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开发平台编译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80673发布日期:2023-10-08 17:26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低代码开发平台编译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低代码开发的,尤其是涉及一种低代码开发平台编译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低代码平台是(low code development platform,lcdp)是一款图形化、拖拉拽方式快速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创新应用、支持用少量代码扩展实现个性化需求的数字技术工具平台。低代码平台的特点在于技术门槛低、交付周期短、开发效率高、敏捷创新快,能够帮助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快速实现“业务数字化”到“数字业务化”,符合数字化转型趋势的场景化、扁平化和在线化,是数字化转型中必不可少的数字技术工具平台。

2、目前现有的低代码平台,虽然可以辅助专业技术人员开发,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不能够支持自动化编译;虽然现有的低代码平台的代码可以自动生成,但是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从代码仓库下载到本地机器,代码生成在本地机器某个目录下,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手动拷贝到本地项目的目录中,不能直接在项目中生成。即使现有的低代码平台生成的代码存放路径配置到本地项目中,但是不支持自动化编译、检测的功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手动通过现有的自动化编译工具进行编译检测;其次,专业人员把代码拷贝到本地项目中,手动编译检测通过后,还需手动推送到远程代码仓库,然后手动去部署环境,不够智能化,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有利于在现有的低代码平台上实现自动化编译部署,以简化繁琐的操作步骤;本技术提供一种低代码开发平台编译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2、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低代码开发平台编译部署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低代码开发平台编译部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基于低代码平台生成的第一代码,根据预设的推送策略,将所述第一代码推送至与所述推送策略对应的代码仓库,生成推送代码;

5、获取编译策略;

6、基于获取到的编译策略,将所述代码仓库获得的所述推送代码进行编译;

7、若编译通过,则生成编译代码,并按照预设的编排策略更新数据库脚本;其中,所述编译代码连接有数据库,所述数据库脚本是所述编译代码中为所述数据库匹配的脚本;

8、基于预设的部署策略,将所述编译代码打包并部署到对应的预设环境中。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低代码平台上采用托拉拽的方式实现功能的搭建,搭建完成后会自动生成对应的第一代码,根据预设的推送策略,推送第一代码至对应的代码仓库实现代码推送,因此,不需要从低代码平台上进行下载第一代码至本地的对应项目和地址,而是可以在低代码平台上实现线上编译部署的操作;部署之前进行编排操作,有利于代码运行时能够自动执行数据库脚本,从而有利于在低代码平台上集成编译部署的功能,以有利于简化繁琐的操作步骤。

10、可选地,还包括如下步骤:

11、当所述推送策略执行结束后,按序调用所述编译策略;

12、和/或,当所述编译策略执行结束后,按序调用所述编排策略;

13、和/或,当所述编排策略执行结束后,按序调用所述部署策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和的方式,使得按序调用可以让多个策略能够实现自动调用,即能够实现全自动化的执行;搭配或的方式,使得其中部分的策略可以根据开发者的使用情景,选择手动启动的方式实现执行动作,因此,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编译部署。

15、可选地,所述按照预设的编排策略更新数据库脚本的步骤中,还包括:

16、所述第一代码中预设有第一数据库接口和第二数据库接口,所述第一代码通过所述第一数据库接口连接至第一数据库,所述第一代码通过所述第二数据库接口连接至第二数据库;所述数据库脚本为所述第一代码中操作所述第一数据库与所述第二数据库的操作指令的集合;

17、当所述第一数据库的类型或所述第二数据库的类型变化时,根据变化后的数据库类型改变所述数据库脚本中对应的操作指令。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开发者在开发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数据库脚本的变动,如果通过第一数据接口和第二数据接口更新了数据库脚本,则在部署的过程中,就能够执行这些数据库的脚本;且每次更新数据库脚本的时候,可以根据版本号去识别某个目录下的数据库脚本,然后执行这些数据库脚本。

19、可选地,还包括如下步骤:

20、当所述推送代码生成时,于镜像仓库中生成与所述推送代码对应的镜像代码,所述镜像仓库存储有与所述推动代码对应的镜像;

21、在生成所述镜像代码的过程中,对所述镜像代码进行编译;

22、根据所述部署策略,将编译后的所述镜像代码部署至所述预设环境中。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生成的推送代码进行镜像构建,再打包至镜像仓库中运行,部署时,能够从镜像仓库中直接拉取相对应的镜像代码,可以直接部署。

24、可选地,还包括如下步骤:

25、所述第一数据库和/或所述第二数据库为分布式数据库;

26、根据编译的编译时长,匹配所述分布式数据库的资源总量。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布式缓存能够高并发环境下,减轻数据库的压力,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并发吞吐,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并降低数据库的压力。

28、可选地,所述预设环境为本地环境、开发环境、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中的一种或多种。

29、可选地,还包括如下步骤:

30、根据所述数据库脚本的更新时长,匹配部署的所述预设环境的种类;

31、和/或,根据所述数据库脚本更新的种类匹配对应类型的所述预设环境的种类。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进行环境配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应用程序的规模和复杂度;应用程序的访问量和并发性要求;应用程序的数据安全和备份要求;应用程序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要求;应用程序的运维和监控要求等;因此将数据库脚本的更新时间和更新数量作为变量因素以适应环境配置,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实现更加优化的配置。

33、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低代码开发平台编译部署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4、一种低代码开发平台编译部署装置,基于如下模块,运行有上述低代码开发平台编译部署方法:

35、代码推送模块,用于基于低代码平台生成的第一代码,根据预设的推送策略,将所述第一代码推送至与所述推送策略对应的代码仓库,生成推送代码;

36、编译模块,用于获取编译策略,并基于获取到的编译策略,将所述代码仓库获得的所述推送代码进行编译;

37、编排模块,若编译通过,则生成编译代码,并按照预设的编排策略更新数据库脚本;其中,所述编译代码连接有数据库,所述数据库脚本是所述编译代码中为所述数据库匹配的脚本;以及,

38、部署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部署策略,将所述编译代码打包并部署到对应的预设环境中。

3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低代码平台上采用托拉拽的方式实现功能的搭建,搭建完成后会自动生成对应的第一代码,根据预设的推送策略,推送第一代码至对应的代码仓库实现代码推送,因此,不需要从低代码平台上进行下载第一代码至本地的对应项目和地址,而是可以在低代码平台上实现线上编译部署的操作;部署之前进行编排操作,有利于代码运行时能够自动执行数据库脚本,从而有利于在低代码平台上集成编译部署的功能,以有利于简化繁琐的操作步骤。

40、可选地,当所述推送策略执行结束后,按序调用所述编译策略;

41、和/或,当所述编译策略执行结束后,按序调用所述编排策略;

42、和/或,当所述编排策略执行结束后,按序调用所述部署策略。

43、可选地,所述第一数据库和/或所述第二数据库为分布式数据库;根据编译的编译时长,匹配所述分布式数据库的资源总量;

44、以及,根据所述数据库脚本的更新时长,匹配部署的所述预设环境种类;

45、和/或,根据所述数据库脚本更新的种类匹配对应类型的所述预设环境的种类。

4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将自动编译部署的功能集成至现有的低代码平台上,减少了下载至本地的步骤,可以直接线上直接实现编译部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