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井数据的动态预测方法及相关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5398955发布日期:2023-09-09 17:26阅读:39来源:国知局
采油井数据的动态预测方法及相关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具体涉及一种采油井数据的动态预测方法及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可动微凝胶(或称交联聚合物、可动凝胶)驱油技术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新技术,其同时具有调剖和调节油藏内部流体流度两种技术特点。目前室内对微凝胶体系的形成条件、微观形态、体系粒度分布以及交联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变特性、封堵性能、吸附滞留行为、驱油效果等性能进行了较详细的试验研究,但是关于微凝胶化学驱油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较少。

2、数值模拟方法是预测、评价油田开发和措施调整效果的有效方法。很多研究机构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致力于此方面的研究,在工作站上研制出相应的软件,并应用于现场指导施工设计。其中,ktrol程序可用来模拟单井堵水调剖的施工过程,预测措施后产液或吸水剖面,同时可进行单井优选堵剂类型、用量、注入压力、注入速度等施工参数的设计,该软件为不可压缩流体的径向流模型,仅考虑了堵剂的吸附、扩散、稀释、滞留、交联化学反应、残余阻力系数、注入水突破凝胶段塞后的粘性指进等因素,此外该软件不能对区块堵水调剖进行优化设计。某公司研制了聚合物地下交联反应进行堵水调剖的scorpi0软件,为三维三相多组分模型,考虑了温度变化、化学组分的吸附、滞留及交联化学反应、成胶前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变化等因素,具有较好的前后处理功能。某大学研究了聚丙烯酰胺在氧化还原条件下地下交联化学反应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基于mccool和martr的渗滤假设理论,考虑了各化学组分的吸附滞留、化学反应动力学、渗透率的降低等因素,是基于室内岩心驱替实验基础上建立的一维模型。

3、上述现有软件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大、功能全、主要用于工作站,而对堵水调剖机理描述不是很多,并且,由于可动凝胶体系流变特性和粘度变化比聚合物驱替过程更加复杂,原有的聚合物驱对流扩散渗流模型方程难于合理有效地刻画复杂渗流的过程,不能快速准确地反映真实油藏的状态及对油藏的实时生产进行动态预测。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不能快速准确地反映真实油藏的状态及对油藏的实时生产进行动态预测的技术问题的采油井数据的动态预测方法及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采油井数据的动态预测方法,包括:

3、利用井间连通性模型计算微凝胶注入前的连通传导率;

4、在将微凝胶注入到注入井之后,计算所述注入井向周围各个通道的分流量,根据分流量计算各个通道的微凝胶溶液浓度;

5、根据所述各个通道的微凝胶溶液浓度,计算所述各个通道的渗透率,对所述连通传导率进行修正;

6、基于修正前后的连通传导率,对各个通道对应的采油井数据进行动态预测。

7、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各个通道的微凝胶溶液浓度,计算所述各个通道的渗透率进一步包括:

8、根据所述各个通道的微凝胶溶液浓度,计算岩石绝对渗透率下降系数,根据所述岩石绝对渗透率下降系数,计算所述各个通道的绝对渗透率;

9、根据所述各个通道的微凝胶溶液浓度,计算所述各个通道的微凝胶粘度,以及,计算各个通道的油相和微凝胶溶液的相对渗透率。

10、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对所述连通传导率进行修正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绝对渗透率,对所述连通传导率进行修正;

11、所述基于修正前后的连通传导率,对各个通道对应的采油井数据进行动态预测进一步包括:

12、基于修正前后的连通传导率,分别针对基质系统和裂缝系统建立物质平衡方程;其中,在建立物质平衡方程的过程中,引入裂缝系统和基质系统之间的窜流量;

13、根据基质系统和裂缝系统的物质平衡方程,预测采油井的压力数据。

14、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对各个通道对应的采油井数据进行动态预测进一步包括:

15、根据各个通道的微凝胶粘度、各个通道的油相和微凝胶溶液的相对渗透率,计算各个通道的含水率;

16、根据各个通道的含水率,预测各个通道对应的采油井的产量数据。

17、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计算所述各个通道的绝对渗透率利用以下公式实现:

18、

19、其中,ka,i.j为i井和j井之间的通道的绝对渗透率;bk和ck是方程系数;yij为i井和j井之间的通道的微凝胶溶液的浓度;rk,max为岩石绝对渗透率下降最大系数;为微凝胶注入前i井与j井之间的通道的渗透率。

20、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基质系统的物质平衡方程为:

21、

22、其中,nl是油藏的层数;nw表示与i井相连通的井的个数;α是单位换算系数;为微凝胶注入前i井与j井之间的基质系统的平均渗透率,单位为md;vp,i,j为i井与j井之间的连通体积;是微凝胶注入前i井与j井在基质系统的算术平均孔隙度;μ0表示原油粘度;li,j为i井与j井之间的井距;pim、pjm分别是i井、j井在基质系统的分压力;τijkmf是第k层的i井与j井之间的基质系统和裂缝系统的窜流量;qim是i井在油藏条件下基质系统的源汇相的液体流量,单位为m3/d,如果i井为采油井,qim为正,若为注入井,qim为负;ctk是第k层的综合压缩系数,单位为mpa-1;vikm是i井在第k层的基质系统内的控制体积,单位为m3;

23、所述裂缝系统的物质平衡方程为:

24、

25、其中,bk和ck是方程系数;yij为i井和j井之间的通道的微凝胶溶液的浓度;rk,max为岩石绝对渗透率下降最大系数;是微凝胶注入前i井与j井在裂缝系统的算术平均孔隙度;是微凝胶注入前i井与j井之间的裂缝系统的平均渗透率,单位为md;pif、pjf分别是i井、j井在裂缝系统的分压力,单位为mpa;qif是i井在油藏条件下裂缝系统的源汇相的液体流量,单位为m3/d,如果i井为采油井,qif为正,若为注入井,qif为负;vikf是i井在第k层的裂缝系统内的控制体积,单位为m3;

26、所述窜流量的表达式为:

27、

28、其中,km表示基质系统的渗透率;μ表示粘度。

29、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计算各个通道的含水率通过以下公式来实现:

30、

31、其中,fw为通道的含水率;krp为微凝胶溶液的相对渗透率;kro为油相的相对渗透率;μl为微凝胶溶液的粘度;μw是水相粘度;r,s为模型参数,由实验测得;yi为微凝胶溶液的浓度。

3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采油井数据的动态预测装置,包括:

33、连通传导率计算模块,用于利用井间连通性模型计算微凝胶注入前的连通传导率;

34、浓度计算模块,用于在将微凝胶注入到注入井之后,计算所述注入井向周围各个通道的分流量,根据分流量计算各个通道的微凝胶溶液浓度;

35、渗透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个通道的微凝胶溶液浓度,计算所述各个通道的渗透率,对所述连通传导率进行修正;

36、数据预测模块,用于基于修正前后的连通传导率,对各个通道对应的采油井数据进行动态预测。

37、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38、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采油井数据的动态预测方法对应的操作。

39、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如上述采油井数据的动态预测方法对应的操作。

40、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利用井间连通性模型计算微凝胶注入前的连通传导率;在将微凝胶注入到注入井之后,计算所述注入井向周围各个通道的分流量,根据分流量计算各个通道的微凝胶溶液浓度;根据所述各个通道的微凝胶溶液浓度,计算所述各个通道的渗透率,对所述连通传导率进行修正;基于修正前后的连通传导率,对各个通道对应的采油井数据进行动态预测。本发明基于井间连通性模型的可动微凝胶化学组分模拟方法,快速准确地反映真实油藏的状态,缩短了模拟时间,适于油藏的实时生产动态预测。

41、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