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出行线路的推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74313发布日期:2024-03-01 12:24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出行线路的推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出行线路的推荐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大众化和全球化旅游时代已经到来,出游日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和发展势头最强劲的战略性产业。在我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已经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游客出游时,需要提前对出行区域进行了解,以便于选择喜欢的景点和出行方式进行游玩,且还需要多景点之间的出行路线进行规划,避免迷失方向。但是现有出游规划的方法大多仅限于考虑旅游景点类型以及出行路段的拥堵程度,出游规划考虑的方面并不全面,致使规划得到的出游方案并不能完全符合游客的需求。所以亟需一种全新的出游路线规划方法解决现状。

2、中国专利文献cn115423179a公开了“便捷出行旅游路线规划系统”。采用了便捷出行旅游路线规划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打开移动终端启动gps定位单元获取用户在景点内的具体位置;s2:定位信息收发单元获取gps定位单元信息,并将位置信息发送至人流量监控数据库;s3:移动端获取景点信息数据库信息和人流量监控数据库信息;s4:通过景点信息查询单元查看各景点的数据信息和人流量大小;s5:通过景点选择单元选择感兴趣的景点:s6:旅游路线规划单元对所选景点进行路线规划;s7:将路线规划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s8:gps定位信息显示在规划路线上:s9;gps定位单元与景点内的定位信息收发单元连接,实时显示用户所在位置。但是通过该规划方法获得的出行方案和不同的用户适配度不足,同时也无法充分考虑到实际出行状况进行方案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主要解决原有出行路线规划方案实时性不足、方案实际应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出行线路的推荐方法,本发明在出行路线规划方案前统计用户的消费以及浏览习惯确定用户的兴趣点并进行标记,标记后将不同用户信息纳入集合并进行相似性过滤,便于后续将兴趣相似的用户进行聚集,后续结合用户的出行需求以及出行地点的实时状态进行出行路线和的方案推荐。

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发明步骤包括s1标记用户信息并建立信息集合;

3、s2结合信息集合以及实时状态配置出行路线实现出行线路的推荐。

4、现有的出行方案以及路线规划时,一般仅考虑前往目的地点过程中的交通状况以及此时景区旁边的交通状态,根据以上两点对出行路线进行相应规划。但是上述交通大多只考虑到交通道路的拥堵情况,基于此规划出来的出行方案显然无法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需求,也无法实现规避热门拥堵景点的目的,从而降低了按照此路线出行的人们的出行体验。为了使得规划的出行方案能够更加贴合用户的需求,进一步提升用户按照方案的出行体验,本发明在规划方案前,通过用户的消费浏览习惯对不同用户进行兴趣点进行标记,根据用户标记的兴趣点并结合景点内的人数状态、目的地附近停车场的使用状态、有前往该目的地的人员需求,规划出合适的出行路线方案。按照该方式规划获得的方案能够充分考虑到用户的出行需求、目的点的人员拥挤程度以及相关交通通行状态,满足用户个性化的出行需求的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用户的出行体验。

5、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中信息集合建立的具体步骤为:

6、s11:统计用户消费习惯并进行标记;

7、s12:建立用户集群原始画像;

8、s13:过滤原始画像内非相似用户信息形成信息集合。

9、在用户日常浏览喜欢的景点类型、出行的方式、娱乐方式时,系统根据用户浏览的频率采集获得用户对以上方向的兴趣点情况,通过用户集群原始画像能够快速将具备相同兴趣点的用户集合,同一的集合能够便于后续快速找寻同类兴趣点的用户对于某一景点的前往的期望值,便于后续优化出行方案,避免多个方案前往同一地点的人数过多,降低用户前往该景点的出行体验。由于用户集群原始画像是初步归纳具有相同兴趣的用户,其中包含大量的干扰信息,因此对该集合进行进一步的过滤能够提高该集合用户兴趣点信息的准确性。

10、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1中根据用户往日在系统中的浏览记录和消费记录将用户进行消费习惯归类并标记不同用户的兴趣点。

11、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2中标记完用户兴趣点后初步将相似的用户放入信息集群池中建立起用户集群原始画像,用户集群原始画像包括用户以及对应的兴趣点。

12、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3中结合jaccard系数和余弦相似度针对已经建立的用户集群原始画像进行用户相似度过滤,jaccard系数的计算方式为:

13、其中a和b均为目标用户,余弦相似度计算方式为:

14、

15、其中a和b为商品,x和y为特征向量。通过jaccard系数和余弦相似度两种方式对用户集群原始画像进行用户相似度进行进一步的过滤,能够充分将用户集群原始画像中的干扰信息滤除,提升该集合的信息准确度,该集合信息准确度的提升有利于后续出行方案规划时获得的方案能够规避过多用户前往同一地点造成景点人数饱和度过高以及景点周边交通压力过大,进而降低用户的出行体验,同时也能够确保规划的出行方案能够和1用户有着更高的适配度,更加符合用户的出行需求。

16、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配置出行路线的具体步骤为:

17、s21:用户设置出行需求;

18、s22:根据用户需求生成若干路线推荐方案;

19、s23:监测推荐方案区域内的实时状况基给予用户建议。

20、本发明在规划用户出行路线时,在用户设置相应的出行需求后,除了考虑景点内游客的饱和程度、停车场的使用状态,还会考虑按照改路线行进过程中各种类型的交通工具的使用程度,按照上述考量标准生成若干出行方案供用户选择。实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充分利用现实的实际情况,提高出行方案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21、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1当用户存在出行需求时,根据用户自身需求从出行路线,出行地点,出行时间,出行预算设置出行需求。用户在设置自身需求时可以设置多元化的需求点,丰富用户的需求方向,更多的用户需求点作为用户出行方案的前置条件能够提高出行方案与用户的贴合性。

22、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2中系统根据用户需求结合用户的兴趣点以及当前时段内物联网相关数据生成多套出行路线方案推荐给客户。

23、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3中结合用户群体画像和方案内的区域实时状况对各个路线方案进行评定,评定包括通过景区监测设备对景点人数饱和度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停车场监测设备对停车场车辆饱和进行实时把控度,通过各公共交通实时数据把握公共交通的使用密度和运行状况。为了能够便于出行方案能够更加贴合实际情况,在确定出行地点时,系统通过景区的检测设备对景区若干地点的人数饱和度进行监控测算并获得结果,根据测量点的数据统计结果能够充分反馈出该景点的乘客的出游状态。同理通过监控设备对对景点附近停车场内若干区域的车辆饱和度进行监测能够推测出该景点附近交通出行状态。根据景点内人员饱和度的检测能够充分反馈出该景点内出游的推荐值,而监测该景点附近停车场的饱和程度,除了能够明确前往该景点的推荐值外,还能够在规划路过该景点的路线时,权衡路线的可行性,避免出行路线中因为路过热点景区从而导致花费较多时间在出行路程中。另外借助检测设备能够同步为用户在景点内进行有效的路线导航规划。

24、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3中,除了考虑区域实时状况外,用户对推荐方案的喜好程度同样作为考量推荐方案的合适程度,考量的方式为:

25、

26、式中u为用户,i为目标路线,k代表数量。当系统生成若干出行路线方案后,由于存在多个用户存在前往同一景点的出行计划,但是此时该景点的实时人数饱和度不高的情况,若是仅考虑实际人数状态,势必会造成大量用户在同一时间段拥挤在同以景点的情况,降低用户的出行质量。因此当用户获得规划的出行方案后,系统会同步对该方案进行喜好程度的考量,考量的范围涵盖整个系统中又前往某一目的地的偏好情况,若有过多的用户均有前往某一景点的情况,系统则会对该出行方案的推荐性进行重新衡量,确保方案的实用性。

2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系统根据用户的浏览习惯建立用户集群原始画像用以统计用户的兴趣点,同时在规划用户出行方案时,借助用户集群原始画像能够明确用户的出行兴趣点来提高出行方案与用户的贴合性,还会考虑实时景点饱和程度以及交通使用状态来确保出行路线方案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