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牙体状态测量方法及测量系统

文档序号:36178790发布日期:2023-11-29 09:38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牙体状态测量方法及测量系统

本发明涉及口腔医学,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牙体状态测量方法及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1、在口腔影像医学中,牙体影像能够使牙医更准确得发现病因病灶、并进行介入治疗,及早发现潜在问题,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牙科保健与修复。目前用于诊断的牙科成像技术主要有三种类型:ct扫描、口内图像扫描仪或非损伤性的影像检测(例如超声检测)。但由于遮挡物和传感器分辨率的原因,上述口扫设备获取的扫描数据通常是不完整的,而且效率较低。

2、此外,还有在建模的基础上,将采集的数据进行融合的牙体状态测量方法,但是,众所周知,这类方法建模过程中,容易导致重所建模型表面失真,无法与真实的牙体结构数据相融合,同时,也出现了三模后数据融合的过程中,感兴趣的区域/数据点噪声大、精度较低等一系列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实现高效的牙体状态测量,在口腔医学技术领域中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及研究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难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牙体状态测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步骤1:通过线激光扫描仪分别扫描牙体的上/下颌排牙的外轮廓图像,将其转换为ccd相机坐标系下的牙体轮廓三维坐标数据,ccd相机可获取牙体图像;

3、上述步骤1还包括步骤11-步骤12:

4、步骤11:将线激光器伸入口腔内,通过平移机构带动线激光器2进行平面移动,通过线激光器扫描牙体的上/下颌排牙的外轮廓,移动轨迹a为抛物线形(由于抛物线形与口腔形状相适配,不会导致线激光器的扫描区域脱离牙体区域,扫描时,从牙体一侧的智齿处向另一侧处的智齿处移动);

5、步骤12:线激光器逐帧扫描采集的牙体外轮廓线c,将图像进行坐标系转换,并投影到ccd相机坐标系下,得到牙体外轮廓三维坐标数据(x轴、y轴、z轴)。

6、步骤2:以牙体咬合平面为基准,构建多个垂直于牙体咬合平面且垂直于排牙轮廓的的辅平面b;

7、在人体口腔内,每个牙齿的牙冠顶部并非在同一平面内,为了便于计量和建模,同时考虑到门牙磨损程度较低,位置较稳定,取门牙咬合位置所在的平面为“咬合平面”,上述咬合平面和辅平面b基于计算机视觉软件opencv进行识别和建立。

8、步骤3:将步骤1得到的牙体轮廓三维坐标数据分别投影到多个所述辅平面上,从而获得牙体轮廓的廓形;

9、步骤3还包括步骤步骤31-步骤32:

10、步骤31:根据牙体轮廓在z轴上的坐标数据的大小,识别牙齿之间的缝隙(即将相邻牙齿之间高度最小的最小的外轮廓线视为缝隙),根据相邻缝隙均值,求取牙齿中心(即节点e)的平面位置坐标,当前节点e的平面位置坐标为xe((x1+x2)/2,(y1+y2)/2);

11、步骤32:将多个节点在辅平面b的法线方向上进行顺向,得到法向量连线d,以法向量连线d为基准,将ccd相机采集得到的牙体深度图像填充到相邻的两个牙体外轮廓线之间,进而得到完整的牙体轮廓的廓形。

12、步骤4:分级轮廓配准:首先,将门牙处的外轮廓线与参考外轮廓线准确对齐,实现位置点重合,在此基础上,以门牙外轮廓配准为基础,将牙体其他牙体外轮廓线与参考外轮廓线进行配准;

13、本实施例采用互通信息的方式进行轮廓配准,互通信息描述了两个系统之间的相关性,或互相包含信息的多少。在图像配准过程中,两幅图的互通信息是表示为:mi(r,f)=h(r)+h(f)-h(r,f)。

14、当两幅图像相似度越高或重合部分越大时,其相关性也越大,联合熵越小,也即互通信息越大,进而配准的精度越高。

15、步骤5:在步骤4的基础上,选中牙体轮廓的廓形上感兴趣的点,将其与参考牙体轮廓廓形上的点进行匹配,计算两者之间的偏移距离;

16、步骤6:在步骤5的基础上,根据偏移距离、牙龈与牙冠的位置关系,至少可以判断牙体发育状况、磨损状况、有无龋齿、牙龈萎缩、牙间隙状态,并导出检测分析报告。

17、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牙体状态测量系统,至少包括线激光器、ccd相机以及pc机,线激光器与ccd相机相互配合,对口腔中的牙体图像、牙体外轮廓线进行采集,采集的图像上传至pc机进行分析处理,激光器、ccd相机与pc机通信连接;此外,线激光器由平移机构带动,以抛物线形式的移动轨迹沿牙体平移。

18、综上所述,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9、1)利用线激光的特性,垂直投射牙体,能够形成牙体的外轮廓线,将外轮廓线投影到辅平面上,进而实现了牙体外轮廓线的非接触式提取,相对于现有技术,仅根据外轮廓线就可以知晓牙体生理状态;

20、2)本发明实现了分级配准,首先,将门牙处的外轮廓线与参考外轮廓线准确对齐,实现位置点重合,在此基础上,以门牙外轮廓配准为基础,将牙体其他牙体外轮廓线与参考外轮廓线进行配准;这种配准方式大大提高了图像配准精度;

21、3)根据牙体轮廓的廓形上偏移距离、牙龈与牙冠的位置关系,至少可以判断牙体发育状况、磨损状况、有无龋齿、牙龈萎缩、牙间隙状态,并导出检测分析报告

22、4)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检测手段,不仅能够用于检查牙体各种疾病,提高检测精度,避免单纯色彩深度识别存在的精度问题,还能够检查儿童牙齿发育情况,形成了私人牙齿生理数据库,能够实现参数自身对比,避免了建模方法不对各项缺陷。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牙体状态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牙体状态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还包括步骤11-步骤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牙体状态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还包括步骤步骤31-步骤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牙体状态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之后,还包括步骤5-步骤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牙体状态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互通信息的方式进行轮廓配准,互通信息描述了两个系统之间的相关性,或互相包含信息的多少。在图像配准过程中,两幅图的互通信息是表示为:mi(r,f)=h(r)+h(f)-h(r,f)。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牙体状态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之后,还包括步骤5-步骤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牙体状态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手动调节线激光器2进行平面移动,移动轨迹为抛物线形。

8.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牙体状态测量系统,用于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牙体状态测量方法,至少包括线激光器、ccd相机以及pc机,线激光器与ccd相机相互配合,对口腔中的牙体图像、牙体外轮廓线进行采集,采集的图像上传至pc机进行分析处理,激光器、ccd相机与pc机通信连接;此外,线激光器由平移机构带动,以抛物线形式的移动轨迹沿牙体平移。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牙体状态测量方法及测量系统,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最大的改进在于:利用线激光的线性和非穿透性,使之垂直投射牙体,形成牙体的外轮廓线,再将其投影到辅平面上,实现了牙体外轮廓线的非接触式提取,相对于现有技术,仅根据外轮廓线就可以知晓牙体生理状态;利用分级配准,首先,将门牙处的外轮廓线与参考外轮廓线准确对齐,实现位置点重合,在此基础上,将牙体其他牙体外轮廓线与参考外轮廓线进行配准,这种配准方式大大提高了图像配准精度;根据牙体轮廓的廓形上偏移距离、牙龈与牙冠的位置关系,至少可以判断牙体发育状况、磨损状况、有无龋齿、牙龈萎缩、牙间隙状态,并导出检测分析报告。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婷,李晓星,柳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羊城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