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供应链的智能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18104发布日期:2023-09-10 04:4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供应链的智能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市场营销,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供应链的智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1、供应链是指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即将产品从商家送到消费者手中整个链条。

2、然而目前的供应链,并不存在集中管理的处置,这使得商品的进货端及商品的供货端易出现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进而供货端相互之间为开源所采取的商品批发价格战会进一步导致商品销售市场售价参差不齐,影响商品供应链及销售市场的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供应链的智能管理系统,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基于供应链的智能管理系统,包括:

4、控制终端,是系统的主控端,用于发出执行命令;

5、分析模块,用于分析各商品供输路径相互之间关联性;

6、输入模块,用于输入商品需求量及商品需求位置信息;

7、识别模块,用于接收输入模块中输入的商品需求量及商品需求位置信息,参考商品需求量于商品供输路径中获取具备供给能力的中转、集散站点,进一步根据获取到的中转、集散站点识别可行的商品供输路径;

8、选择模块,用于接收识别模块中识别到的商品供输路径,选择其中一组商品供输路径应用于输入模块中输入的商品需求位置;

9、监测模块,用于采集输入模块中商品需求位置及商品需求量输入时间戳,计算商品需求位置及商品需求量输入平均周期。

10、更进一步地,所述分析模块下级设置有子模块,包括:

11、上传单元,用于上传商品供输路径中各中转、集散站点位置信息;

12、构建单元,用于接收上传单元中上传的商品供输路径中各中转、集散站点位置信息,应用位置信息构建商品供输路径模型;

13、其中,构建单元中构建的商品供输路径模型中各中转、计算站点以其各自对应位置信息所在地名称进行区别标记,标记包括:省级名称、市级名称及县级名称,分析模块于商品供输路径模型中捕捉至少与两组及以上的区别标记相互连接的区别标记,分析模块捕捉的区别标记结果即分析到的各商品供输路径相互之间关联性。

14、更进一步地,所述上传单元还用于上传商品供输路径中各中转、集散站点中商品储量数据并储存,上传单元于每次选择模块运行结束作为触发信号触发运行,获取选择模块中选择的商品供输路径中始发端对应的中转或集散站点,并于输入模块中获取商品需求量,进一步根据选择模块中选择的中转或集散站点及商品需求量完成上传单元中储存的各中转、集散站点中商品储量数据的更新;

15、其中,商品供输路径中各中转、集散站点中商品储量数据还通过各中转、集散站点工作人员手动上传完成数据更新。

16、更进一步地,所述识别模块运行获取具备供给能力的中转、集散站点时,于上传单元中获取各中转、集散站点中商品储量数据,对各中转、集散站点中商品储量不小于商品需求量的中转、集散站点进行获取,获取的中转、集散站点记作具备供给能力的中转、集散站点;

17、其中,识别模块在根据获取到的中转、集散站点识别可行的商品供输路径时,应用构建单元中构建的商品供输路径模型,基于商品需求位置信息及识别模块中获取具备供给能力的中转、集散站点识别可行的商品供输路径。

18、更进一步地,所述识别模块在识别到的商品供输路径后,对所有识别到的商品供输路径进行打包并向选择模块发送,选择模块中通过系统端用户手动设定有路径消减阈值,选择模块在接收到商品供输路径后,计算各商品供输路径始发端位置信息与商品需求位置信息距离,对商品供输路径中商品供输路径始发端位置信息与商品需求位置信息距离处于路径消减阈值的商品供输路径进行删除。

19、更进一步地,所述选择模块接收识别模块中识别到的商品供输路径后,对各商品供输路径的优势系数进行计算,选择优势系数最高的一组商品供输路径作为选择模块最终选择的商品供输路径,商品供输路径的优势系数通过下式进行求取,公式为:

20、

21、式中:n为权重的集合;δ为商品供输路径中节点数量;s为商品供输路径总里程;u总为商品生产成本,u总=u0+x,x为其他成本;u0为商品供输路径应用成本;ω为商品的中转、集散站点利润;η为商品需求端利润;γ1、γ2、γ3及γ4为权重;

22、其中,γ1+γ2+γ3+γ4=1。

23、更进一步地,所述选择模块根据商品供输路径的优势系数求取选择商品供输路径后,同步对商品需求位置与选择的商品供输路径进行配置,在完成配置的商品需求位置再次通过输入模块输入商品需求量时,以其对应配置的商品供输路径作为第一首选。

24、更进一步地,所述监测模块中通过系统端用户手动设定有监测周期,监测模块根据监测周期对输入模块中商品需求位置及商品需求量输入时间戳进行采集,所述监测模块内部设置有子模块,包括:

25、追溯单元,用于获取监测模块采集的商品需求位置,应用商品需求位置获取对应商品供输路径配置,应用商品供输路径获取商品供输路径中始发端中转、集散站点当前商品储量。

26、更进一步地,所述商品中转、集散站点通过相互输送商品于每次商品通过商品需求量及商品需求位置信息输出后,同步执行商品中转、集散站点相互之间的商品调配,使每次商品通过商品需求量及商品需求位置信息输出后,商品中转、集散站点的商品储量重新回到中转、集散站点中商品储量不小于商品需求量状态。

27、更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终端通过介质电性连接有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下级通过介质电性连接有上传单元及构建单元,所述分析模块通过介质电性连接有输入模块、识别模块及选择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及选择模块通过介质电性与上传单元相连接,所述识别模块通过介质电性与构建单元相连接,所述选择模块通过介质电性连接有监测模块,所述监测模块内部通过介质电性连接有追溯单元,所述追溯单元通过介质电性与识别模块相连接。

28、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9、1、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供应链的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够通过构建商品供输路径模型的方式来分析商品供输路径中中转、集散站点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并在接收到商品进购需求时,能够根据商品进购需求量及需求位置信息来获取商品供输路径,并进一步的通过计算,能够求取出最佳的商品供输路径供商品进购需求所使用,从而以此为商品供应链中各商品供输路径带来统一管理分配,有效的维护了商品供应链的均衡,使商品供输过程更加稳定快捷。

30、2、本发明中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对系统中求取的商品供输路径进行初步的筛选,从而以此一定程度的降低了系统在请求最优商品供输路径时的计算量,使得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快捷的对最优商品供输路径进行求取输出。

31、3、本发明中系统还能够对商品需求位置与商品供输路径进行相互配置记载,从而以此作为基础,以便于后续的使用,此外,还能够对商品中转、集散站点进行管理调配,确保各中转、集散站点相互之间储存的商品储量均衡,以便于更加适宜的应对商品进购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