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15975发布日期:2023-10-30 08:10阅读:42来源:国知局
软件开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软件开发领域,具体涉及软件开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现如今,随着手机和移动应用的普及和办公软件全面移动化战略,为了实现原pc端系统的移动化,需要开发和维护多个移动软件,每个移动软件的都有特定的用户群和业务方位,但不同软件应用也有通用模块和相同的功能,在实现新功能时通常采用采用h5实现,但在h5开发过程中,随着需求的增多,项目迭代的加快,会在后续的项目里遇到组件库中已经开发过并封存的样式和组件,会出现大量代码迁移导致后续代码维护的情况,且没有将之前封装的组件充分利用起来。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对已有的组件库进行规范管理和引入的软件开发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软件开发方式中存在的组件利用率低、开发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软件开发方法,所述软件开发方法包括:基于待开发项目的架构和设计需求,确定所述待开发项目中各功能模块的适用模板;根据所述适用模板生成模板拉取请求,并将所述模板拉取请求发送至服务器拉取对应的模板,其中,所述模板拉取请求包括请求源和索引关键词;基于所述模板对各功能模块进行适配,并基于所述待开发项目的架构进行功能模块的融合,实现软件开发。

3、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基于待开发项目的架构和设计需求,确定所述待开发项目中各功能模块的适用模板之前,还包括:提取已开发软件中各组件的功能特性以及各组件对应的模板样式,并基于所述各组件的功能特性,在模板样式和功能特性之间建立索引,并保存至服务器得到组件库。

4、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基于待开发项目的架构和设计需求,确定所述待开发项目中各功能模块的适用模板之前,还包括:基于已开发项目的目录结构、配置文件和模板文件,生成已开发项目的初始架构;基于所述初始架构定义对应的项目模板,并通过对应的命令行工具构建命令行接口,将所述项目模板通过所述命令行接口上传至服务器,其中,所述项目模板包括基本的空白模板、带有预配置功能的模板和具有特定功能的模板。

5、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待开发项目的架构和设计需求,确定所述待开发项目中各功能模块的适用模板,包括:根据待开发项目的架构提取各模块的依赖关系,并基于所述依赖关系确定各功能模块的边界;并基于所述边界对待开发项目进行拆分,得到待开发项目的各功能模块,并获取拆分后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根据待开发项目的设计需求和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确定各功能模块对应的样式和功能,得到所述待开发项目中各功能模块的适用模板。

6、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适用模板生成模板拉取请求,并将所述模板拉取请求发送至服务器拉取对应的模板,包括:基于所述适用模板的标识信息得到所述适用模板的索引关键词,并基于所述索引关键词和适用模板的模板参数生成模板拉取请求,其中,所述模板参数包括环境参数、代码版本指向信息、目标组件库;基于所述模板拉取请求确定服务器中的对应请求源,并从所述请求源中基于所述索引关键词匹配拉取对应的模板。

7、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模板对各功能模块进行适配,并基于所述待开发项目的架构进行功能模块的融合,实现软件开发,包括:解析所述模板并对所述模板中各组件的依赖关系和连接接口进行解除,得到模板组件,并将所述模板组件按照模块进行分组打包;基于所述待开发项目的架构获取各功能模块的适配条件,并基于所述适配条件对分组打包后的模板组件进行适配处理,其中,所述适配条件包括功能模块的需求和设计规范,所述适配处理包括修改配置文件、更新依赖项和添加样式;将适配后的模板组件融合到待开发项目的相应目录中,并在融合模板后,对各功能模块进行交互验证和测试,实现软件开发。

8、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基于所述模板对各功能模块进行适配,并基于所述待开发项目的架构进行功能模块的融合,实现软件开发之后,还包括:对待开发软件中经过适配、融合处理的各功能模块进行组件拆分,得到组件集,并将所述组件集通过预设接口上传至服务器,更新组件库。

9、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软件开发装置,所述软件开发装置包括:

10、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待开发项目的架构和设计需求,确定所述待开发项目中各功能模块的适用模板;

11、拉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适用模板生成模板拉取请求,并将所述模板拉取请求发送至服务器拉取对应的模板,其中,所述模板拉取请求包括请求源和索引关键词;

12、融合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模板对各功能模块进行适配,并基于所述待开发项目的架构进行功能模块的融合,实现软件开发。

13、可选地,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14、拆分单元,用于根据待开发项目的架构提取各模块的依赖关系,并基于所述依赖关系确定各功能模块的边界;并基于所述边界对待开发项目进行拆分,得到待开发项目的各功能模块,并获取拆分后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根据待开发项目的设计需求和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确定各功能模块对应的样式和功能,得到所述待开发项目中各功能模块的适用模板。

15、可选地,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还包括:

16、索引单元,用于提取已开发软件中各组件的功能特性以及各组件对应的模板样式,并基于所述各组件的功能特性,在模板样式和功能特性之间建立索引,并保存至服务器得到组件库。

17、可选地,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还包括:

18、上传单元,用于基于已开发项目的目录结构、配置文件和模板文件,生成已开发项目的初始架构;基于所述初始架构定义对应的项目模板,并通过对应的命令行工具构建命令行接口,将所述项目模板通过所述命令行接口上传至服务器,其中,所述项目模板包括基本的空白模板、带有预配置功能的模板和具有特定功能的模板。

19、可选地,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拉取模块,包括:

20、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适用模板的标识信息得到所述适用模板的索引关键词,并基于所述索引关键词和适用模板的模板参数生成模板拉取请求,其中,所述模板参数包括环境参数、代码版本指向信息、目标组件库;

21、匹配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模板拉取请求确定服务器中的对应请求源,并从所述请求源中基于所述索引关键词匹配拉取对应的模板。

22、可选地,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融合模块包括:

23、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模板并对所述模板中各组件的依赖关系和连接接口进行解除,得到模板组件,并将所述模板组件按照模块进行分组打包;

24、适配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待开发项目的架构获取各功能模块的适配条件,并基于所述适配条件对分组打包后的模板组件进行适配处理,其中,所述适配条件包括功能模块的需求和设计规范,所述适配处理包括修改配置文件、更新依赖项和添加样式;将适配后的模板组件融合到待开发项目的相应目录中,并在融合模板后,对各功能模块进行交互验证和测试,实现软件开发。

25、可选地,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融合模块还包括:

26、更新单元,用于对待开发软件中经过适配、融合处理的各功能模块进行组件拆分,得到组件集,并将所述组件集通过预设接口上传至服务器,更新组件库。

27、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软件开发设备,所述软件开发设备包括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以使得所述软件开发设备执行如上所述的软件开发方法的各个步骤。

28、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软件开发方法的各个步骤。

29、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基于待开发项目的架构和设计需求确定待开发项目中各功能模块的适用模板,根据适用模板生成模板拉取请求,并将模板拉取请求发送至服务器拉取对应的模板,基于模板对各功能模块进行适配,并基于待开发项目的架构进行功能模块的融合,实现软件开发。本方法通过对项目中的组件进行统一管理,并对已经封装的组件进行拉取、适配和融合,提高了组件的复用性,降低了软件开发成本,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和便捷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