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网图模编辑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4328330发布日期:2023-06-01 05:14阅读:75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网图模编辑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力,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网图模编辑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背景技术:

1、在电力技术领域,通常需要对电网进行图模编辑,图模编辑可以是前期规划设计,也可以是对现实的电网进行模型绘制。对电网的图模编辑以工单为单位,每个工单会持续几天、甚至几周。现有技术中,存在c/s架构和b/s架构两种技术路线来进行图模编辑。

2、c/s架构(即client-server结构,服务器-客户机架构模式)通常采取两层结构。服务器负责数据的管理,客户机负责完成与用户的交互任务。客户机从服务器拿到完整电网数据后,缓存到客户机本地,而后在客户机本地维护编辑堆栈,支持本地撤销重做;点击保存之后,就会把操作结果发送给服务器了,客户机本地的缓存会被清除,自然也就无法对之前的编辑操作再次进行撤销重做。

3、b/s架构(即broswer-server结构,浏览器和服务器架构模式)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架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架构。在这种架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前端(browser)和服务端实时通信,前端(browser)的缓存较少,不支持大数据量的缓存,编辑之后就立马自动保存到服务器端,没办法撤销重做。

4、可见无论是采用c/s架构进行图模编辑,还是采用b/s架构进行图模编辑,都无法实现对之前的编辑操作再次进行撤销重做,而图模编辑的工程量较大,当出现连线错误甚至是设备的属性数据(具有指向不同设备之间的拓扑关系的作用)填写错误时,都会迫使用户重头开始编辑,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影响用户体验。

5、因此,在图模编辑过程中如何实现撤销重做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现状,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网图模编辑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以在图模编辑过程中如何实现撤销重做。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网图模编辑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4、步骤s100,按用户操作的时间先后顺序依次获取用户在编辑库中对编辑对象进行电网图模编辑的编辑操作;

5、步骤s200,依据编辑操作确定编辑对象被当前编辑操作编辑后的属性数据;

6、步骤s300,将编辑操作的操作数据和对应的属性数据复制至快照库,以形成按照编辑操作的时间先后顺序构造的时间轴堆栈,其中,快照库与编辑库为两个不同的数据库;

7、步骤s400,在编辑库中向用户呈现时间轴堆栈;

8、步骤s500,获取用户在时间轴堆栈中选择的待恢复的目标编辑操作;

9、步骤s600,基于目标编辑操作从快照库提取与目标编辑操作对应的历史操作数据和历史属性数据;

10、步骤s700,在编辑库中,依据历史操作数据和历史属性数据将电网图模中的各设备回滚至与目标编辑操作对应时刻的状态。

11、可选地,步骤s700包括:

12、步骤s710,从快照库中调取待恢复操作数据,待恢复操作数据为目标编辑操作之前的操作数据并发送给编辑库;

13、步骤s720,在编辑库中,以待恢复操作数据中最新的操作数据覆盖电网图模编辑中的各个编辑对象;

14、步骤s730,在编辑库中,删除目标编辑操作之后的操作数据。

15、可选地,在步骤s300中,时间轴堆栈包含各个编辑操作对应的历史时间点和设备标识;

16、步骤s700包括:

17、判断目标编辑操作对应的设备标识是否存在于目标编辑操作之后的历史时间点中;

18、当目标编辑操作对应的设备标识存在于目标编辑操作之后的历史时间点中时,则在编辑库中,以目标编辑操作对应的属性数据覆盖设备标识对应的设备。

19、可选地,当目标编辑操作对应的设备标识不存在于目标编辑操作之后的历史时间点中时,则在编辑库中,调取设备标识对应的设备,并以目标编辑操作对应的属性数据覆盖设备标识对应的设备。

20、可选地,当设备标识存在于目标编辑操作之后的历史时间点,且未存在目标编辑操作的历史时间点,则在编辑库中,删除设备标识对应的设备。

21、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网图模编辑的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22、编辑操作获取模块,用于按用户操作的时间先后顺序依次获取用户在编辑库中对编辑对象进行电网图模编辑的编辑操作;

23、属性数据确定模块,用于依据编辑操作确定编辑对象被当前编辑操作编辑后的属性数据;

24、复制模块,用于将编辑操作的操作数据和对应的属性数据复制至快照库,以形成按照编辑操作的时间先后顺序构造的时间轴堆栈,其中,快照库与编辑库为两个不同的数据库;

25、时间轴堆栈呈现模块,用于在编辑库中向用户呈现时间轴堆栈;

26、目标编辑操作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时间轴堆栈中选择的待恢复的目标编辑操作;

27、历史数据提取模块,用于基于目标编辑操作从快照库提取与目标编辑操作对应的历史操作数据和历史属性数据;

28、回滚模块,用于在编辑库中,依据历史操作数据和历史属性数据将电网图模中的各设备回滚至与目标编辑操作对应时刻的状态。

29、可选地,回滚模块包括:

30、发送单元,用于从快照库中调取待恢复操作数据,待恢复操作数据为目标编辑操作之前的操作数据并发送给编辑库;

31、覆盖单元,用于在编辑库中,以待恢复操作数据中最新的操作数据覆盖电网图模编辑中的各个编辑对象;

32、删除单元,用于在编辑库中,删除目标编辑操作之后的操作数据。

33、可选地,在复制模块中,时间轴堆栈包含各个编辑操作对应的历史时间点和设备标识;

34、回滚模块包括:

35、设备标识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目标编辑操作对应的设备标识是否存在于目标编辑操作之后的历史时间点中;

36、覆盖单元,用于当目标编辑操作对应的设备标识存在于目标编辑操作之后的历史时间点中时,则在编辑库中,以目标编辑操作对应的属性数据覆盖设备标识对应的设备。

37、可选地,覆盖单元用于当目标编辑操作对应的设备标识不存在于目标编辑操作之后的历史时间点中时,则在编辑库中,调取设备标识对应的设备,并以目标编辑操作对应的属性数据覆盖设备标识对应的设备。

38、可选地,覆盖单元用于当设备标识存在于目标编辑操作之后的历史时间点,且未存在目标编辑操作的历史时间点,则在编辑库中,删除设备标识对应的设备。

39、根据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被执行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公开的方法。

40、根据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

41、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公开的方法。

42、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电网图模编辑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按用户操作的时间先后顺序依次获取用户在编辑库中对编辑对象进行电网图模编辑的编辑操作;依据编辑操作确定编辑对象被当前编辑操作编辑后的属性数据;将编辑操作的操作数据和对应的属性数据复制至快照库,以形成按照编辑操作的时间先后顺序构造的时间轴堆栈,其中,快照库与编辑库为两个不同的数据库;在编辑库中向用户呈现时间轴堆栈;获取用户在时间轴堆栈中选择的待恢复的目标编辑操作;基于目标编辑操作从快照库提取与目标编辑操作对应的历史操作数据和历史属性数据;在编辑库中,依据历史操作数据和历史属性数据将电网图模中的各设备回滚至与目标编辑操作对应时刻的状态。由于快照库与编辑库为两个不同的数据库,因此,在编辑库中的操作不会影响快照库,而快照库按照编辑操作的时间先后顺序构造形成了时间轴堆栈,因此,用户可以在时间轴堆栈中选择的待恢复的目标编辑操作,由于快照库会存储复制的编辑操作的操作数据和对应的属性数据,因此,可以直接调取目标编辑操作对应的操作数据和对应的属性数据,从而实现将各设备回滚至与目标编辑操作对应时刻的状态。继而实现了在图模编辑过程中撤销重做,提升了绘图人员绘图效率,绘图错误不需要再重头进行绘制,减少了运维人员因为绘图人员绘图错误,后台进行数据恢复等工作,改善了用户体验。

43、本发明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具体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来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应能理解所述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