图纸的审查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私家车辆的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小区在建造的过程中,都会增加车库,而为了节省地面空间,同时能够对车辆进行更好的防护,地下车库也是变得越来越普及。
2、为了满足不同的设计需要,地下车库进行建筑之前,都会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从而尽可能保证车库的设计符合当前的实际需要,但是当前的车库图纸审核过程中,仅对设计图纸的尺寸数据以及车库车位的数量进行审核,这就会导致地下车库与小区内的建筑的关联性较为薄弱,不能更好的保证地下车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能够提高地下车库与小区内建筑的关联性,提高地下车库使用的便捷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地下车库图纸的审查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地下车库图纸的审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地下车库图纸的审查方法,包括:
4、获取待建车库的图纸信息,所述图纸信息包括待建电梯数量、待建电梯位置以及所述待建车库的待建分区数量和待建分区位置;
5、判断所述待建电梯数量是否超过所述待建分区数量;
6、若所述待建电梯数量超过所述待建分区数量,则基于所述图纸信息获取图纸电梯车位表,所述图纸电梯车位表包括所述待建车库的所述待建分区位置、所述待建分区位置对应的待建车位数量以及与所述待建分区位置对应的图纸电梯数量;
7、获取预设的电梯车位对照表,所述电梯车位表对照表包括电梯存在数量以及与所述电梯存在数量对应的车位要求数量;
8、基于所述图纸电梯车位表和所述电梯车位对照表判断所述图纸电梯数量与相应的所述待建车位数量是否匹配;
9、若不匹配,则获取第一车位调整提示信息。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图纸信息确定待建电梯数量是否超过待建分区数量,能够确定待建电梯的数量是否较多。如果待建电梯数量超过待建分区数量,则根据图纸电梯车位表和电梯车位对照表判断图纸电梯数量是否与待建车位数量匹配,如果不匹配则获取第一车位调整提示信息,提示相关的工作人员,待建车库的图纸需要进行修改。从而能够根据电梯数量以及车位数量确定车库图纸是否符合要求,进而能够提高地下车库与小区内建筑的关联性,使电梯能够与车位更好的联系,以提高地下车库使用的便捷性。
11、作为优选,若所述待建电梯数量超过所述待建分区数量时,还包括:
12、获取所述待建分区位置对应的所述待建车位数量;
13、基于所述待建车位数量按照预设的排序规则对所述待建分区位置进行排序,并获得排序分区;
14、获取所述待建分区位置对应的所述图纸电梯数量;
15、基于所述排序分区对所述图纸电梯数量进行排序,并获得排序电梯数量;
16、判断所述排序电梯数量与预设的电梯排序规则是否匹配;
17、若不匹配,则获取第二车位调整提示信息。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照排序规则对待建分区位置进行排序,获得排序分区,并根据排序分区对电梯数量进行排序获得排序电梯数量,最后判断排序电梯数量与预设的电梯排序规则是否匹配,从而能够确定电梯与在待建分区的划分是否合理,如果不匹配则证明不合理,则获取第二车位调整提示信息,从而提示相关工作人员对图纸进行修改。
19、作为优选,还包括:
20、若所述待建电梯数量未超过所述待建分区数量,则获取存在待建电梯的所述待建分区位置,作为第一图纸待建位置;
21、判断所述第一图纸待建位置是否存在预设的警示设备;
22、若存在,则获取不存在所述待建电梯的所述待建分区位置,作为第二图纸待建位置;
23、获取图纸修改提示信息以将所述警示设备移动至所述第二图纸待建位置。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待建电梯数量不超过待建分区数量时,通过确定第一图纸待建位置是否存在警示设备,如果存在,则获取图纸修改提示信息提醒。
25、作为优选,在所述获取图纸修改提示信息以将所述警示设备移动至所述第二图纸待建位置之前,还包括:
26、判断所述第二图纸待建位置是否存在所述警示设备;
27、若不存在,则执行所述获取图纸修改提示信息以将所述警示设备移动至所述第二图纸待建位置的步骤;
28、若存在,则获取所述第一图纸待建位置的所述警示设备的设备类型,作为第一类型;
29、获取所述第二图纸待建位置的所述警示设备的所述设备类型,作为第二类型;
30、判断所述第一类型和所述第二类型是否匹配;
31、若不匹配,则不获取所述图纸修改提示信息;
32、若匹配,则执行所述获取图纸修改提示信息以将所述警示设备移动至所述第二图纸待建位置的步骤。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警示设备移动到第二图纸待建位置之前,确定第二图纸待建位置是否存在警示设备,如果存在则判断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是否匹配,如若不匹配,则证明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此时不获取图示修图提示信息,否则继续获取,从而能够提高图纸设计的安全性。
34、作为优选,在获取所述图纸修改提示信息以将所述警示设备移动至所述第二图纸待建位置之后,还包括:
35、基于所述图纸信息获取车库出口位置;
36、判断所述车库出口位置与所述第二图纸待建位置是否直接连通;
37、若否,则获取出口调整提示信息;
38、基于所述出口调整提示信息以调整所述图纸信息使所述车库出口位置与所述第二图纸待建位置直接连通。
3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判断车库出口位置与第二图纸待建位置是否连通,进而确定出口位置是否需要调整,如果不连通,获取出口调整提示信息,进而使车库出口位置与第二图纸待建位置直接连通,当警示设备出现事故时,方便直接从出口进入进行及时维修。
40、作为优选,在获取所述图纸信息之后,还包括:
41、基于所述图纸信息获取当前车位数量和所述待建车库的车库面积信息;
42、基于所述车库面积信息和预设的车库生成规则获取不同车位角度对应的角度车位信息,所述角度车位信息包括角度车位数量和角度车位位置;
43、基于所述图纸信息获取立柱位置;
44、获取与所述立柱位置对应的所述角度车位位置,作为重合位置;
45、获取所述重合位置对应的车位数量作为重合数量;
46、基于所述角度车位数量和所述重合数量获取剩余车位数量;
47、判断所述当前车位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剩余车位数量;
48、若否,则获取第三车位调整提示信息。
4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车库面积信息和车库生成规则获取不同车位角度对应的角度车位信息,并根据角度车位信息获取剩余车位数量,然后判断当前车位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剩余车位数量,从而能够确定当前车库设置的车位数量是否为最大值,进而确定是否获取第三车位调整提示信息,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图纸设置的准确性。
50、作为优选,在获取所述待建车库的车库面积信息之后,还包括:
51、获取所述待建车库的实际划定面积;
52、判断所述车库面积信息与所述实际划定面积是否匹配;
53、若不匹配,则生成图纸审核错误提示信息。
5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判断车库面积信息与实际划定面积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生成图纸审核错误提示信息,能够确定当前审核的图纸是否错误,进而能够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55、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地下车库图纸的审查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6、一种地下车库图纸的审查系统,包括:
57、图纸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建车库的图纸信息,所述图纸信息包括待建电梯数量、待建电梯位置以及所述待建车库的待建分区数量和待建分区位置;
58、第一数量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待建电梯数量是否超过所述待建分区数量;
59、车位表获取模块,若所述待建电梯数量超过所述待建分区数量,用于基于所述图纸信息获取图纸电梯车位表,所述图纸电梯车位表包括所述待建车库的所述待建分区位置、所述待建分区位置对应的待建车位数量以及与所述待建分区位置对应的图纸电梯数量;
60、对照表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电梯车位对照表,所述电梯车位表对照表包括电梯存在数量以及与所述电梯存在数量对应的车位要求数量;
61、第二数量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图纸电梯车位表和所述电梯车位对照表判断所述图纸电梯数量与相应的所述待建车位数量是否匹配;
62、提示信息获取模块,若所述图纸电梯数量与相应的所述待建车位数量不匹配,用于获取第一车位调整提示信息。
6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各个模块之间是信息传递,根据图纸信息确定待建电梯数量是否超过待建分区数量,能够确定待建电梯的数量是否较多。如果待建电梯数量超过待建分区数量,则根据图纸电梯车位表和电梯车位对照表判断图纸电梯数量是否与待建车位数量匹配,如果不匹配则获取第一车位调整提示信息,提示相关的工作人员,待建车库的图纸需要进行修改。从而能够根据电梯数量以及车位数量确定车库图纸是否符合要求,进而能够提高地下车库与小区内建筑的关联性,使电梯能够与车位更好的联系,以提高地下车库使用的便捷性。
64、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终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5、一种智能终端,包括:
66、存储器,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67、所述处理器,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能够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6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存储器能够对信息进行存储,处理器能够对信息进行调取并发出控制指令,保证程序的有序执行并实现上述方案的效果。
69、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7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被装入任一计算机后,任一计算机就能执行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下车库图纸的审查方法。
7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73、1.则根据图纸电梯车位表和电梯车位对照表判断图纸电梯数量是否与待建车位数量匹配,如果不匹配则获取第一车位调整提示信息,提示相关的工作人员,待建车库的图纸需要进行修改。从而能够根据电梯数量以及车位数量确定车库图纸是否符合要求,进而能够提高地下车库与小区内建筑的关联性,使电梯能够与车位更好的联系,以提高地下车库使用的便捷性;
74、2.在将警示设备移动到第二图纸待建位置之前,确定第二图纸待建位置是否存在警示设备,如果存在则判断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是否匹配,如若不匹配,则证明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此时不获取图示修图提示信息,否则继续获取,从而能够提高图纸设计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