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同构数据库的构建方法、模型、数据库系统及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029483发布日期:2023-11-17 15:45阅读:65来源:国知局
多源同构数据库的构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数据库,尤其涉及一种多源数据库的构建方法、模型、数据库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目前,我国业务量较大的大型企业,所采用的数据库架构主要为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架构。对于一些业务涉及全国的企业,在业务量涉及的各个省份之间部署的多源同构数据库,通常采用同构分库分表的数据架构,这种数据架构具有高可用性、高可靠性以及高数据吞吐量等特点,能够实现数据库的稳定高效的多数据源事务设计。

2、在相关技术方案中,数据库的多数据源访问方式通常采用非切换数据源的访问方式,非切换数据源访问方式的特点在于各个多源同构数据库之间需要配置相同的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文件,创建同一套mapper接口对象,以及设计同一套通用服务。

3、然而,非切换数据源访问方式会由于sql重复配置、分省服务层重复等原因,存在开发和运维工作量较大的缺陷。

4、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源同构数据库的构建方法,旨在解决如何降低多源同构数据库开发及维护难度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源同构数据库的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根据业务分类对多源同构数据库的功能进行分组,得到功能分组,并配置每一所述功能分组对应的静态sql资源包;

4、配置各个所述静态sql资源包的公共mapper接口,并通过namespace类标识符将所述公共mapper接口与同一所述功能分组下的各个所述静态sql资源包进行关联;

5、根据各个多源同构数据库关联的机构号,配置所述公共mapper接口对应的扩展mapper接口。

6、可选地,所述根据各个多源同构数据库关联的机构号,配置所述公共mapper接口对应的扩展mapper接口,并基于所述机构号对所述多源同构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器进行命名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7、在所述多源同构数据库接收到访问请求时,确定所述访问请求中目标访问对象的业务处理类型;

8、若所述业务处理类为服务控制类型,通过所述扩展mapper接口访问所述多源同构数据库中的所述目标访问对象;

9、若为所述业务处理类为事务控制类型,获取所述访问请求中的机构号,调用所述机构号对应的扩展mapper接口,通过所述扩展mapper接口访问所述多源同构数据库中的所述目标访问对象。

10、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扩展mapper接口访问所述多源同构数据库中的所述目标访问对象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11、将所述目标访问对象传入至服务方法,以通过所述服务方法执行事务控制操作,所述事务控制操作包括启动事务、数据访问、提交事务和回滚事务中的至少一个。

12、可选地,所述根据各个多源同构数据库关联的机构号,配置所述公共mapper接口对应的扩展mapper接口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13、获取所述多源同构数据库关联的目标服务节点的当前资源使用度,根据所述当前资源使用度和预设的单点纵向能力扩容策略,调节所述目标服务节点在同一时段内的可接受访问请求数;或,

14、获取所述多源同构数据库关联的服务节点集群的当前资源使用总度,根据所述当前资源使用总度和预设的多点横向能力扩容策略,调节所述服务节点集群在同一时段内的可接受访问请求数。

15、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资源使用度和预设的单点纵向能力扩容策略,调节所述目标服务节点在同一时段内的可接受访问请求数包括:

16、确定所述当前资源使用度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使用度阈值;

17、若是,向所述目标服务节点发送至少一份xml配置文件,以增加所述目标服务节点在同一时段内的可接受访问请求数;

18、否则,向所述目标服务节点发送配置文件删减指令,以减少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中的xml配置文件数,从而减少所述目标服务节点的所述可接受访问请求数。

19、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资源使用总度和预设的多点横向能力扩容策略,调节所述服务节点集群在同一时段内的可接受访问请求数包括:

20、确定所述当前资源使用总度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使用总度阈值;

21、若是,确定所述服务节点集群中的至少一个目标服务节点,并向每个所述目标服务节点发送至少一份xml配置文件,以增加所述服务节点集群在同一时段内的可接受访问请求数;

22、否则,确定所述服务节点集群中的至少一个目标服务节点,并向每个所述目标服务节点发送配置文件删减指令,以减少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中的xml配置文件数,从而减少所述服务节点集群的所述可接受访问请求数。

23、可选地,所述根据各个多源同构数据库关联的机构号,配置所述公共mapper接口对应的扩展mapper接口的步骤之后或同时,还包括:

24、基于所述机构号对所述多源同构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器进行命名。

25、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源同构数据库的构建模型,所述多源同构数据库的构建模型包括:

26、静态sql资源包设立模块,用于根据业务分类对多源同构数据库的功能进行分组,得到功能分组,并配置每一所述功能分组对应的静态sql资源包;

27、接口绑定模块,配置各个所述静态sql资源包的公共mapper接口,并通过namespace类标识符将所述公共mapper接口与同一所述功能分组下的各个所述静态sql资源包进行关联;

28、公共mapper接口扩展模块,根据各个多源同构数据库关联的机构号,配置所述公共mapper接口对应的扩展mapper接口。

29、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多源同构数据库的构建程序,所述多源同构数据库的构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多源同构数据库的构建方法的步骤。

30、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多源同构数据库的构建程序,所述多源同构数据库的构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多源同构数据库的构建方法的步骤。

3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源数据库的构建方法、模型、数据库系统及存储介质,通过实现所有的多源同构数据库共享同一份静态sql资源包,来降低各个多源同构数据库之间因sql重复配置而造成的开发难度,以及后期的数据库维护难度。并且,本申请还在公共mapper接口的基础上,抽取出一层继承了一个或多个公共mapper接的扩展mapper接口,在访问数据库时,根据各个扩展mapper接口以及多源同构数据库的机构号,来访问数据库中的对象,避免与其他请求共享数据源,从根本上解决数据污染及阻塞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多源同构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源同构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同构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个多源同构数据库关联的机构号,配置所述公共mapper接口对应的扩展mapper接口,并基于所述机构号对所述多源同构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器进行命名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源同构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扩展mapper接口访问所述多源同构数据库中的所述目标访问对象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同构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个多源同构数据库关联的机构号,配置所述公共mapper接口对应的扩展mapper接口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源同构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资源使用度和预设的单点纵向能力扩容策略,调节所述目标服务节点在同一时段内的可接受访问请求数包括: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源同构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资源使用总度和预设的多点横向能力扩容策略,调节所述服务节点集群在同一时段内的可接受访问请求数包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源同构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个多源同构数据库关联的机构号,配置所述公共mapper接口对应的扩展mapper接口的步骤之后或同时,还包括:

8.一种多源同构数据库的构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源同构数据库的构建模型包括:

9.一种数据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多源同构数据库的构建程序,所述多源同构数据库的构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源同构数据库的构建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多源同构数据库的构建程序,所述多源同构数据库的构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源同构数据库的构建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数据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源数据库的构建方法、模型、数据库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业务分类对多源同构数据库的功能进行分组,得到功能分组,并配置每一所述功能分组对应的静态SQL资源包;配置各个所述静态SQL资源包的公共Mapper接口,并通过namespace类标识符将所述公共Mapper接口与同一所述功能分组下的各个所述静态SQL资源包进行关联;根据各个多源同构数据库关联的机构号,配置所述公共Mapper接口对应的扩展Mapper接口。实现所有的多源同构数据库共享同一份静态SQL资源包,来降低各个多源同构数据库之间因SQL重复配置而造成的开发难度,以及后期的数据库维护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周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移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