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同数据域的通讯数据统一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87191发布日期:2023-12-15 02:07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同数据域的通讯数据统一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仿真数据搭建,特别是涉及一种不同数据域的通讯数据统一方法。


背景技术:

1、华能睿渥全国产化dcs控制系统已在百万机组上成功示范,标志着我国从根本上实现了火电工控系统的完全自主可控,解决了“卡脖子”难题。仿真机是火电厂运行人员培训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提高运行人员实操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的有效手段。

2、但是,dcs控制系统在实际使用中进行了主辅一体化控制。在进行搭建华能睿渥仿真机时,由于数据域的不同,导致主辅机之间不能通讯,从而会导致辅机仿真失败。因此现阶段不同数据通讯域之间需要各自搭建独立仿真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同数据域的通讯数据统一方法,旨在快速实现了不同数据域下数据整合统一。

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在主机数据域内建立多个辅机数据库,并修改主辅机数据标签,将辅机数据域文件覆盖到主机数据域下相应创建的辅机数据标签的辅机数据库中,即可快速统一整合数据,使得主辅机数据整合在同一数据域下,使得数据可以相互通讯,调用,同时节约人力,物力成本。

3、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不同数据域的通讯数据统一方法,包括;

4、获取全部辅机数据域内的辅机数据包,根据所述辅机数据包生成辅机融合数据包;

5、在主机数据域内建立多个辅机数据库,根据全部所述辅机融合数据包和所述辅机数据库设定辅机数据融合参数;

6、设定主机数据域内辅机数据控制器参数,完成数据整合。

7、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辅机数据包生成辅机融合数据包时:

8、预设第一数据域标签和第二数据域标签;

9、将所述辅机数据包中的第二数据域标签修改为第一数据域标签,生成辅机融合数据包;

10、获取所述辅机数据包的历史参数,根据所述历史参数设定辅机数据包对应的辅机融合数据包的数据包评价值。

11、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主机数据域下建立多个辅机数据库时,包括:

12、根据所述辅机数据包数量设定一级辅机数据库数量和二级辅机数据库数量;

13、获取辅机数据包参数,根据所述辅机数据包参数设定所述一级辅机数据库的数据库特征标签;

14、根据所述辅机数据包参数设定一级辅机数据库参数。

1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设定辅机数据融合参数时,包括:

16、根据所述辅机数据包参数设定辅机融合数据包的融合标签;

17、根据所述融合标签和所述数据库特征标签的对应关系,设定所述辅机融合数据包对应的一级辅机数据库;

18、获取辅机融合数据包的数据包评价值,根据所述数据包评价值生成融合顺序;

19、根据所述融合顺序将所述辅机融合数据包依次覆盖到对应的一级辅机数据库中。

2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设定辅机数据融合参数时,还包括:

21、遍历所述主机数据域,获取全部数据包的数据域标签;

22、剔除数据域标签为所述第二数据域标签的数据包。

23、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历史参数设定辅机数据包对应的辅机融合数据包的数据包评价值时,包括:

24、根据所述历史参数生成数据包内存占用量,数据包类型和历史调用量c;

25、根据所述数据包内存占用量生成数据包内存评价值a1;

26、根据所述数据包类型生成数据包等级评价值a2;

27、根据所述数据包内存评价值a1和所述数据包等级评价值a2生成数据包初始评价值b1;

28、b=n1*a1+n2*a2,其中,n1为预设第一权重系数,n2为预设第二权重系数,且n1+n2=1。

29、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历史参数设定辅机数据包对应的辅机融合数据包的数据包评价值时,还包括:

30、根据所述历史调用量c设定补偿系数m;

31、根据所述补偿系数m和所述数据包初始评价值b1生成数据包评价值b,其中,b=m*b1。

3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历史调用量c设定补偿系数m时,包括:

33、预设历史调用量矩阵c,设定c(c1,c2,c3,c4),其中,c1为预设第一历史调用量,c2为预设第二历史调用量,c3为预设第三历史调用量,c4为预设第四历史调用量,且c1<c2<c3<c4;

34、预设补偿系数矩阵m,设定m(m1,m2,m3,m4),其中,m1为预设第一补偿系数,m2为预设第二补偿系数,m3为预设第三补偿系数,m4为预设第四补偿系数,且1<m1<m2<m3<m4;

35、若c1<c<c2,设定补偿系数m为预设第一补偿系数m1,即m=m1;

36、若c2<c<c3,设定补偿系数m为预设第二补偿系数m2,即m=m2;

37、若c3<c<c4,设定补偿系数m为预设第三补偿系数m3,即m=m3;

38、若c>c4,设定补偿系数m为预设第四补偿系数m4,即m=m4。

39、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辅机数据包参数设定一级辅机数据库参数时,包括:

40、获取全部所述辅机数据包的内存占用量;

41、生成内存占用量数列f,f=(f1,f2…fd),其中,d为辅机数据包数量;

42、根据所述内存占用量数列f设定一级辅机数据库的内存量。

43、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辅机数据包数量设定二级辅机数据库数量时,包括:

44、预设辅机数据包数量矩阵d,设定d(d1,d2,d3,d4),其中,d1为预设第一辅机数据包数量,d2为预设第二辅机数据包数量,d3为预设第三辅机数据包数量,d4为预设第四辅机数据包数量,且d1<d2<d3<d4;

45、预设辅机数据库数量矩阵e,设定e(e1,e2,e3,e4),其中,e1为预设第一辅机数据库数量,e2为预设第二辅机数据库数量,e3为预设第三辅机数据库数量,e4为预设第四辅机数据库数量,且e1<e2<e3<e4;

46、获取辅机数据包数量d;

47、若d1<d<d2,设定二级辅机数据库数量e为预设第一辅机数据库数量e1,即e=e1;

48、若d2<d<d3,设定二级辅机数据库数量e为预设第二辅机数据库数量e2,即e=e2;

49、若d3<d<d4,设定二级辅机数据库数量e为预设第三辅机数据库数量e3,即e=e3;

50、若d>d4,设定二级辅机数据库数量e为预设第四辅机数据库数量e4,即e=e4。

5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不同数据域的通讯数据统一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52、通过在主机数据域内建立多个辅机数据库,并修改主辅机数据标签,将辅机数据域文件覆盖到主机数据域下相应创建的辅机数据标签的辅机数据库中,即可快速统一整合数据,使得主辅机数据整合在同一数据域下,使得数据可以相互通讯,调用,同时节约人力,物力成本。

53、快速实现了不同数据域下数据整合统一,数据之间相互通讯,避免了不同数据域下数据仿真各自创建数据域不能互相通讯的问题,节省了大量成本和人力物力投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