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跨轨道建造钢箱梁路桥的施工设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63860发布日期:2023-12-21 20:00阅读:38来源:国知局
种跨轨道建造钢箱梁路桥的施工设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路桥建造,尤其是涉及种跨轨道建造钢箱梁路桥的施工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1、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发展迅速,我国的桥梁建设当下在世界的桥梁发展中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交通部鼓励优先建设钢结构桥梁,推广使用耐候钢。交通部2016年印发《关于推进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的指导意见》,在新建的公路桥梁中将推进钢结构桥梁的建设,将钢结构应用到新改建的桥梁中。文中鼓励使用钢结构桥梁,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推广使用耐候钢,降低保养的成本;大力推动桥梁建设的标准化、工业化、装配化,提升桥梁的品质。

2、混凝土桥梁长期以来在我国占据主导地位,法国、日本、美国等国家钢结构桥梁分别占比85%、41%、35%,我国的公路钢结构桥梁截至2015年年底还不足1%,钢结构的自重轻、材质均匀、尤其适用于工厂化制造和装配式施工,推进钢结构桥梁的建设已成为行业内的共识。凝土在桥梁跨径较小时较为经济,跨径较大时钢结构更加经济,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钢结构养护成本更低,更适合推广。

3、桥梁在建造过程中受到地形、成本、线路规划的限制会遇到很多困难。如建钢梁桥时,已有的轨道线路密集,需要跨越道路施工,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影响道路正常的运行,且尽量缩短工期,减少空中吊装的次数,以免带来危险。目前,针对这类施工情形还不存在成熟的设计方法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跨轨道建造钢箱梁路桥的施工设计方法,能够指导路桥建造过程中保证钢箱梁稳定,防止出现倾覆现象,并尽快完成跨轨吊装,缩短占道期限,保证行车安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轨道建造钢箱梁路桥的施工设计方法,步骤如下:

3、s1、地形勘察和数据收集:采集施工现场数据,测量待测桥梁与周围线路的水平间距、纵向间距,确定钢箱梁桥的长度、跨度、角度、桥梁曲线;

4、s2、划分加工分段和吊装分段:根据跨越长度和运输条件对跨越现有轨道的钢箱梁部分进行分段,将钢箱梁分段加工和运输,并尽量减少吊装次数,降低空中拼接工作量,保证起重机械和起吊高度和起吊重量能满足此工况的起重要求;

5、s3、施工时段选择:考虑昼夜温差会对对理论预留的对接空间产生影响,采集现场钢箱梁随气温变化的基本规律,初步确定钢箱梁上跨安装施工的时间,与现有轨道路线允许施工窗口期相互对照,选择对钢箱梁影响小的时间段进行施工;

6、s4、吊装工艺选择:由于施工区域处于狭窄地带,选择履带吊吊机吊装工艺、汽车吊单机吊装工艺、汽车吊双机抬吊工艺、架桥机架设施工工艺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工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吊装;

7、s5、钢箱梁抗倾覆稳定性复核:考察钢箱梁存在倾覆风险的位置,进行抗倾覆稳定性验算,确保其中存在的力矩不会导致边跨钢箱梁发生起翘;

8、s6、临时支墩后锚固梁局部应力验算:跨越现有路段时,非施工窗口期内,钢箱梁节段处于悬挑状态,对临时支墩后锚锚固处要求较高,需进行临时支墩锚固段的受力进行验算,验证临时支墩处的局部应力是否超标;

9、s7、设计安全性高、经济性合理的道路防护棚:针对现有轨道的受影响节段,根据受影响长度设置可移动式轨道防护棚;

10、s8、采用bim建模技术在狭窄区域模拟进行钢箱梁安装:通过bim核心软件autodesk revit2021建模软件和参数化建模方法,完成全桥施工bim信息模型的拼装,通过bim模型演示安装步骤,确定吊机型号、臂长、起吊高度和吊机站位的关键信息,用于指导现场施工。

11、优选的,s5中,使用专业的结构分析软件sap2000、staad.pro、或ansys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拟各种负载情况,包括静态负载、动态负载和温度变化,以评估结构的稳定性。

12、因此,本发明采用上述步骤的一种跨轨道建造钢箱梁路桥的施工设计方法,为钢箱梁路桥的顺利施工提供技术保证,形成一套钢箱梁跨越既有道路和快轨的施工技术,推动钢箱梁施工技术的应用,促进市政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与科技进步。本文的技术方案能够在施工同时保证现有轨道的运行安全,实现建造质量保证、安全可靠、施工高效、费用节省,为建造项目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和安全风险。

13、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跨轨道建造钢箱梁路桥的施工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轨道建造钢箱梁路桥的施工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使用专业的结构分析软件sap2000、staad.pro、或ansys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拟各种负载情况,包括静态负载、动态负载和温度变化,以评估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轨道建造钢箱梁路桥的施工设计方法,步骤如下:S1、地形勘察和数据收集;S2、划分加工分段和吊装分段;S3、施工时段选择;S4、吊装工艺选择;S5、钢箱梁抗倾覆稳定性复核;S6、临时支墩后锚固梁局部应力验算;S7、设计安全性高、经济性合理的道路防护棚;S8、采用BIM建模技术在狭窄区域模拟进行钢箱梁安装。本发明采用上述步骤的一种跨轨道建造钢箱梁路桥的施工设计方法,能够指导路桥建造过程中保证钢箱梁稳定,防止出现倾覆现象,并尽快完成跨轨吊装,缩短占道期限,保证行车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吕小龙,伍树华,程咏春,陈光海,许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