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用水规律评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45319发布日期:2023-10-06 09:15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用水规律评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用水规律评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用水规律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1、研究用水规律,评估用水效率,探析用水达到零增长状态的时间、条件和峰值,是水资源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有助于了解区域用水的发展趋势,为区域水资源的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由此凸显了对区域用水规律评估方法的重要性。

2、目前对区域中农业用水规律的分析,通常是通过对农业区域对应农作物的灌溉水量进行监测和分析,忽略了对农业区域对应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使得监测分析结果的合理性不足,不仅不利于对区域用水的规律进行评估和分析,同时还无法保证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3、目前对区域中农业用水规律的分析,忽略了对农业区域用水统计数据的差异,进而没有对用水统计数据进行修整分析,使得用水规律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4、目前对区域中农业用水规律的分析,通常忽略了对区域中人员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没有考虑到人员流动性对区域用水量的影响,不利于提升农业区域对应用水规律分析结果的精准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用水规律评估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用水规律评估方法,包括:z1、农业区域用水数据获取:将目标区域对应的农业区域按照预设的划分方式进行划分,得到各农业子区域,并对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用水公报数据和用水普查数据进行获取。

3、z2、农业区域用水修正分析:对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农作物用水测定差评估指数和人员用水测定差评估指数进行分析,由此对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修正用水数据进行分析。

4、z3、人员变化程度评估分析:对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人口变化影响指数进行分析,并由此对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人员变化程度评估指数进行分析。

5、z4、环境变化程度评估分析:对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环境变化影响指数进行分析,并由此对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环境变化程度评估指数进行分析。

6、z5、区域用水变化规律差值评估:将各农业子区域对应的各历史周期按照设定的阶段周期划分为各阶段周期,并对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阶段周期的区域用水差值评估系数进行分析,由此构成各农业子区域对应的用水差值评估指数序列,以此作为各农业子区域的用水规律,并进行相应的显示。

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对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用水公报数据和用水普查数据进行获取,其具体获取方式为:从云存储库中提取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公报农作物浇水量和公报用水总量,并对其进行作差,得到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公报人员用水量,以此构成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用水公报数据。

8、将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公报农作物浇水量和公报人员用水量与其对应的公报用水总量进行分别对比,得到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农作物浇水量占比和人员用水量占比。

9、从云存储库中提取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普查用水总量,并基于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农作物浇水量占比和人员用水量占比对其对应的普查农作物浇水量和普查人员用水量进行分析,由此构成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用水普查数据。

10、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对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农作物用水测定差评估指数和人员用水测定差评估指数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方式如下:将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公报农作物浇水量、公报人员用水量分别记为i表示为各农业子区域的编号,i=1,2,......,n,j表示为各历史周期的编号,j=1,2......,m,将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普查农作物浇水量、普查人员用水量分别记为

11、依据公式计算出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农作物用水测定差评估指数,表示为第i个农业子区域对应第j个历史周期的农作物用水测定差评估指数,表示为第i个农业子区域对应第j-1个历史周期的公报农作物浇水量,表示为第i个农业子区域对应第j-1个历史周期的普查农作物浇水量,a表示为自然常数,δn表示为设定的参考农作物浇水量差,c1、c2、c3分别表示为设定的公报农作物浇水量、普查农作物浇水量、农作物浇水量差对应的影响因子。

12、同理,对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人员用水测定差评估指数进行计算,记为

13、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对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修正用水数据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方式如下:依据公式计算出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农作物修正用水量,表示为第i个农业子区域对应第j个历史周期的农作物修正用水量。

14、同理计算出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人员修正用水量,记为

15、由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农作物修正用水量和人员修正用水量构成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修正用水数据。

16、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对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人口变化影响指数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方式为:从云存储库中提取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常驻人口数量、流动人口数量,分别记为

17、依据公式计算出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人口变化影响指数,表示为第i个农业子区域对应第j个历史周期的人口变化影响指数,j+1表示为第j+1个历史周期,δqi、yi′、δqi′表示为云存储库中存储的第i个农业子区域对应的参考常驻人口数量差、参考流动人口数量、允许常驻人口差,表示为云存储库中存储的第i个农业子区域对应的参考常驻人口数量,d1、d2、d3分别表示为设定的常驻人口数量、流动人口数量、常驻人口数量差对应的权值因子。

18、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对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人员变化程度评估指数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方式为:基于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人员修正用水量对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人员修正用水量变化影响指数进行计算,得到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人员修正用水量变化影响指数

19、依据公式计算出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人员变化程度评估指数,表示为第i个农业子区域对应第j个历史周期的人员变化程度评估指数,d6、d7分别表示为设定的人口变化影响指数、人员修正用水量变化影响指数对应的评估因子。

20、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对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环境变化影响指数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方式为:从云存储库中提取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降雨量、温度、湿度,分别记为

21、

22、依据公式计算出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环境变化影响指数,表示为第i个农业子区域对应第j个历史周期的环境变化影响指数,分别表示为第i个农业子区域对应第j个历史周期的环境变化幅度评估指数、环境符合程度评估指数,f1、f2分别表示为设定的环境变化幅度评估指数、环境符合程度评估指数对应的指数因子,分别表示为第i个农业子区域对应第j+1个历史周期的降雨量、温度、湿度,f3、f4、f5分别表示为设定的降雨量、温度、湿度对应的影响因子,jyi′、wdi′、sdi′分别表示为设定的第i个农业子区域对应的参考降雨量、参考温度、参考湿度,f6、f7、f8分别表示为设定的降雨量差、温度差、湿度差对应的权值因子。

23、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对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环境变化程度评估指数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方式为:基于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农作物修正用水量对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农作物修正用水量变化影响指数进行计算,得到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农作物修正用水量变化影响指数

24、依据公式计算出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环境变化程度评估指数,表示为第i个农业子区域对应第j个历史周期的农作物变化程度评估指数,g1、g2分别表示为设定的环境变化影响指数、农作物修正用水量变化影响指数对应的指数因子。

25、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对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阶段周期的区域用水差值评估系数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步骤如下:z5-1:通过计算得到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区域用水变化程度评估系数

26、z5-2:通过公式得到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阶段周期的区域用水差值评估系数,表示为第i个农业子区域对应第r个阶段周期的区域用水差值评估系数,r表示为各阶段周期的编号,r=1,2,......,w。

2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对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用水公报数据和用水普查数据进行获取,对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公报人员用水量、公报农作物浇水量、普查人员用水量、普查农作物浇水量进行全面分析,为后续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修正用水数据的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28、本发明通过对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修正用水数据进行分析,有效解决了当前技术分析中对用水统计数据修正分析的不足,使得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修正用水数据更加客观性和科学性,在最大限度上避免了各农业子区域对应用水规律分析结果的差异性,大幅度提升了各农业子区域对应用水规律分析结果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29、本发明通过对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人员变化程度评估指数进行分析,充分考虑了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中人员流动性对其对应用水量的影响,为后续各农业子区域对应用水规律分析提供了直观的数据支撑,有利于提升各农业子区域对应用水规律分析结果的精准性和客观性。

30、本发明通过对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环境变化程度评估指数进行分析,实现了对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历史周期的环境变化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监测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合理性,有利于对农业子区域对应用水规律分析进行评估和分析,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了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31、本发明通过对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阶段周期的区域用水差值评估系数进行分析,并由此对各农业子区域对应各阶段周期的区域用水差值评估系数按照阶段周期顺序进行相应的排列,进而进行相应的显示,在最大限度上提升了各农业子区域对应阶段周期中用水规律的可视化,便于后续对农业区域用水的发展趋势进行相应的分析与评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