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排放核查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5137703发布日期:2023-08-16 21:23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排放核查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管理,具体涉及一种碳排放核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极端气候、生态退化、环境恶化等困境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经被世界各国纳入国家治理的重要任务中。碳排放核算是有效开展各项碳减排工作、促进经济绿色转型的基本前提。碳核算可以直接量化碳排放的数据,通过分析各环节碳排放的数据,找出潜在的减排环节和方式,对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碳交易市场的运行至关重要。

2、目前碳排放核算方法主要为排放因子法、物料衡算法和实测法,其中排放因子法适用范围最广、应用最为普遍,但传统碳排放核算周期较长,难以满足用能单位的要求,而针对碳排放核查的数字化智能系统还比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碳排放核查方法及系统。

2、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碳排放核查方法,所述碳排放核查方法包括:

3、通过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或手动现场录入方式采集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费数据;

4、基于所述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费数据,调用碳排放核查模型对用能单位进行计算,得到用能单位的碳排放强度;

5、其中,所述能源消费数据包括: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耗量、发电单元向用能单位提供的能量、用能单位的产品数量及企业产值,所述碳排放核查模型包括:各能源对应的碳排放量核算模型、用能单位碳排放量核算模型、各发电单元对应的碳减排量核算模型、用能单位碳减排量核算模型、用能单元的碳排放强度计算模型。

6、优选的,所述能源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煤炭、汽油、柴油、天然气、外购热力和电力。

7、进一步的,所述各能源对应的碳排放量核算模型如下:

8、tc=qc*efc

9、tp=qp*efp

10、td=qd*efd

11、tg=qg*efg

12、te=qe*efe

13、tt=qt*eft

14、上式中,tc为煤炭碳排放量,qc为煤炭的消耗量,efc为煤炭碳排放因子,tp为汽油碳排放量,qp为汽油的消耗量,efp为汽油碳排放因子,td为柴油碳排放量,qd为柴油的消耗量,efd为柴油碳排放因子,tg为天然气碳排放量,qg为天然气的消耗量,efg为天然气碳排放因子,te为电力碳排放量,qe为单位对外购入的总电量,efe为电网电力碳排放因子,tt为外购热力碳排放量,qt为单位外购热力的消耗量,eft为热力碳排放因子。

15、进一步的,所述用能单位碳排放量核算模型如下:

16、tco2= tc+tp+td+tg+te+tt

17、上式中,tco2为用能单位碳排放量。

18、优选的,所述发电单元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集热、光热发电。

19、进一步的,所述各发电单元对应的碳减排量核算模型如下:

20、tcpv=qpv*efe

21、tcwp=qwp*efe

22、tcsh=qsh*efe

23、tch=qh*efe

24、上式中,tcpv为光伏发电碳减排量,qpv为光伏发电提供的能量,tcwp为风力发电碳减排量,qwp为风力发电提供的能量,tcsh为太阳能集热碳减排量,qsh为太阳能集热提供的能量,tch为光热发电碳减排量,qh为光热发电提供的能量,efe为电网电力碳排放因子。

25、进一步的,所述用能单位碳减排量核算模型如下:

26、tcco2= tcpv+tcwp+tcsh+tch

27、上式中,tcco2为用能单位碳减排量。

28、优选的,所述用能单元的碳排放强度计算模型如下:

29、t=(tco2-tcco2)/s或t= (tco2-tcco2)/h

30、上式中,t为用能单元的碳排放强度,tco2为用能单位碳排放量,tcco2为用能单位碳减排量,s为用能单位的产品数量,h为用能单位的企业产值。

31、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碳排放核查系统,所述碳排放核查系统包括:分别与碳排放数据处理单元通讯连接的能源消费数据采集单元和碳排放核算方法库;

32、所述能源消费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通过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或手动现场录入方式采集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费数据;

33、所述碳排放核算方法库,用于存储碳排放核查模型;

34、所述碳排放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费数据,调用碳排放核查模型对用能单位进行计算,得到用能单位的碳排放强度;

35、其中,所述能源消费数据包括: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耗量、发电单元向用能单位提供的能量、用能单位的产品数量及企业产值,所述碳排放核查模型包括:各能源对应的碳排放量核算模型、用能单位碳排放量核算模型、各发电单元对应的碳减排量核算模型、用能单位碳减排量核算模型、用能单元的碳排放强度计算模型。

36、优选的,所述能源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煤炭、汽油、柴油、天然气、外购热力和电力。

37、进一步的,所述各能源对应的碳排放量核算模型如下:

38、tc=qc*efc

39、tp=qp*efp

40、td=qd*efd

41、tg=qg*efg

42、te=qe*efe

43、tt=qt*eft

44、上式中,tc为煤炭碳排放量,qc为煤炭的消耗量,efc为煤炭碳排放因子,tp为汽油碳排放量,qp为汽油的消耗量,efp为汽油碳排放因子,td为柴油碳排放量,qd为柴油的消耗量,efd为柴油碳排放因子,tg为天然气碳排放量,qg为天然气的消耗量,efg为天然气碳排放因子,te为电力碳排放量,qe为单位对外购入的总电量,efe为电网电力碳排放因子,tt为外购热力碳排放量,qt为单位外购热力的消耗量,eft为热力碳排放因子。

45、进一步的,所述用能单位碳排放量核算模型如下:

46、tco2= tc+tp+td+tg+te+tt

47、上式中,tco2为用能单位碳排放量。

48、优选的,所述发电单元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集热、光热发电。

49、进一步的,所述各发电单元对应的碳减排量核算模型如下:

50、tcpv=qpv*efe

51、tcwp=qwp*efe

52、tcsh=qsh*efe

53、tch=qh*efe

54、上式中,tcpv为光伏发电碳减排量,qpv为光伏发电提供的能量,tcwp为风力发电碳减排量,qwp为风力发电提供的能量,tcsh为太阳能集热碳减排量,qsh为太阳能集热提供的能量,tch为光热发电碳减排量,qh为光热发电提供的能量,efe为电网电力碳排放因子。

55、进一步的,所述用能单位碳减排量核算模型如下:

56、tcco2= tcpv+tcwp+tcsh+tch

57、上式中,tcco2为用能单位碳减排量。

58、优选的,所述用能单元的碳排放强度计算模型如下:

59、t=(tco2-tcco2)/s或t= (tco2-tcco2)/h

60、上式中,t为用能单元的碳排放强度,tco2为用能单位碳排放量,tcco2为用能单位碳减排量,s为用能单位的产品数量,h为用能单位的企业产值。

61、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62、所述处理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63、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碳排放核查方法。

64、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所述的碳排放核查方法。

65、本发明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有益效果:

6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排放核查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或手动现场录入方式采集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费数据;基于所述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费数据,调用碳排放核查模型对用能单位进行计算,得到用能单位的碳排放强度;其中,所述能源消费数据包括: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耗量、发电单元向用能单位提供的能量、用能单位的产品数量及企业产值,所述碳排放核查模型包括:各能源对应的碳排放量核算模型、用能单位碳排放量核算模型、各发电单元对应的碳减排量核算模型、用能单位碳减排量核算模型、用能单元的碳排放强度计算模型。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针对现有企业碳核查方法复杂,周期长,不能满足为需求侧用能单位提供快速便捷的碳排放分析及减排策略的现状,提供了一种碳排放核查方法及系统,能够通过现场录入或采集用能单位能源数据,对用能单位碳排放量进行核算,进而为用能单位提供碳排放核算分析、碳减排潜力测算、碳减排策略、碳资产管理等服务提供可靠数据,有助于用能单位掌握自身不同时段、不同生产环节碳排放情况,进行碳排放管理,为其参与碳市场交易提供数据支撑,有助于第三方机构对用能单位碳排放情况进行测评、核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