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008881发布日期:2023-11-17 01:05阅读:45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在相关技术中,目前的显示面板主要通过采用on-cell-touch模式的互容式电容的触控层实现对触控指示的接收。而这种互容式电容的工作方式是通过横向和纵向触控电极的行列交叉产生耦合电容,以实现对触控指示的接收。

2、其中,触控层的金属网格线,即行列交叉的触控电极,会通过转接走线连入显示面板的控制电路板。而转接走线与控制电路板之间又通过控制电路板的转接针脚实现电连接。而在对进行转接针脚的膜层进行蚀刻工艺以形成转接针脚的过程中,由于转接针脚的膜层结构上的差异,在对其进行蚀刻过程中,转接针脚的边缘会出现电弧击穿现象,造成器件的不良。而如何解决电弧击穿现象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主要发出光的出光侧;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显示结构、转接走线与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至少用于向所述显示结构发出指令信号,以及接受所述显示面板发出的信号;

2、所述显示结构内设有触控层,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多个转接针脚;所述触控层通过所述转接走线与所述转接针脚电连接;

3、每一所述转接针脚包括走线层、预留层与触控走线层;所述预留层位于所述触控走线层与所述走线层之间,所述触控走线层位于所述预留层朝向所述出光侧的一侧,所述预留层以及所述触控走线层与所述触控层同层形成;所述触控走线层与所述走线层电连接;所述走线层的边缘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厚度高于所述走线层其他部分的厚度;所述预留层覆盖在所述凸起部上。

4、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转接针脚还包括第一绝缘层;

5、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预留层与所述走线层之间,所述预留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朝向所述出光侧的一侧;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分隔凸起部,所述分隔凸起部包覆所述凸起部;所述预留层包覆所述分隔凸起部。

6、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转接针脚还包括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预留层与所述触控走线层之间;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在所述预留层上。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层与所述第一绝缘层共同包裹所述预留层。

8、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转接针脚还包括连接开口;所述连接开口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互相层叠的部分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连接开口在所述走线层的投影位于所述走线层内,且位于所述凸起部外;所述触控走线层通过所述连接开口与所述走线层电连接。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层包括电极层与过孔桥;所述电极层用于接受触控指示;所述电极层包括在相交的两个方向上顺序排列且互相电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其中之一,在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交叉处通过所述过孔桥电连接;

10、所述过孔桥与所述预留层同层形成,所述电极层与所述触控走线层同层形成。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层与所述过孔桥之间设有触控绝缘层;所述触控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同层形成。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走线层包括第一子走线层、第二子走线层与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子走线层与所述第二子走线层之间,所述第二子走线层位于所述第三绝缘层朝向所述出光侧的一侧;

13、所述第三绝缘层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从与所述第一子走线层同层的位置,延伸至所述第一子走线层朝向所述出光侧的一侧;所述第二子走线层与所述第一子走线层电连接;所述凸起部为所述第二子走线层包覆所述延伸部的部分。

14、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种显示面板。

15、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用于形成上述任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在所述走线层朝向所述出光侧的一侧沉积形成中间预留层,并对所述中间预留层覆盖所述凸起部之外的部分进行刻蚀,以形成所述预留层。

1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可知,通过保留覆盖在凸起部上的预留层,可以避免对覆盖在凸起部上的预留层进行刻蚀,从而,可以避免刻蚀该预留层时产生电流击穿的问题,进而,可以避免形成转接针脚时出现电弧击穿不良的问题。

17、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要发出光的出光侧;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显示结构、转接走线与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至少用于向所述显示结构发出指令信号,以及接受所述显示面板发出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转接针脚还包括第一绝缘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转接针脚还包括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预留层与所述触控走线层之间;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在所述预留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与所述第一绝缘层共同包裹所述预留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转接针脚还包括连接开口;所述连接开口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互相层叠的部分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连接开口在所述走线层的投影位于所述走线层内,且位于所述凸起部外;所述触控走线层通过所述连接开口与所述走线层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包括电极层与过孔桥;所述电极层用于接受触控指示;所述电极层包括在相交的两个方向上顺序排列且互相电连接的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其中之一,在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交叉处通过所述过孔桥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与所述过孔桥之间设有触控绝缘层;所述触控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绝缘层同层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层包括第一子走线层、第二子走线层与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子走线层与所述第二子走线层之间,所述第二子走线层位于所述第三绝缘层朝向所述出光侧的一侧;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10.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形成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包括:在所述走线层朝向所述出光侧的一侧沉积形成中间预留层,并对所述中间预留层覆盖所述凸起部之外的部分进行刻蚀,以形成所述预留层。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中,显示面板包括:显示结构、转接走线与控制电路板。显示结构与控制电路板之间的结构弯曲以使控制电路板位于显示结构背向出光侧的一侧。显示结构内设有触控层,控制电路板包括多个转接针脚。触控层通过转接走线与转接针脚电连接。每一转接针脚包括走线层、预留层与触控走线层。预留层位于触控走线层与走线层之间,触控走线层位于预留层朝向出光侧的一侧,预留层以及触控走线层与触控层同层形成。触控走线层与走线层电连接。走线层的边缘包括凸起部,凸起部的厚度高于走线层其他部分的厚度。预留层覆盖在凸起部上。根据申请实施例,可以避免形成转接针脚时出现电弧击穿不良。

技术研发人员:刘正德,成学佩,郭强,刘宴岑,石宝宝,张小红,肖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