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门店顾客的顾客消费周期规划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35294发布日期:2023-08-16 18:26阅读:24来源:国知局
基于门店顾客的顾客消费周期规划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子商务,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门店顾客的顾客消费周期规划系统。


背景技术:

1、在美容行业中,门店对顾客的管理主要还是通过大量的纸质表格与档案进行,非常的繁琐,另外,在现有技术中,用户与销售人员之间在进行下一次消费项目的预约时,有的是通过在上一次消费项目结束时进行预约、有的是通过用户自身根据需要电话预约,或者通过销售人员自我把握时间,提前与用户进行预约;其中前两者都需要用户自己把握时间,销售人员很难主动介入,不利于销售人员对客户的维护,同时对用户的消费体验也有着明显的负面影响,最后一种方法则可能导致用户在不合适的时间内被骚扰,影响用户的消费体验。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用户进行准确的主动提醒,提升用户消费体验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门店顾客的顾客消费周期规划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与销售人员之间在进行下一次消费项目的预约时,销售人员很难主动介入,不利于销售人员对客户的维护,同时对用户的消费体验也有着明显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用户在不合适的时间内被骚扰,影响用户的消费体验的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基于门店顾客的顾客消费周期规划系统,包括:

4、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对用户信息进行存储;

5、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消费记录;

6、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分析得到各用户的预测下一次消费时间,并将对应的提示信息发送至对应的销售人员的终端设备上;

7、通过上述的基于门店顾客的顾客消费周期规划系统进行顾客消费周期规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s1、计算获取各用户的等级系数d;

9、等级系数d用于表示用户在门店内的消费潜力;

10、s2、通过数据处理单元获取各用户的预测下一次消费时间;

11、对于一项周期性消费项目,根据用户最近一次的消费时间以及对应消费项目的预设最佳消费周期得到对应消费项目的预测下一次消费时间;

12、对于一项非周期性消费项目,获取在过去的预设时间t1内,用户的相邻两次对应非周期性消费项目之间的平均时差,然后根据用户最近一次的消费时间以及对应非周期性消费项目的平均时差得到对应消费项目的预测下一次消费时间;

13、所述平均时差的计算方法为:

14、获取在过去的预设时间t1内,用户在进行所有相邻的两次该项非周期性消费项目之间的时间差rv,计算获取这些时间差rv的平均值作为平均时差;

15、所述周期性消费项目是指对应项目在第一次进行之后,在后续的一段时间内需要每隔预设时间进行一次,直至该对应项目的整个疗程结束;

16、s3、销售人员通过终端设备对其负责的用户的各项预测下一次消费时间进行接收,选择其中与当前时刻最接近的预测下一次消费时间作为预约时刻;

17、销售人员在预约时刻之前的预设时间t2内主动对用户发出预约信息。

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用户的等级系数d的计算方法为:

19、在信息存储单元中获取用户在门店内的消费记录,所述消费记录包括用户在过去的预设时间t3内的总消费额e与消费频率u;

20、获取用户的剩余消费权益,所述剩余消费权益包括用户的剩余充值金额、赠送的代金券与消费项目;

21、将赠送的代金券与消费项目按照对应价格转化为消费金额,将该消费金额与剩余充值金额之和作为用户的剩余可消费总额e;

22、获取用户在过去的预设时间t3内,距离当前时刻最近一次的消费时间与当前时刻的时差t1;

23、根据公式d=α1*e+α2*e+α3*u-α4*t1计算得到各用户对应的等级系数d;

24、其中α1、α2、α3、α4均为预设的系数。

2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当一个用户第一次在门店进行一项非周期性消费项目后,获取该项非周期性消费项目的公共间隔,根据公共间隔获取该用户在门店内进行该项非周期性消费项目的预测下一次消费时间;

26、当对应用户在门店内进行对应的非周期性消费项目的次数大于等于预设值a时,则通过该用户对应的平均时差来对该用户进行对应的非周期性消费项目的预测下一次消费时间的计算。

2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一项非周期性消费项目的所述公共间隔的获取方法为:

28、获取在过去的预设时间t6内,在门店内所有进行该项非周期性消费项目的用户在进行相邻的两次该项非周期性消费项目之间的时间差r;

29、将这些时间差依次标记为r1、r2、…、rm;

30、根据公式计算得到这一组数据的分散值f;

31、其中1≤j≤m,rp=(r1+r2+、…、+rm)/m;

32、当f≤f1成立时,则认为对应项非周期性消费项目的公共间隔为rp;

33、当f>f1成立时,则按照|rj-rp|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删除对应的rj值并利用剩余的rj值计算f值,直至更新计算得到的f值满足f≤f1成立;

34、其中f1为预设值;

35、当删除的rj数量b满足b/m小于等于预设比例β时,则认为对应项非周期性消费项目的公共间隔为rp,若删除的rj数量b满足b/m大于预设比例β时,则认为对应项非周期性消费项目的公共间隔为r1、r2、…、rm这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或平均值。

3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在计算一项非周期性消费项目的公共间隔时,采用对应等级系数d大于等于预设值dy的用户的数据进行。

3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还用于对离职的销售人员负责的用户进行分配;

38、数据处理单元对离职销售人员负责的用户进行分配的方法为:

39、将离职的销售人员负责的用户标记为待分配用户;

40、获取各待分配用户的等级系数d;

41、将能对待分配用户进行接收的销售人员标记为待选销售人员;

42、获取在过去的预设t4时间内,待选销售人员负责的用户中,各流失用户对应的等级系数di,将各流失用户对应的等级系数di之和标记为diz,将当前待选销售人员负责的用户对应的等级系数之和标记为dz;

43、获取在过去的预设时间t4内,待选销售人员的销售总额xe以及待选销售人员的赞赏比h;

44、其中,当用户在一次消费项目结束后对待选销售人员的评价分超过预设值时,则认为对应待选销售人员得到赞赏,所述赞赏比为评价为赞赏的次数占据总的评价次数的比例;

45、根据公式g=θ*xe-a1*diz/dz+a2*h计算得到各待选销售人员在过去的预设时间t4内的维护系数g;

46、θ、a1、a2均为预设值;

47、将各待选销售人员按照维护系数g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

48、将各待分配用户按照等级系数d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

49、将待选销售人员与待分配用户按照序号一一对应匹配;

50、当一个用户在连续的预设时间t5内未在门店内进行消费时,则认为对应用户为流失用户。

5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52、1、本发明通过用户所进行的消费项目的不同以及用户的消费习惯对用户下一次进行对应消费项目的时间进行预测,从而在用户下一次进行对应消费项目的预测时间之前进行反向预约,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另外,本发明通过对用户的消费时间进行精准的预测,能够避免销售人员无法把握时间,较早的对用户进行提醒,导致用户受到不必要的打扰,影响用户对提示信息的正面印象,导致提示信息起到反作用的效果的问题出现;

53、2、本发明能够根据离职销售人员对应的用户的状况以及能够接收这些用户的销售人员的实际状况对用户进行合理的分配,使优质的用户能够得到及时的,高质量的维护,降低甚至避免高质量用户的流失,降低由于销售人员的离职带来的用户流转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