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资源动态生成与热加载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6099849发布日期:2023-11-21 10:27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资源动态生成与热加载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资源加载和打包,涉及一种资源动态生成与热加载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利用数字孪生可视化技术打造智慧区域(如园区、机房等),基于数字孪生可视化技术对区域内运行情况和机柜及各类设备进行管理,使得工作人员清晰直观地掌握机房运营中的有效信息,实现透明化与可视化的信息传递,有效提升资产管理与监控管理的效率,满足“集中监控、集中维护、集中管理”的维护管理要求。

3、三维智慧区域管理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利用云渲染、gpu加速等技术手段,实现数据二三维一体化显示、分析,具备完全自主可控、性能高、效果逼真、沉浸感强等优势,能够结合三维gis应用进行全空间数字仿真模拟。

4、但在此过程中,可视化技术对网络稳定性要求高,网速波动会引起画面卡顿,编译打包后的程序文件体积较大,后期倘若有所改动,需要二次发布,部署成本较高。传统程序模型制作与加载的方法,满足不了动态更新的需求,需要重新编译打包,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资源动态生成与热加载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通过更新单独的资源包,适配需要变动的场景,能够进行统一高效地管理,提高了灵活性、完整性和开发效率。

2、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资源动态生成与热加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基于当前场景,获取相适配的打包文件,根据场景变化,动态加载相适配的更新后的打包文件;

5、所述打包文件的更新过程包括:

6、响应于用户的选择指令,生成相应插件,添加至资源组件内;

7、响应于绘制指令,基于资源组件,绘制并存储相应的场景和设备,形成资源包;

8、获取比例参考以及设备标注;

9、复制所述资源包,并存入文本编辑器内,生成主资源,依据所述比例参考、设备标注以及场景,添加主资源的标签;

10、打包所述主资源,对打包后的文件进行挂载;

11、更新所有打包文件。

12、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根据场景变化,动态加载相适配的更新后的打包文件时,根据场景的变化,利用云渲染控制对应主资源中各组件的显示或隐藏。

13、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根据场景变化,确定变化后的场景,基于变化后的场景,识别各打包文件中与之相适配的标签,根据标签,加载相应的主资源。

14、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通过一键式打包对所述主资源进行打包。

15、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资源组件显示在主窗口中,且所述复制在主窗口内进行。

16、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添加主资源的标签时,所述标签内还存储有资源类型、配置信息,且所述标签按照预定的格式生成。

17、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更新所有打包文件前,需要判断新生成/修改的主资源打包后的文件是否挂载,如果已经挂载,则更新所有打包文件,否则,返回至打包所述主资源,对打包后的文件进行挂载的步骤。

18、一种资源动态生成与热加载系统,包括:

19、动态适配模块,被配置为基于当前场景,获取相适配的打包文件,根据场景变化,动态加载相适配的更新后的打包文件;

20、打包文件更新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的选择指令,生成相应插件,添加至资源组件内;

21、响应于绘制指令,基于资源组件,绘制并存储相应的场景和设备,形成资源包;

22、获取比例参考以及设备标注;

23、复制所述资源包,并存入文本编辑器内,生成主资源,依据所述比例参考、设备标注以及场景,添加主资源的标签;

24、打包所述主资源,对打包后的文件进行挂载;

25、更新所有打包文件。

26、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还包括:

27、设备资源库,用于存储各个基础设备组件和基础场景组件;

28、设置模块,用于组件的物理空间位置以及信息标注;

29、资源贴图和模型管理模块,用于对资源基础信息进行设定;

30、pak包制作和加载模块,用于对主资源进行挂载、加载、识别和显示,并对各资源组件进行单独控制。

31、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用于实现各指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33、本发明提供了开放式的场景、设备绘制平台,实现资源组件的可视化编辑,并对编辑结果进行存储,形成资源包,进而形成主资源,单独打包、更新和上传,添加相应的标签内容,可以根据场景的变化,通过标签的快速查找,确定相应的主资源,单独下载,减少了网络需求,减少了存储空间,增加了网络安全性,提升了场景的适配性和响应的快速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34、本发明通过更新单独的资源包,适配需要变动的场景,主程序无需重新编译,能够进行统一高效地管理,提高了灵活性、完整性和开发效率。适应了客户场景多样性需求,针对复杂多样的客户现场,能够进行灵活、快速地配置。

35、本发明应用范围广泛,可以适用于各种利用数字孪生可视化技术构建的虚拟空间应用场景,只需修改资源组件即可适配。

36、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资源动态生成与热加载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源动态生成与热加载方法,其特征是,根据场景变化,动态加载相适配的更新后的打包文件时,根据场景的变化,利用云渲染控制对应主资源中各组件的显示或隐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源动态生成与热加载方法,其特征是,根据场景变化,确定变化后的场景,基于变化后的场景,识别各打包文件中与之相适配的标签,根据标签,加载相应的主资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源动态生成与热加载方法,其特征是,通过一键式打包对所述主资源进行打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源动态生成与热加载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资源组件显示在主窗口中,且所述复制在主窗口内进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源动态生成与热加载方法,其特征是,添加主资源的标签时,所述标签内还存储有资源类型、配置信息,且所述标签按照预定的格式生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源动态生成与热加载方法,其特征是,更新所有打包文件前,需要判断新生成/修改的主资源打包后的文件是否挂载,如果已经挂载,则更新所有打包文件,否则,返回至打包所述主资源,对打包后的文件进行挂载的步骤。

8.一种资源动态生成与热加载系统,其特征是,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资源动态生成与热加载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是,包括处理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用于实现各指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资源动态生成与热加载方法及系统,基于当前场景,获取相适配的打包文件,根据场景变化,动态加载相适配的更新后的打包文件;打包文件的更新过程包括:响应于用户的选择指令,生成相应插件,添加至资源组件内;响应于绘制指令,基于资源组件,绘制并存储相应的场景和设备,形成资源包;获取比例参考以及设备标注;复制所述资源包,并存入文本编辑器内,生成主资源,依据所述比例参考、设备标注以及场景,添加主资源的标签;打包所述主资源,对打包后的文件进行挂载;更新所有打包文件。本发明通过更新单独的资源包,适配需要变动的场景,能够进行统一高效地管理,提高了灵活性、完整性和开发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郝长征,杨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