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电设备电源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206269发布日期:2023-08-22 18:04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电设备电源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具体涉及一种用电设备电源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1、随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用电设备在不同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工业等场景中,一旦用电设备出现问题,对企业生产的影响较大,因而目前对用电设备的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降低用电设备的整体功耗,以延长用电设备的连续工作时长,成为用电设备设计的重要工作。

2、目前,对用电设备进行电源管理时,主要采用超时算法实现电源的低功耗应用,具体地,由用户预先设定一个等待时长t,一旦监测到系统某个设备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间超过等待时长t,就将该设备关闭或驱动其进入低功耗模式,直到新的服务请求到来,再唤醒该设备,从而达到降低系统整体功耗的目的。

3、但是,在使用现有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4、设定等待时长t后,无论用电设备空闲时间的状态如何变化,用电设备总是需要等待t个时间单位,再进入低功耗模式,这使得节能的效率不高。另外,采用超时算法时,需要在服务请求到达之后才唤醒用电设备以对请求进行响应,然而由于功耗模式之间转换存在延迟时间,因此使用超时算法总是有服务响应延迟,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电源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电源管理方法,包括:

4、获取用电设备的用电基础信息,并根据所述用电基础信息得到所述用电设备的空闲时长阈值;

5、获取所述用电设备的历史用电信息,并根据所述历史用电信息对所述用电设备进行空闲时间预测,得到所述用电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空闲状态预测时长;

6、根据所述空闲状态预测时长以及所述空闲时长阈值,对所述用电设备进行用电状态转换。

7、本发明的节能效率高,同时可避免用电设备性能受到影响。具体地,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通过用电设备的用电基础信息得到所述用电设备的空闲时长阈值,再根据所述历史用电信息对所述用电设备进行空闲时间预测,得到所述用电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空闲状态预测时长,最后根据所述空闲状态预测时长以及所述空闲时长阈值,对所述用电设备进行用电状态转换,由此可利于降低用电设备电源的消耗量,同时通过对用电设备的空闲状态时长进行动态预测,可利于实现对用电设备空闲时间预测时长的自适应调整,灵活度更高,可避免用电设备性能因固定等待时长的设置而受到较大影响。

8、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用电基础信息包括所述用电设备在运行模式下的功率、所述用电设备在节能模式下的功率、所述用电设备由节能模式进入运行模式的延迟时间、所述用电设备由节能模式进入运行模式的能耗、所述用电设备由运行模式进入节能模式的延迟时间、所述用电设备由运行模式进入节能模式的能耗。

9、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空闲时长阈值为:

10、 tth=[ e1+ e2- p2×( t1+ t2)]/( p1- p2);

11、式中, p1为所述用电设备在运行模式下的功率; p2为所述用电设备在节能模式下的功率; t1为所述用电设备由节能模式进入运行模式的延迟时间; e1为所述用电设备由节能模式进入运行模式的能耗; t2为所述用电设备由运行模式进入节能模式的延迟时间; e2为所述用电设备由运行模式进入节能模式的能耗。

12、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历史用电信息包括所述用电设备在当前预设时间段前 n-1次的空闲状态预测时长及实际空闲状态时长,其中, n为大于1的自然数;根据所述历史用电信息对所述用电设备进行空闲时间预测,得到所述用电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空闲状态预测时长,包括:

13、计算当前预设时间段前 n-1次的实际空闲状态时长的标准差;

14、判断所述标准差是否小于预设标准差阈值,如是,则判定所述用电设备处于稳定状态,并根据当前预设时间段前 n-1次的空闲状态预测时长及实际空闲状态时长,通过第一预测算法得到所述用电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空闲状态预测时长;如否,则判定所述用电设备处于非稳定状态,并根据当前预设时间段前 n-1次的空闲状态预测时长及实际空闲状态时长,通过第二预测算法得到所述用电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空闲状态预测时长。

15、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预测算法为:

16、;

17、式中,为所述用电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空闲状态预测时长;为当前预设时间段第 n-1- k次预测时的实际空闲状态时长, n为大于1的自然数, k∈{1,2,……, n-1};为当前预设时间段前 n-1次预测时的空闲状态预测时长;为预设的第一相关因子,且0≤≤1。

18、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预测算法为:

19、;

20、式中,为所述用电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空闲状态预测时长;为当前预设时间段第 n-1次预测时的实际空闲状态时长, n为大于1的自然数;为当前预设时间段第 n-1次预测时的空闲状态预测时长;为预设的当前预设时间段当前次预测时的第二相关因子,且,为和中的最小值,为和中的最大值。

21、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根据所述空闲状态预测时长以及所述空闲时长阈值,对所述用电设备进行用电状态转换,包括:

22、判断所述空闲状态预测时长是否大于所述空闲时长阈值,如是,则将所述用电设备转换至节能模式,并进入下一步;如否,则重新获取所述用电设备的历史用电信息,以便得到所述用电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后一时间段内的空闲状态预测时长;

23、在预设睡眠时长后,将所述用电设备从节能模式转换至运行模式,然后重新获取所述用电设备的历史用电信息,以便得到所述用电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后一时间段内的空闲状态预测时长;其中,预设睡眠时长=所述空闲状态预测时长-所述用电设备由运行模式进入节能模式的延迟时间-所述用电设备由节能模式进入运行模式的延迟时间。

24、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电源管理系统,用于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电设备电源管理方法;所述用电设备电源管理系统包括:

25、空闲时长阈值计算模块,用于获取用电设备的用电基础信息,并根据所述用电基础信息得到所述用电设备的空闲时长阈值;

26、空闲状态时长预测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用电设备的历史用电信息,并根据所述历史用电信息对所述用电设备进行空闲时间预测,得到所述用电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空闲状态预测时长;

27、用电状态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空闲时长阈值计算模块和所述空闲状态时长预测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空闲状态预测时长以及所述空闲时长阈值,对所述用电设备进行用电状态转换。

28、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29、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及,

30、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从而完成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电设备电源管理方法的操作。

31、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取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配置为运行时执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电设备电源管理方法的操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