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14467发布日期:2023-10-30 00:04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是一种使用闪存存储芯片来存储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与传统的机械硬盘相比,固态硬盘没有移动部件,采用电子存储技术,使得读取和写入更快速和稳定。固态硬盘中通常设置有硬盘内存,通常仅作为硬盘内部的数据中转区。然而,目前硬盘内存并没有得到合理的使用,导致一些场景下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实施例至少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2、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3、响应于针对目标硬盘的垃圾回收指令,确定所述目标硬盘的第一存储空间中的待回收数据;

4、将所述待回收数据写入所述目标硬盘的硬盘内存中;

5、将所述第一存储空间内存储的数据清空后,对所述第一存储空间进行释放;

6、从所述硬盘内存读取所述待回收数据后,写入至所述目标硬盘的第二存储空间中;所述第二存储空间的数据容量小于所述第一存储空间。

7、基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将硬盘内存作为垃圾回收的中转站,将待回收数据写入目标硬盘的硬盘内存中,避免将待回收数据传输至系统内存,数据在硬盘内部进行传输,不需要中央处理器以及系统内存介入,减少了不必要的数据传输,从而提高垃圾回收的效率。

8、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将所述待回收数据写入至所述第二存储空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9、基于所述第二存储空间中各数据的存储位置信息,对所述目标硬盘的文件配置数据进行更新;所述文件配置数据中指示有所述目标硬盘的数据存储结构。

10、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硬盘为非易失性内存快速访问nvme硬盘;所述硬盘内存为控制器内存缓冲区cmb。

11、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12、响应于数据拷贝指令,确定第一硬盘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存储的待拷贝数据;

13、将所述待拷贝数据写入所述第一硬盘或第二硬盘的硬盘内存中;

14、将存储于所述硬盘内存中的所述待拷贝数据写入所述第二硬盘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15、基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需要拷贝数据时,将内盘内存作为数据中转站,将待拷贝数据写入硬盘的硬盘内存中,然后再直接将硬盘内存中的写入需要拷贝的目的硬盘(也即第二硬盘)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这样,磁盘间数据拷贝时的数据流只在两个磁盘之间,不需要经过计算机拓展总线,也不需要将数据存储在系统内存中,提升了硬盘间数据拷贝的效率。

16、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将所述待拷贝数据存储至所述第一硬盘的硬盘内存的情况下,所述将存储于所述硬盘内存中的所述待拷贝数据写入所述第二硬盘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包括:

17、利用直接内存访问dma技术,将存储于所述硬盘内存中的所述待拷贝数据写入所述第二硬盘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18、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待拷贝数据写入所第二硬盘的硬盘内存中,包括:

19、利用直接内存访问dma技术,将所述第一硬盘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存储的待拷贝数据写入至所述第二硬盘的硬盘内存。

20、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硬盘和/或所述第二硬盘为非易失性内存快速访问nvme硬盘;所述硬盘内存为控制器内存缓冲区cmb。

21、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22、响应于网卡接收到待存储数据,利用直接内存访问dma技术,将所述待存储数据写入目标硬盘的硬盘内存中,所述硬盘内存包括控制器内存缓冲区cmb中;

23、将存储于所述硬盘内存中的所述待存储数据写入至所述目标硬盘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24、基于上述实施方式,够在网卡接收到待存储数据之后,利用dma技术直接将所述待存储数据写入目标硬盘的硬盘内存中,不需要写入系统内存或其他位置,然后,在硬盘内部直接将硬盘内存中的待存储数据写入至所述目标硬盘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这样,缩短了网卡存储数据时的通信链路,减少数据传输,提升了数据存储效率。

25、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26、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目标硬盘的垃圾回收指令,确定所述目标硬盘的第一存储空间中的待回收数据;

27、第一写入模块:用于将所述待回收数据写入所述目标硬盘的硬盘内存中;

28、释放模块:将所述第一存储空间内存储的数据清空后,对所述第一存储空间进行释放;

29、第二写入模块:用于从所述硬盘内存读取所述待回收数据后,写入至所述目标硬盘的第二存储空间中;所述第二存储空间的数据容量小于所述第一存储空间。

30、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31、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数据拷贝指令,确定第一硬盘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存储的待拷贝数据;

32、第二写入模块:用于将所述待拷贝数据写入所述第一硬盘或第二硬盘的硬盘内存中;

33、第三写入模块:用于将存储于所述硬盘内存中的所述待拷贝数据写入所述第二硬盘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34、第六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35、第四写入模块:用于响应于网卡接收到待存储数据,利用直接内存访问dma技术,将所述待存储数据写入目标硬盘的硬盘内存中,所述硬盘内存包括控制器内存缓冲区cmb中;

36、第五写入模块:将存储于所述硬盘内存中的所述待存储数据写入至所述目标硬盘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37、第七方面,本公开可选实现方式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机器可读指令,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步骤,或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步骤,或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步骤。

38、第八方面,本公开可选实现方式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步骤,或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步骤,或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步骤。

39、关于上述数据处理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效果描述参见上述数据处理方法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40、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41、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