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数字素养培训项目的培训效果评估方法、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74319发布日期:2023-12-22 01:35阅读:65来源:国知局
用于数字素养培训项目的培训效果评估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基于行政管理目的的数据处理,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数字素养培训项目的培训效果评估方法、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1、数字素养是指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和数字媒体完成任务时所需要的一套知识、技能、态度。随着数字技术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之中,培养具有数字素养的员工,也是公司发展策略中的重要环节。针对从业人员的工作需求开展数字素养培训,能够提升他们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的能力,引导他们运用数字技术分析行业发展动态、推动行业领域创新。

2、通常在数字素养培训项目结束后,需要对参训人员进行测评,以确定参训人员的培训效果。目前,大多采用问答、试卷评定等人工方式进行效果评估,评估方式较为单一,且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数字素养培训项目的培训效果评估方法,包括:

2、根据数字素养培训项目中的培训任务,确定用于评估对应培训效果的多个评估维度;其中,所述评估维度包括数字知识认知熟悉度、数字技能熟悉度以及数字任务执行态度;

3、接收针对所述多个评估维度的测评指令,并根据所述测评指令,控制预设的测评设备展示用于评估所述数字知识认知熟悉度的数字知识、用于评估所述数字技能熟悉度的数字技能以及用于评估所述数字任务执行态度的数字任务;

4、通过眼动仪采集用户在浏览所述数字知识时的眼动注意特征,以根据所述眼动注意特征,确定所述用户对所述数字知识的认知熟悉度;其中,所述眼动注意特征包括注视区域、注视时间和注视点连线;

5、确定所述数字技能之间的执行顺序以及所述用户在浏览所述数字技能时的眼动过程,以根据所述执行顺序和所述眼动过程,确定所述用户针对所述数字技能的错误率;

6、获取所述用户在执行所述数字任务时的情绪特征,根据所述情绪特征,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数字任务执行态度;

7、根据所述认知熟悉度、所述错误率和所述数字任务执行态度,对所述数字素养培训项目对所述用户产生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8、在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眼动注意特征,确定所述用户对所述数字知识的认知熟悉度,具体包括:

9、确定所述数字知识所覆盖的浏览区域对应的行数和列数,并对所述注视区域进行识别,以确定所述注视区域对应的区域类型以及不同区域类型分别对应的区域范围;其中,所述区域类型包括精细加工区域和扫视加工区域;

10、根据不同区域类型对应的区域范围、所述行数和所述列数,确定所述用户对所述数字知识的认知熟悉度。

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不同区域类型对应的区域范围、所述行数和所述列数,确定所述用户对所述数字知识的认知熟悉度,具体包括:

12、将不同区域类型对应的区域范围依次与所述行数以及所述行数和所述列数之间的乘积进行对比,以确定所述区域范围和所述行数、所述乘积之间的大小关系;

13、在所述精细加工区域对应的区域范围不小于所述行数且不大于所述乘积,以及,所述扫视加工区域对应的区域范围不大于所述行数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用户对所述数字知识的认知熟悉度为第一认知熟悉度;

14、否则,确定所述用户对所述数字知识的认知熟悉度为第二认知熟悉度;其中,所述第一认知熟悉度小于所述第二认知熟悉度。

15、在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对所述注视区域进行识别,以确定所述注视区域对应的区域类型,具体包括:

16、根据所述眼动注意特征,确定所述用户浏览每行所述数字知识时对应的单行注视时间以及注视点连线数量;

17、在所述单行注视时间不小于第一预设时长且所述注视点连线数量不小于所述列数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注视区域对应的区域类型为精细加工区域;

18、在所述单行注视时间不大于第二预设时长且所述注视点连线数量小于等于预设数量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注视区域对应的区域类型为扫视加工区域;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

1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执行顺序和所述眼动过程,确定所述用户针对所述数字技能的错误率,具体包括:

20、根据所述眼动过程,确定所述用户对于所述数字技能的浏览顺序,并根据所述浏览顺序和所述执行顺序,分别生成所述数字技能对应的技能浏览序列和技能执行序列;

21、将所述技能浏览序列与所述技能执行序列依次进行匹配,以确定所述技能浏览序列和所述技能执行序列中相同序列值对应的数字技能是否相同;

22、若否,则确定所述用户的浏览顺序存在错误,并根据存在错误的次数,确定所述用户针对所述数字技能的错误率。

2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获取所述用户在执行所述数字任务时的情绪特征,根据所述情绪特征,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数字任务执行态度,具体包括:

24、获取所述用户在执行所述数字任务时的表情特征和语音特征;

25、通过预设的表情识别算法,对所述表情特征进行识别,以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表情特征类型以及不同表情特征类型对应的表情频次;其中,所述表情特征类型包括积极表情特征和消极表情特征;

26、将所述语音特征划分为多个语音段,针对每个语音段,将所述语音段转换为对应的语音段文本,并对所述语音段文本进行分词,得到对应的分词结果;

27、将所述分词结果与预设的情感词汇库进行匹配,以确定所述语音段对应的情感词,并针对所述语音段中的关键语音位置,通过所述分词结果对所述关键语音位置进行语气分析,得到对应的语气词;

28、根据所述情感词和所述语气词组合后得到的组合特征词以及预设的语音情绪词汇库,确定所述用户的语音特征类型;其中,所述语音特征类型包括积极语音特征和消极语音特征;

29、确定所述语音段对应的语音时长,并根据所述语音时长,确定各语音特征类型对应的语音频次;

30、根据所述表情频次和所述语音频次,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数字任务执行态度。

3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表情频次和所述语音频次,确定所述用户对应的数字任务执行态度,具体包括:

32、确定所述积极表情特征对应的表情频次和所述积极语音特征特征对应的语音频次之间的第一累计频次,以及,所述消极表情特征对应的表情频次和所述消极语音特征特征对应的语音频次之间的第二累计频次;

33、将所述第一累计频次和所述第二累计频次之间的差值,作为所述用户对应的数字任务执行态度。

3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眼动注意特征,确定所述用户对所述数字知识的认知熟悉度,具体包括:

35、将所述眼动注意特征输入至训练完成的分类模型中,通过所述分类模型,确定所述用户对所述数字知识的认知熟悉度。

3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数字素养培训项目的培训效果评估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37、至少一个处理器;

38、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

39、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数字素养培训项目的培训效果评估方法。

4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41、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数字素养培训项目的培训效果评估方法。

42、通过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数字素养培训项目的培训效果评估方法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43、基于数字知识认知熟悉度、数字技能熟悉度以及数字任务执行态度三个评估维度,对用户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相较于单一的测评方式来说,测评范围更全面。在通过测评设备对用户进行评估时,能够自动获取用户的眼动特征和情绪特征,对上述采集到的特征进行分析,能够确定最终的培训效果,无需人为参与,节省了人力物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