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重测风系统设计方法、多重测风系统及校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96462发布日期:2024-01-23 12:19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重测风系统设计方法、多重测风系统及校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抗台风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尤其是指一种多重测风系统设计方法、多重测风系统及校准方法。


背景技术:

1、现有抗台风型风力发电机组在抵抗台风时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是设计非常强的部件强度以抵抗台风,但采用这种方式的将导致塔架、叶片和关键零部件非常厚实,重量非常重,成本极高,极大地提高风力发电的度电成本;另外一种则是通过台风期间风力发电机组主动偏航对风,将塔架、叶片和关键零部件的载荷大大降低,使得塔架、叶片和关键零部件的强度和重量要求降低,可以缩减机组成本。而随着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平价时代进一步要求,主动偏航对风抗台是更加经济实用的技术方案。若要实时跟踪风向变化,需要保障测风系统(风向传感器)的对风精度以及减少测风系统受到的干扰。由于测风系统的安装支架位于叶片的后方,叶片的遮挡会让测风系统捕风的角度发生偏差,导致现有的测风系统感知风向能力差,测风精度低。同时测风系统是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后方机顶平台的加高栏杆上。因为机顶平台一般是焊接结构,其尺寸精度不高,而测风系统的安装支架一般也是焊接结构,其安装后累计误差较大,所以导致测风系统的固定位置存在较大的机械偏差,进而导致测风系统初始机械零位设置存在偏差。由于初始机械安装偏差以及叶片遮挡偏差的存在,导致主动偏航抗台追风的风向误差较大,严重影响台风工况下风机追风降载的安全性,缩短风机寿命,无形增加了机组的成本。当风力发电机机组需要对风捕捉优质风力时,由于风向偏差存在,导致捕风过程存在浪费,不能获取最优质方位的风力,机组的发电量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台风力发电机组多重测风系统设计方法,通过合理设计多重测风系统,降低叶片遮挡导致的风向偏差,提高风力发电机组感知风向的能力,提高测风精度。

2、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台风力发电机组多重测风系统。

3、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台风力发电机组多重测风系统的校准方法。

4、本发明的第一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抗台风力发电机组多重测风系统设计方法,包括,

6、s1、将多组风向传感器按照矩阵结构布置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机顶平台尾部,且该矩阵结构以机顶平台的机舱中轴线对称设置;

7、s2、构建仿真三维模型,基于矩阵形式布置的多组风向传感器进行流场仿真计算,计算出包含高度方向风向规律、流向方向风向规律、垂直流向风向规律、各风向传感器监测点风向稳定性的多维度风向仿真信息;

8、s3、根据多维度风向仿真信息计算出各监测点的风向测量偏差符合率;

9、s4、基于各监测点风向测量偏差符合率,结合以机舱中轴线呈对称分布的两个监测点组合数据叠加互补的方式确定至少四个风向传感器优选列;

10、s5、基于确定的风向传感器优选列,根据以机舱中轴线呈对称分布的两个监测点组合的风向测量偏差符合率,结合风向传感器的安全维护高度确定至少一个风向传感器优选行,从而得到包括多组风向传感器的多重测风系统。

11、进一步,在步骤s1中,多组风向传感器呈m行n列的矩阵结构布置,其中,m为≥2的自然数,n为≥2的自然数,若n为偶数,矩阵结构以机舱中轴线对称布置;若n为奇数,第(n+1)/2列位于机顶平台的机舱中轴线上,相邻两行风向传感器之间间距为hm,相邻两列风向传感器之间间距为yn。

12、进一步,风向传感器的安装高度最低点为h0,以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收桨且其中任一叶片呈竖直朝上状态为例,与风向传感器的安装高度最低点h0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叶片截面厚度为d0,d0为95%d,其中,d为叶片叶根截面厚度,风向传感器的安装高度最高点为h1,与风向传感器的安装高度最高点h1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叶片截面厚度为d1,d1为86%d。

13、进一步,在步骤s2中,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14、构建仿真三维模型,定义风向角α和叶片方位角β及其各自坐标系规定,其中,风向角α为风向与机舱轮毂连线的夹角,叶轮右侧来风时为正,叶片方位角β为叶片轴线与风轮旋转面内过轮毂中心垂线的夹角,叶片顺时针旋转时为正;

15、基于流体动力学仿真软件进行风力机流体数值模拟,采用雷诺平均法,k-w湍流模型,其中流体运动满足流体的基本连续方程和动量守恒定律;

16、设置稳定台风工况边界条件,定义合适的风向角α和叶片方位角β的组合工况,基于矩阵形式布置的风向传感器进行流场仿真计算,计算出包含高度方向风向规律、流向方向风向规律、垂直流向风向规律、各风向传感器监测点风向稳定性的多维度风向仿真信息。

17、进一步,在步骤s4中,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18、各监测点风向测量偏差符合率中,符合预设符合率要求的监测点以机舱中线为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分布,随着监测点高度的增加,满足预设符合率要求的工况数量逐渐增加,从机舱中线向两侧延伸的监测点,满足预设符合率要求的工况数量也逐渐增加,根据各监测点风向测量偏差符合率,将以机舱中轴线呈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监测点视为一个监测点组合,将两个对应的监测点数据进行叠加互补,筛选出多列满足预设符合率要求的监测点,接着筛选出列组合与列组合之间间距满足预设要求的列组合,从而确定出至少四个风向传感器优选列。

19、进一步,在步骤s5中,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20、基于确定的风向传感器优选列,根据每个以机舱中轴线呈对称分布的两个监测点组合的风向测量偏差符合率,筛选出两个对应的监测点风向测量偏差符合率均符合设定要求的预设数量的组合,计算每个组合中两个监测点的整体均值与标准差,筛选出整体均值与标准差均符合设定要求的预设数量的组合,剔除不符合风向传感器安全维护高度的组合,从而确定出至少一个风向传感器优选行。

21、本发明的第二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22、一种抗台风力发电机组多重测风系统,通过上述抗台风力发电机组多重测风系统设计方法设计得出。

23、本发明的第三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24、一种抗台风力发电机组多重测风系统的校准方法,该方法基于风力发电机组机顶平台上两根平台支撑柱的螺栓加工配合面的中心点连线与风力发电机组的中心线相互垂直的原理,将两根平台支撑柱的螺栓加工配合面的中心点连线作为基准线,利用测风校准设备发出两条相互垂直的激光光线,使其中一条激光光线与基准线重合,使另一条激光光线垂直打到待校准的多重测风系统上,根据另一条激光光线来校准多重测风系统,实现多重测风系统的风向校准。

25、进一步,具体步骤如下,

26、s1、将测风校准设备放置于机顶平台上,并位于两根平台支撑柱之间或两根平台支撑柱的一侧;

27、s2、开启测风校准设备的激光水平仪使其发出两条相互垂直的激光光线,其中一条为向左右方向发射的激光光线,另一条为向前后方向发射的激光光线;

28、s3、通过测风校准设备的云台调整激光水平仪,使其向左右方向发射的激光光线与基准线重合,通过测风校准设备的云台和双滑道滑轨组件微调激光水平仪,使其向前后方向发射的激光光线垂直打到多重测风系统的机身上;

29、s4、根据向前后方向发射的激光光线校准多重测风系统,实现多重测风系统的风向校准。

30、进一步,所述测风校准设备包括激光水平仪、云台、双滑道滑轨组件和三脚架,所述双滑道滑轨组件设置于三脚架的顶部,该双滑道滑轨组件包括双滑道滑轨、上滑块以及下滑块,所述双滑道滑轨上形成有呈上下平行布置的上滑道和下滑道,所述上滑块设置于双滑道滑轨的顶部,并与上滑道滑动配合,所述下滑块设置于双滑道滑轨的底部,并与下滑道滑动配合,所述下滑块与三脚架的顶部连接,所述云台设置于双滑道滑轨组件的顶部,其底部与上滑块连接,所述激光水平仪设置于云台上。

3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32、1、本发明采用矩阵结构布置风向传感器,并采用仿真拟合和试验验证求解的方法计算出最合适的多组风向传感器组合,有效降低叶片遮挡导致的风向偏差,减少风向传感器所受到的干扰,提高风向获取的准确性,提高风力发电机组感知风向的能力,实现智能精准偏航,保证偏航误差,降低机组载荷和提升发电量。

33、2、本发明的校准方法基于机组本身的基准直接对多组风向传感器校准,不受风向传感器安装支架焊接精度与安装精度的影响,统一风向基准,削减多组风向传感器的初始机械零位偏差,能够进一步提高风力发电机机组风向感知的精度,减少发电工况对风偏差导致的发电量损失,提高台风工况下风机追风降载的安全性,增强机组台风期间的生产能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