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测绘数据动态监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41049发布日期:2023-12-02 01:40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测绘数据动态监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分析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测绘数据动态监管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应用,大数据分析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居民选择移居更适宜生活的城市,便于享受更好的小区、交通、教育以及医疗,为了便于人们选择,需要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城市各方面数据进行分析。

2、传统的对城市进行大数据分析仅对城市居民住宅区面积与绿植覆盖面积进行数据测量与评估,通过居民住宅区面积的大小与绿植覆盖面积来评估该城市是否适宜居住。

3、上述大数据分析城市是否是适宜居住的方法,没有从其他方面综合评估该城市适宜居住的指数,无法对住宅小区入住率、医疗、教育、交通、气候等进行多方面的大数据分析,有利于用户对判断城市是否适宜居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测绘数据动态监管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测绘数据动态监管系统,包括测绘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以及数据评估模块;

3、所述测绘模块用于通过卫星实时获取拍摄地面的影像数据,根据实时卫星影像数据进行城市建筑的三维图像绘制,并根据卫星天气预报系统提供的气温变化数据与降雨数据生成气温波动图与降雨变化图,将城市建筑的三维图像、气温波动图以及降雨变化图传输至数据采集模块;

4、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接收测绘模块传输的气温波动图、降雨变化图以及城市建筑的三维图,提取气温波动图、降雨变化图以及城市建筑的三维图中相关数据,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城市建设单元、气温变化单元、以及降雨变化单元;

5、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数据采集模块传输的相关数据,包括城市建设系数单元、气温变化系数单元以及降雨变化系数单元;

6、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接收数据处理模块传输的城市建设系数、气温变化系数以及降雨变化系数,并将城市建设系数、气温变化系数以及降雨变化系数导入城市居住指数公式中,得到城市居住指数,并将城市居住指数传输至数据评估模块;

7、所述数据评估模块用于接收数据分析模块传输的城市居住指数,并将指数与预设阈值进行对比,若所得城市居住指数大于预设阈值,则该城市较适宜居住,若所得城市居住指数小于预设阈值,则该城市不适于居住;。

8、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中城市建筑三维图中的相关数据包括住宅数据、购物数据、交通数据、教育数据以及卫生数据。

9、优选的,所述住宅数据包括小区数量、小区规模及住户数量,所述购物数据包括超市数量及商场数量,所述交通数据包括地铁轨道数、地面道路数以及高铁站数量,所述教育数据包括小学数量、中学数量以及大学数量,所述卫生数据包括医院数量及医院规模。

10、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中气温波动图中的相关数据包括近一个月最高温度、最高温度持续时间、最低温度以及最低温度持续时间。

11、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中降雨变化图中的相关数据包括近一个月最高降雨量、最高降雨量持续时间、最低降雨量以及最低降雨量持续时间。

12、优选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中城市建设系数单元用于接收数据采集模块中城市建设单元传输的城市建筑三维图中的相关数据,并将城市建筑三维图中的相关数据导入城市建设系数公式中,得到城市建设系数,并传输至数据分析模块;

13、所述气温变化系数单元用于接收数据采集模块中气温变化单元传输的气温波动图中的相关数据,并将气温波动图中的相关数据导入气温变化系数公式中,得到气温变化系数,并传输至数据分析模块;

14、所述降雨变化系数单元用于接受数据采集模块中降雨变化单元传输的降雨变化图中的相关数据,并将降雨变化图中的相关数据导入降雨变化系数公式中,得到降雨变化系数,并传输至数据分析模块。

15、优选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中城市建设系数计算步骤如下:

16、步骤一:接收数据采集模块中城市建设单元传输的城市建筑三维图中的相关数据;

17、步骤二:通过小区数量、小区规模及住户数量得到住宅系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为住宅系数,表示为小区数量,表示为小区规模,表示为住户数量,w为设定常数;

18、步骤三:通过超市数量及商场数量得到购物系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为购物系数,表示为超市数量,表示为商场数量,w为设定常数;

19、步骤四:通过地铁轨道数、地面道路数及高铁站数量得到交通系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为交通系数,表示为地铁轨道数,表示为地面道路数,表示为高铁站数量,w为设定常数;

20、步骤五:通过小学数量、中学数量及大学数量得到教育系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为教育系数,表示为小学数量,表示为中学数量,表示为大学数量,w为设定常数;

21、步骤六:通过医院数量及医院规模得到卫生系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为卫生系数,表示为医院数量,表示为医院规模,w为设定常数;

22、步骤七:通过住宅系数、购物系数、交通系数、教育系数以及卫生系数得到城市建设系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b表示为城市建设系数。

23、优选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中气温变化系数计算步骤如下:

24、步骤1:接收数据采集模块中气温变化系数单元传输的气温波动图中的相关数据;

25、步骤2:通过近一个月最高温度、最高温度持续时间、最低温度以及最低温度持续时间得到温度变化系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t表示温度变化系数,tmax表示为最高温度,t1表示为最高温度持续时间,tmin表示为最低温度,t1表示为最低温度持续时间。

26、优选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中降雨变化系数计算步骤如下:

27、y1:接收数据采集模块中降雨变化系数单元传输的降雨变化图中的相关数据;

28、y2:通过近一个月最高降雨量、最高降雨量持续时间、最低降雨量以及最低降雨量持续时间得到降雨变化系数,其计算公式为,其中r表示降雨变化系数,rmax表示为最高降雨量,t3表示为最高降雨量持续时间,rmin表示为最低降雨量,t4表示为最低降雨量持续时间。

29、优选的,所述城市居住指数计算步骤如下:

30、z1:接收数据处理模块传输的城市建设系数、温度变化系数及降雨变化系数;

31、z2:通过城市建设系数、温度变化系数及降雨变化系数得到城市居住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32、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33、本发明通过设有测绘模块对城市建筑的三维图、气温波动图以及降雨变化图进行绘制,方便后续数据的提取,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分别获取气温波动图、降雨变化图以及城市建筑的三维图中相关数据,保障了后续进行数据分析时数据的准确性,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分别对采集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数据分析模块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有效实现对数据的动态监管,通过数据评估模块对综合分析的结果进行评估,有利于用户对判断城市是否适宜居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