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新建接地网优化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6109310发布日期:2023-11-22 13:21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电站新建接地网优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变电站接地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新建接地网优化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现有变电站均为新建地网,距离周边其他变电站地网距离较远,不存在新建地网和老旧地网之间的相互影响。随着运行时间推移,老旧变电站难以满足现代化电网的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时的安全、稳定以及经济性,需要对一些老旧变电站进行改造,在老旧变电站附近新建地网。

3、由于变电站的占地面积是固定的,现有技术仅仅通过增大接地网面积来保证变电站新建接地网的基本系数以符合安全限值的方案,并不适用于实际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电站新建接地网优化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可以有效降低接地网的电流,减少接地网的电压,从而提高变电站接地网的安全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变电站新建接地网优化方法。

4、一种变电站新建接地网优化方法,其包括:

5、基于变电站接地网相关参数,构建新建接地网模型以及旧接地网模型;

6、在新建接地网间隔旧接地网设定距离条件下,基于新建接地网模型以及旧接地网模型,获取旧接地网的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

7、根据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与预设安全条件比较,优化变电站新建接地网;

8、其中,当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两者均不满足预设安全条件时,在新建接地网处逐个接入垂直接地极,直至达到垂直接地极阈值数量;

9、若接入垂直接地极后,仍不满足预设安全条件,则在新建接地网处增加网孔,直至达到网孔阈值数量;

10、若增加网孔后,仍不满足预设安全条件,则调整新建接地网与旧接地网之间的水平距离或垂直距离,直至满足预设安全条件。

11、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变电站新建接地网优化系统。

12、一种变电站新建接地网优化系统,其包括:

13、地网模型构建模块,其用于基于变电站接地网相关参数,构建新建接地网模型以及旧接地网模型;

14、电位差计算模块,其用于在新建接地网间隔旧接地网设定距离条件下,基于新建接地网模型以及旧接地网模型,获取旧接地网的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

15、新建接地网优化模块,其用于根据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与预设安全条件比较,优化变电站新建接地网;

16、其中,当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两者均不满足预设安全条件时,在新建接地网处逐个接入垂直接地极,直至达到垂直接地极阈值数量;

17、若接入垂直接地极后,仍不满足预设安全条件,则在新建接地网处增加网孔,直至达到网孔阈值数量;

18、若增加网孔后,仍不满足预设安全条件,则调整新建接地网与旧接地网之间的水平距离或垂直距离,直至满足预设安全条件。

19、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变电站新建接地网优化方法中的步骤。

21、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22、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变电站新建接地网优化方法中的步骤。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4、本发明适用于变电站站址的面积一定情况,基于新建接地网模型以及旧接地网模型,在新建接地网间隔旧接地网设定距离条件下,求取旧接地网的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再通过与预设安全条件比较,优化变电站新建接地网;而且在优化变电站新建接地网的过程中,依次按照在新建接地网处逐个接入垂直接地极,在新建接地网处增加网孔,调整新建接地网与旧接地网之间的水平距离或垂直距离,这三个方面顺序来改善变电站接地网系统的相关参数,以达到规定安全限值的要求,最终保证变电站接地网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本发明的该方法提升了新建接地网工程的安全性能,为实际工程的开展和推进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25、本发明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变电站新建接地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新建接地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导体的漏电流为未知数的矩阵方程来构建新建接地网模型以及旧接地网模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新建接地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安全条件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新建接地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接地极阈值数量为4~16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新建接地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两者均不满足预设安全条件时,在新建接地网处逐个等间距接入垂直接地极,直至达到垂直接地极阈值数量。

6.一种变电站新建接地网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电站新建接地网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预设安全条件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电站新建接地网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以导体的漏电流为未知数的矩阵方程来构建新建接地网模型以及旧接地网模型;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电站新建接地网优化方法中的步骤。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电站新建接地网优化方法中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变电站接地网领域,提供了一种变电站新建接地网优化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其中,一种变电站新建接地网优化方法包括基于变电站接地网相关参数,构建新建接地网模型以及旧接地网模型;在新建接地网间隔旧接地网设定距离条件下,基于新建接地网模型以及旧接地网模型,获取旧接地网的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根据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与预设安全条件比较,优化变电站新建接地。

技术研发人员:王乐天,李颖瑾,李艳丽,王军飞,谢云岩,赵斌,龙淼,张黎,姜伟豪,魏旭章,薛嘉辰,钟佳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