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虚拟化管理下的跨域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60087发布日期:2023-11-08 22:17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虚拟化管理下的跨域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尤其涉及一种虚拟化管理下的跨域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1、当今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中,越来越多的操作系统运行在座舱内,以满足不同区域用户体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如果增加座舱内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chip,soc)个数会增加汽车硬件成本,同时纳米级soc芯片能力随着纳米精细化越来越高,单个soc运行单个操作系统往往会造成硬件能力过剩。

2、因此,单个soc上运行多个系统的技术方案开始层出不穷。例如,基于硬件隔离实现的多系统方案,为了实现多个系统如何访问相同外部设备,目前车机系统多采用type-1型的hypervisor来支撑多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上,当有需求需要播放一个跨域跨多屏的视频时,假设在3个屏幕上播放,要求这个视频在3个屏幕上体现是无缝拼接的。

3、针对上述需求,通用的方案是把完整视频切割成3个屏幕上的小视频,然后分别在3个屏上播放;并通过某种通讯方式,在3个屏之间进行视频同步。这种方案,会遇到复杂的3个视频之间的同步问题,很难达到很好的同步效果,处理不好,就会很容易出现3个视频不同步或者同步不理想的情况,视觉效果很不好。此外,还可能出现其他各种异常,比如3个视频可能有的停止了,而有的还没停下来,导致界面显示异常,在整个视频播放过程中,播放效果不好,用户体验感受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化管理下的跨域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以实现跨域跨多屏播放时更好的播放效果,改善了用户体验。

2、第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化管理下的跨域显示方法,应用于同一系统级芯片soc,所述soc上至少包括第一操作系统域和第二操作系统域,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域中集成有第一虚拟前端驱动和第一显示驱动并与第一显示设备连接,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域中集成有第二虚拟后端驱动和第二显示驱动并与第二显示设备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3、响应于触发的画面展示操作,通过所述第一显示驱动将待展示画面存储至第一缓冲队列的同时,通过所述第一虚拟前端驱动将所述待展示画面存储至第二缓冲队列中,所述画面展示操作为对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域中播放插件进行的播放触发操作;

4、通过所述第一显示驱动从所述第一缓冲队列中拉取所述待展示画面并驱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进行画面播放的同时,通过所述第一虚拟后端驱动从所述第二缓冲队列中拉取所述待展示画面并通过所述第二显示驱动驱动所述第二显示设备进行画面播放。

5、第二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虚拟化管理下的跨域显示装置,集成于同一系统级芯片soc,所述soc上至少包括第一操作系统域和第二操作系统域,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域中集成有第一虚拟前端驱动和第一显示驱动并与第一显示设备连接,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域中集成有第二虚拟后端驱动和第二显示驱动并与第二显示设备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6、第一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触发的画面展示操作,通过所述第一显示驱动将待展示画面存储至第一缓冲队列的同时,通过所述第一虚拟前端驱动将所述待展示画面存储至第二缓冲队列中,所述画面展示操作为对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域中播放插件进行的播放触发操作;

7、画面播放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显示驱动从所述第一缓冲队列中拉取所述待展示画面并驱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进行画面播放的同时,通过所述第一虚拟后端驱动从所述第二缓冲队列中拉取所述待展示画面并通过所述第二显示驱动驱动所述第二显示设备进行画面播放。

8、第三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9、至少一个系统级芯片soc,所述soc上至少包括第一操作系统域和第二操作系统域,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域中集成有第一虚拟前端驱动和第一显示驱动并与第一显示设备连接,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域中集成有第二虚拟后端驱动和第二显示驱动并与第二显示设备连接;以及

10、与所述至少一个soc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11、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soc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soc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soc能够执行。

12、第四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soc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虚拟化管理下的跨域显示方法。

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虚拟化管理下的跨域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应用于同一系统级芯片soc,所述soc上至少包括第一操作系统域和第二操作系统域,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域中集成有第一虚拟前端驱动和第一显示驱动并与第一显示设备连接,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域中集成有第二虚拟后端驱动和第二显示驱动并与第二显示设备连接,所述方法包括:首先响应于触发的画面展示操作,通过所述第一显示驱动将待展示画面存储至第一缓冲队列的同时,通过所述第一虚拟前端驱动将所述待展示画面存储至第二缓冲队列中,所述画面展示操作为对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域中播放插件进行的播放触发操作;然后通过所述第一显示驱动从所述第一缓冲队列中拉取所述待展示画面并驱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进行画面播放的同时,通过所述第一虚拟后端驱动从所述第二缓冲队列中拉取所述待展示画面并通过所述第二显示驱动驱动所述第二显示设备进行画面播放。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操作系统域中布设虚拟前端驱动以及在第二操作系统域中布设虚拟后端驱动,相当于在第一操作系统域中增加了一个虚拟显示屏,并将待展示画面拉远到第二操作系统域中,从而将待展示画面直接覆盖到跨域的多个显示设备上,从而使第一操作系统域连接的第一显示设备上和第二操作系统域连接的第二显示设备上以扩展的方式同时显示待展示画面,解决了跨域跨多屏幕播放画面不同步的问题,实现了跨域显示设备对待展示画面进行播放时同步,从而在跨域跨多屏播放时改善了播放效果,提高了用户体验。

14、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虚拟化管理下的跨域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同一系统级芯片soc,所述soc上至少包括第一操作系统域和第二操作系统域,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域中集成有第一虚拟前端驱动和第一显示驱动并与第一显示设备连接,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域中集成有第二虚拟后端驱动和第二显示驱动并与第二显示设备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域还包括显示切换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和所述第二显示设备预先设定有排列顺序,所述第一显示设备和第二显示设备的显示模式采用扩展显示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oc上还包括第三操作系统域,所述第三操作系统域中集成有第二虚拟前端驱动,所述二操作系统域中集成有第二虚拟后端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二虚拟后端驱动从所述第三缓冲队列中拉取所述原始展示画面并通过所述第二显示驱动驱动所述第二显示设备进行画面播放,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域为特权域,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域和第三操作系统域为非特权域。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展示画面为对播放插件进行播放触发操作后第一操作系统域对应的桌面图像数据,所述原始展示画面为第三操作系统域对应的桌面图像数据。

9.一种虚拟化管理下的跨域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成于同一系统级芯片soc,所述soc上至少包括第一操作系统域和第二操作系统域,所述第一操作系统域中集成有第一虚拟前端驱动和第一显示驱动并与第一显示设备连接,所述第二操作系统域中集成有第二虚拟后端驱动和第二显示驱动并与第二显示设备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soc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虚拟化管理下的跨域显示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虚拟化管理下的跨域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响应于触发的画面展示操作,通过第一显示驱动将待展示画面存储至第一缓冲队列的同时,通过第一虚拟前端驱动将待展示画面存储至第二缓冲队列中;通过第一显示驱动从第一缓冲队列中拉取待展示画面并驱动第一显示设备进行画面播放的同时,通过第一虚拟后端驱动从第二缓冲队列中拉取待展示画面并通过第二显示驱动驱动第二显示设备进行画面播放。利用该方法,将待展示画面拉远到第二操作系统域中,从而将待展示画面展示在第二操作系统域连接的显示屏上,解决了跨域跨多屏幕播放画面不同步的问题,实现了跨域跨多屏播放时更好的播放效果,改善了用户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董小平,喻本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亿咖通(湖北)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