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85124发布日期:2023-12-25 23:03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通信,涉及但不限于一种控制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安卓与x86混合平板电脑广泛采用在转轴和套筒的机械结构中布设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或电缆来实现二者的电源信号、低速信号和高速信号的互连。

2、二者互连的信号总数较多,在狭小的转轴和套筒空间中要实现一些功能是十分困难的,为了实现设计目标,往往将安卓平板电脑的转轴和套筒的直径做得较大,从而导致产品外观不美观;另一方面对于高速信号而言,在转轴和套筒中布设二十到三十厘米的高速信号线也会带来严峻的信号完整性问题,需要增加信号中继电路,增大设计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和设备。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基于第一操作系统,所述第二设备独立的第二操作系统,所述第二设备可拆卸安装到所述第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响应所述第一设备检测到所述第二设备安装到所述第一设备,控制所述第一设备和/或所述第二设备的控制器:配置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至少一路毫米波通信接口以在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输交互数据;其中,配置所述毫米波通信接口的发送端以第一载波传输第一符号信息,以第二载波传输第二符号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载波与所述第二载波不同,所述第一符号信息与所述第二符号信息不同,所述交互数据通过所述第一符号信息和所述第二符号信息表达。

3、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基于第一操作系统,所述第二设备基于独立的第二操作系统,所述第二设备可拆卸安装到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二设备安装到所述第一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基于至少一路毫米波通信接口传输交互数据;所述第一设备和/或所述第二设备,用于配置所述至少一路毫米波通信接口基于第一载波传输第一符号信息,第二载波传输第二符号信息,所述第一载波与所述第二载波不同,所述第一符号信息与所述第二符号信息不同,所述交互数据通过所述第一符号信息和所述第二符号信息表达。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基于第一操作系统,所述第二设备基于独立的第二操作系统,所述第二设备可拆卸安装到所述第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路毫米波通信接口的接收端包括第一带通滤波器和第二带通滤波器,所述方法还包括:配置所述第一带通滤波器具有第一带通频率,所述第二带通滤波器具有第二带通频率,使得所述第一带通滤波器能够获取所述第一载波传输的第一符号信息,所述第二带通滤波器能够获取所述第二载波传输的所述第二符号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路毫米波通信接口包括第一毫米波通信接口和第二毫米波通信接口,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路毫米波通信接口包括第一毫米波通信接口和第二毫米波通信接口,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交互数据的类型,对于第一类型的交互数据通过第一毫米波通信接口传输,对于第二类型的交互数据通过第二毫米波通信接口传输,所述第一类型的交互数据的传输速率大于所述第二类型的交互数据的传输速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所述加密交互数据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进行调制,得到合成调制载波信号,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至少之一;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路毫米波通信接口包括显示接口dp交互数据传输接口和通用串行总线usb交互数据传输接口。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和设备,应用于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电子设备,第一设备基于第一操作系统,第二设备基于独立的第二操作系统,第二设备可拆卸安装到第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响应第一设备检测到第二设备安装到第一设备,控制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的控制器:配置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至少一路毫米波通信接口以在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传输交互数据;其中,配置所述毫米波通信接口的发送端以第一载波传输第一符号信息,以第二载波传输第二符号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载波与所述第二载波不同,所述第一符号信息与所述第二符号信息不同,所述交互数据通过所述第一符号信息和所述第二符号信息表达。

技术研发人员:杨云涛,周宇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