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风险预警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6100548发布日期:2023-11-21 12:48阅读:62来源:国知局
政策风险预警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风险管理,具体涉及一种政策风险预警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政策风险成为影响企业经营的重要因素之一。政策风险包括政府政策变化、行业政策变化、市场环境变化等,政策风险的不确定性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是,政策风险预警是可控的,政策风险预警能够帮助企业提前了解即将面临的政策风险,从而更好地为政策风险做出应对准备,降低政策风险的冲击和影响。

2、但是,现有技术在进行政策风险预警时,通常只考虑当前政策本身的内容,没有深入挖掘政策实施对企业的影响和效果。因此,单纯依靠现有技术的手段进行政策风险预警的准确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政策风险预警方法及系统,可以提高政策风险预警的准确性。

2、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政策风险预警方法,包括:

3、对获取到的目标企业的政策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至少一个第一企业政策指标,各所述第一企业政策指标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企业政策指标;

4、匹配各所述第一企业政策指标对应的第一历史政策指标,各所述第一历史政策指标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历史政策指标;

5、确定各所述第二企业政策指标的第一风险分值;

6、根据各所述第二企业政策指标的关联程度以及各所述第二企业政策指标的第一风险分值,确定所述目标企业的第二风险分值;

7、当所述第二风险分值超出风险预警范围时,向所述目标企业发出政策风险预警。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目标企业的第二企业政策指标和对应的第二历史政策指标相比较,从而确定各第二历史政策指标的第一风险分值。进而根据第二企业政策指标的关联程度以及各第二企业政策指标的第一风险分值,确定所述目标企业的第二风险分值,通过该第二风险分值对目标企业进行政策风险预警。除了结合了目标企业当前多个维度下的第一企业政策指标,还结合了与第一企业政策指标对应的第一历史政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第二风险分值,可以更准确反映目标企业当前实施政策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目标企业政策风险预警的准确性。

9、可选的,所述对获取到目标企业的政策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至少一个第一企业政策指标,包括:

10、筛除所述获取到目标企业的政策信息中的重复数据,得到筛除后的政策信息;

11、采用历史政策指标标注后的聚类算法对所述筛除后的政策信息进行聚类处理,得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企业政策指标。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筛除重复数据,可以消除政策信息中的冗余,提高数据质量。这有助于后续分析过程更加准确和高效;采用历史政策指标标注后的聚类算法对筛除后的政策信息进行聚类处理,有助于将相似的政策信息归为一类,形成第一企业政策指标。可以提高政策风险预警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保证了第一企业政策指标的代表性。

13、可选的,所述确定各所述第二企业政策指标的第一风险分值,包括:

14、确定各所述第二历史政策指标的重要程度值,根据重要程度标度表和各所述重要程度值,构建单位风险矩阵;

15、结合所述单位风险矩阵和第一预设公式,得到各所述第二历史政策指标的风险权重;

16、将各所述第二企业政策指标与对应的第二历史政策指标进行比对,确定各所述第二企业政策指标的评分;

17、将各所述第二企业政策指标评分乘以对应的第二历史政策指标的风险权重,得到各所述第二企业政策指标的第一风险分值;

18、其中,所述单位风险矩阵为:

19、

20、式中,b表示单位风险矩阵,bij由bi的重要程度与bj的重要程度比对得到;

21、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公式包括:

22、

23、

24、

25、式中,i表示单位风险矩阵的行坐标,j表示单位风险矩阵的列坐标,且i,j=1,2,…,n,表示将单位风险矩阵每一列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的结果,表示将a=(aij)n×n的行向量之和,wi表示将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的风险权重。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构建单位风险矩阵和第一预设公式,将各第二历史政策指标的重要程度值转化为具体的风险权重,实现了对政策风险的量化分析,可以更客观、更准确地评估各个政策指标的风险水平;基于单位风险矩阵和第一预设公式,可以计算出各第二历史政策指标的风险权重,充分考虑了各政策指标的相互关联性,从而使得权重计算更加合理和科学。

27、可选的,所述根据各所述第二企业政策指标的关联程度以及各所述第二企业政策指标的第一风险分值,确定所述目标企业的第二风险分值,包括:

28、确定各所述第二企业政策指标中相互关联的第二企业政策指标的关联权重;

29、结合第二预设公式、各所述第二企业政策指标的风险分值以及各所述相互关联的第二企业政策指标的关联权重,确定所述目标企业的第二风险分值;

30、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公式为:

31、

32、式中,y表示目标企业的第二风险分值;n表示关联的第二企业政策指标的个数;i表示第i个相互关联的第二企业政策指标;j表示相互关联的第二企业政策指标中第j个第二企业政策指标;zi表示第i个相互关联的第二企业政策指标的关联权重;xj表示相互关联的中第j个第二企业政策指标对应的风险分值;p表示互不关联的第二企业政策指标的个数;k表示第k个互不关联的第二企业政策指标;zk表示第k个互不关联的第二企业政策指标的关联权重;xk表示互不关联的第二企业政策指标中第k个第二企业政策指标对应的风险分值。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企业政策指标划分为相互关联的指标和互不关联的指标,并确定各指标之间的关联权重,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第二企业政策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影响,从而提高第二风险分值的准确性;采用加权求和的方式,综合考虑了相互关联的第二企业政策指标及其关联权重,以及互不关联的第二企业政策指标,可以更加全面和准确地评估目标企业在第二企业政策方面的风险。

34、可选的,所述匹配各所述第一企业政策指标对应的第一历史政策指标之后,还包括:

35、根据各所述第二历史政策指标的重要程度,确定各所述第二历史政策指标的风险权重;

36、根据各所述第二历史政策指标的风险权重以及对应的第二历史政策指标,确定第二历史政策指标的第一风险分值;

37、根据各所述第二历史政策指标的关联度,以及各所述第二历史政策指标的第一风险分值,确定所述风险预警范围。

3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第二历史政策指标的重要程度确定其风险权重,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不同指标对风险的影响程度,提高风险评估的精度;风险预警范围的确定可以实现风险监测和预警的自动化,提高风险管理的实时性。

39、可选的,所述根据各所述第二历史政策指标的关联度,以及各所述第二历史政策指标的第一风险分值,确定所述风险预警范围,包括:

40、根据各所述第二历史政策指标的关联度,以及各所述第二历史政策指标的第一风险分值,确定第一风险预警范围;

41、根据各所述第二历史政策指标的关联度以及各所述第二历史政策指标的第一风险分值,确定各所述第一历史政策指标的第二风险分值;

42、根据各所述第一历史政策指标的关联度,以及各所述第一历史政策指标的第二风险分值,确定第二风险预警范围;

43、当所述第一风险预警范围和所述第二风险预警范围的偏差小于偏差阈值时,拟合所述第一风险预警范围和所述第二预警范围,得到所述风险预警范围。

4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二企业政策风险预警的准确性、全面性与智能性,实现风险评估与预警的定量化、自动化和实时化,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更加强大的技术支撑。

45、可选的,所述当所述第二风险分值超出风险预警范围时,向所述目标企业发出政策风险预警之后,还包括:

46、根据所述目标企业的第二风险分值,生成政策调整建议,并将所述政策调整建议发送至所述目标企业。

4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第二企业政策风险管理的全过程自动化,将风险评估、预警和应对有机结合,为目标企业提供定制化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提高了企业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定向性和响应速度。

48、在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政策风险预警系统,包括:

49、第一企业政策指标获取模块,用于对获取到的目标企业的政策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至少一个第一企业政策指标,各所述第一企业政策指标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企业政策指标;

50、第一历史政策指标获取模块,用于匹配各所述第一企业政策指标对应的第一历史政策指标,各所述第一历史政策指标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历史政策指标;

51、第一风险分值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各所述第二企业政策指标的第一风险分值;

52、第二风险分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第二企业政策指标的关联程度以及各所述第二企业政策指标的第一风险分值,确定所述目标企业的第二风险分值;

53、风险预警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风险分值超出风险预警范围时,向所述目标企业发出政策风险预警。

54、在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

55、在本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

56、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57、采用目标企业的第二企业政策指标和对应的第二历史政策指标相比较,从而确定各第二历史政策指标的第一风险分值。进而根据第二企业政策指标的关联程度以及各第二企业政策指标的第一风险分值,确定所述目标企业的第二风险分值,通过该第二风险分值对目标企业进行政策风险预警。除了结合了目标企业当前多个维度下的第一企业政策指标,还结合了与第一企业政策指标对应的第一历史政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第二风险分值,可以更准确反映目标企业当前实施政策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目标企业政策风险预警的准确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