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造价评估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47491发布日期:2023-09-07 20:55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造价评估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程造价,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造价评估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1、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花费的全部费用,其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对工程造价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评价等的工作过程被称为工程造价管理。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0991990a公开了一种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系统,包括云服务器和项目负责人终端,云服务器包括子项目划分模块、三维模型生成模块和项目进度收集模块;子项目划分模块根据工程造价文件将工程项目划分成若干个子项目,并根据项目清单赋予每个子项目的清单详细信息;三维模型生成模块根据施工图纸在bim系统中生成施工项目的三维模型,并根据三维模型中子项目的尺寸和相应子项目的清单详细信息计算子项目的工程量;项目进度收集模块用于对所获取的施工照片中的施工信息进行大数据整合、分析并得到当前施工子项目的施工进度,当施工进度与预设进度不匹配时,则根据当前施工进度、剩余工程量和参考项目负责人预测完成子项目的施工时间及建造成本。

3、然而,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工程项目造价缺乏动态的造价管理,常常会造成超预算的情况,给投资方和施工方均造成很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造价评估管理系统,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缺乏动态的造价管理,常常会造成超预算的情况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造价评估管理系统,包括:

3、数据库模块,用以储存若干历史项目数据;

4、数据调取模块,其与所述数据库模块相连,用以按照设定条件调取数据库模块中储存的数据以及按照预设时间对调取的数据进行项目阶段划分;

5、比价模块,其与所述数据调取模块相连,用以计算各调取出的历史项目中的总人均工时费并绘制总人均工时费变化曲线以获取总人均工时费变化曲线平均斜率和总人均工时费变化曲线末端的端点斜率,以及用以计算各项目阶段的人均工时费平均变化率;

6、分析模块,其与所述数据调取模块相连,用以分析筛选出的各超预算项目的超预算因素,计算各超预算因素的占比以对超预算因素进行级别划分,基于级别设置超预算因素的权重系数;

7、中控模块,其分别与所述比价模块和分析模块相连,用以根据比价模块的计算结果确定对当前工程造价中人均工时费的调节方式以及确定当前工程造价中各项目阶段的人均工时费,以及用以根据分析模块的计算结果确定综合调节系数k以对当前工程造价进行调节。

8、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调取模块调取历史项目数据中与当前工程处于相同地区的历史项目,按照时间顺序对调取的历史项目进行排序,所述比价模块获取调取的历史项目中人工费,计算各调取的历史项目中的总人均工时费,设定:

9、

10、所述比价模块按时间顺序绘制总人均工时费变化曲线,并计算总人均工时费变化曲线平均斜率和总人均工时费变化曲线末端的端点斜率。

11、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中设有对当前工程造价中人均工时费的调节方式;

12、第一调节方式为,根据总人均工时费变化曲线平均斜率将当前工程造价中人均工时费调节至第一人均工时费,设定第一人均工时费=当前工程造价中人均工时费×总人均工时费变化曲线平均斜率;

13、第二调节方式为,根据总人均工时费变化曲线末端的端点斜率将当前工程造价中人均工时费调节至第二人均工时费,设定第二人均工时费=当前工程造价中人均工时费×总人均工时费变化曲线末端的端点斜率。

14、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总人均工时费变化曲线平均斜率与总人均工时费变化曲线末端的端点斜率的比对结果确定对当前工程造价中人均工时费的调节方式;

15、若总人均工时费变化曲线平均斜率大于等于总人均工时费变化曲线末端的端点斜率,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选用所述第一调节方式;

16、若总人均工时费变化曲线平均斜率小于总人均工时费变化曲线末端的端点斜率,所述中控模块判定选用所述第二调节方式。

17、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调取模块按照预设时间段将任一调取的历史项目划分为若干项目阶段,所述比价模块提取各项目阶段的人工费,计算调取的历史项目中各项目阶段的人均工时费变化率,对于第一项目阶段人均工时费变化率,设定:

18、

19、对与第n项目阶段人均工时费变化率,设定:

20、

21、所述比价模块计算各调取的历史项目中相同阶段人均工时费平均变化率,设定:

22、第n项目阶段人均工时费平均变化率=各调取的历史项目中第n项目阶段人均工时费变化率加和/第n项目阶段的总数量。

23、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所述第一项目阶段人均工时费平均变化率确定当前工程造价中第一项目阶段的人均工时费;

24、若第一项目阶段人均工时费平均变化率小于0,则将当前工程造价中第一项目阶段的人均工时费设置为第i人均工时费,第i人均工时费为第一人均工时费或第二人均工时费;

25、若第一项目阶段人均工时费平均变化率大于0,则将当前工程造价中第一项目阶段的人均工时费设置为第i人均工时费×(1+第一项目阶段人均工时费平均变化率),第i人均工时费为第一人均工时费或第二人均工时费。

26、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第n项目阶段人均工时费平均变化率确定当前工程造价中第n项目阶段的人均工时费;

27、若第n项目阶段人均工时费平均变化率小于0,则将当前工程造价中第n项目阶段的人均工时费设置为第n-1项目阶段人均工时费;

28、若第n项目阶段人均工时费平均变化率大于0,则将当前工程造价中第n项目阶段的人均工时费设置为第n-1项目阶段人均工时费×(1+第n项目阶段人均工时费平均变化率)。

29、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调取模块在调取的历史项目中筛选出超预算项目,所述分析模块分析各超预算项目超预算因素,统计各超预算因素的数量,并按照数量降序对超预算因素进行排序,并依次记为第一超预算因素,第二超预算因素,第n超预算因素,计算各超预算因素的占比,计算任一超预算因素的占比,设定任一超预算因素的占比=该超预算因素的数量/超预算因素的总数量。

30、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根据超预算因素的占比对超预算因素进行级别划分并设置对应的权重系数;

31、若超预算因素的占比处于第一占比水平,所述分析模块判定对应的超预算因素为一级影响因素,并将一级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设置为α;

32、若超预算因素的占比处于第二占比水平,所述分析模块判定对应的超预算因素为二级影响因素,并将二级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设置为β;

33、若超预算因素的占比处于第三占比水平,所述分析模块判定对应的超预算因素为三级影响因素,并将三级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设置为γ;

34、其中,一级影响因素的影响级别高于二级影响因素的影响级别高于三级影响因素的影响级别,0.2<α<0.25<β<0.3<γ<0.5;

35、所述第一占比水平满足超预算因素的占比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占比,所述第二占比水平满足超预算因素的占比小于第二预设占比且大于等于第一预设占比,所述第三占比水平满足超预算因素的占比小于第一预设占比。

36、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计算各级影响因素导致的超预算比例,将一级影响因素导致的超预算比例记为b1,将二级影响因素导致的超预算比例记为b2,将三级影响因素导致的超预算比例记为b3,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各级影响因素导致的超预算比例计算综合调节系数k,设定k=α×b1+β×b2+γ×b3,并根据综合调节系数k将当前工程造价q调节至q',设定q'=q×(1+k)。

3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近几年,由于人均工时费的不断上涨,对项目预算造成较大影响,本发明将人均工时费作为主要的变量因素对工程造价进行评估,并根据人均工时费的变化规律对工程项目造价进行动态的造价管理,以及根据历史项目对超预算原因的分析,以提取超预算因素,对项目造价进行对应调节,以增加项目造价对各项影响因素的包容性,避免超预算的问题。

38、进一步地,本发明提取历史项目数据中与当前工程同一地区中的历史项目,并绘制按时间顺序绘制历史项目的总人均工时费变化曲线,基于总人均工时费变化曲线平均斜率或总人均工时费变化曲线末端的端点斜率对当前工程造价中人均工时费进行调节,若总人均工时费变化曲线平均斜率大于总人均工时费变化曲线末端的端点斜率,说明人均工时费变化幅度大于当前的人均工时费变化趋势,为保证工程项目造价的合理性,则根据总人均工时费变化曲线平均斜率对当前工程造价中人均工时费进行调节;若总人均工时费变化曲线平均斜率小于总人均工时费变化曲线末端的端点斜率,说明人均工时费变化幅度小于当前的人均工时费变化趋势,为保证工程项目造价的合理性,则根据总人均工时费变化曲线末端的端点斜率对当前工程造价中人均工时费进行调节,以对工程项目造价进行动态的造价管理,避免超预算的问题。

39、进一步地,本发明按照预设时间段将任一历史项目划分为若干项目阶段,提取各项目阶段的人工费,计算各项目阶段的人均工时费变化率,以确定各个项目阶段的人均工时费,充分考虑了人均工时费随时间不断上涨对工程项目造价的影响,使工程项目造价更加趋于合理性,实现了对工程项目造价的动态造价管理,避免超预算的问题。

40、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分析各超预算项目超预算因素,并根据超预算因素的占比对超预算因素进行分类,以此获取各超预算因素对工程项目造价的影响水平,并根据各级影响因素导致的超预算比例,对工程项目造价进行调节使工程项目造价更加趋于合理性,实现了对工程项目造价的动态造价管理,避免超预算的问题。

41、进一步地,本发明根据超预算因素的占比对超预算因素进行影响级别划分,并根据影响级别设定对应的权重系数,并计算综合调节系数k以对工程项目造价进行调节,对于级别较高的影响因素,设置一个较大的权重系数,对于级别较低的影响因素,设置一个较小的权重系数,使工程项目造价更加趋于合理性,实现了对工程项目造价的动态造价管理,避免超预算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