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土-砂介质中DNAPL污染源区识别方法及系统

文档序号:35346135发布日期:2023-09-07 19: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粘土-砂介质中dnapl污染源区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由电势数据v推估含水层的体电导率σ的控制方程如下:,为微分算子,δ为狄拉克函数,r代表点电流源,其电流值为i,单位安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岩性物理模型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根据钻孔观测的φ、k,用最小二乘线性拟合出cec-φ关系、cec-k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根据sw =θ/φ获得水的饱和度sw,根据sn = 1 - sw获得dnapl的饱和度s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联合反演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钻孔观测数据的获取包括:

8.一种粘土-砂介质中dnapl污染源区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粘土-砂介质中dnapl污染源区识别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土‑砂介质中DNAPL污染源区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污染水文地质勘探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步,基于DCIP数据的地质统计反演初步刻画含水层渗透系数K、DNAPL的饱和度S<subgt;N</subgt;,第二步,利用地质统计和多相流模拟生成一系列的K、S<subgt;N</subgt;场训练卷积变分自编码器CAVE网络,然后根据CVAE进行多源数据融合反演,获得K、S<subgt;N</subgt;的最优估计场。本发明将DCIP数据与钻孔观测数据相结合,通过基于深度学习的CVAE联合反演策略,实现复杂粘土‑砂介质环境下DNAPL污染源区结构及其相关不确定性的精细推估。

技术研发人员:康学远,吴吉春,韩正,施小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