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量刑情节的宣告刑预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17916发布日期:2024-02-09 13:09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量刑情节的宣告刑预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涉及司法智能领域中的量刑情节抽取技术、刑期预测,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量刑情节的宣告刑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1、自从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订以来,认罪认罚量刑从宽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大量应用,对于量刑的精准化、智能化、规范化带来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司法机关工作者改变固有思维方式、办案方法等,从根源上解决矛盾问题。目前各地检查机关开始着手对于“智能量刑”的有序推进,但目前关于人工智能介入智能量刑的司法逻辑暂未统一,理论界和务实界存在较大争议。虽然智能量刑机制能够依托大数据、深度学习算法等得到量刑建议,但人工智能的介入无可避免算法歧视、模型黑箱问题。

2、目前的智能量刑系统主要基于海量裁判文书数据,给定案情描述和罪名,预测量刑区间。常用以卷积神经网络等分类算法或极端梯度提升树等回归模型为基础,利用概率统计知识对司法大数据进行分类,并通过可视化的图谱展示量刑规律。但由于法律知识和模型算法的割裂性,这种体系在系统整合上存在脱节现象,同时数据标准的多样化难以避免量刑预测的不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量刑情节的宣告刑预测方法。

2、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量刑情节的宣告刑预测方法,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4、步骤1,构建量刑情节标签体系,包含通用量刑情节及盗窃类案件专用量刑情节;;

5、步骤2,量刑情节抽取及界定,通过基于bert和特征过程的信息抽取技术抽取文书中的通用量刑情节及专用量刑情节,并按照量刑的基本方法进行量刑情节界定,用于后续的演绎推理式刑期计算工作;

6、步骤3,事实界定,通过特征工程对裁判文书进行事实界定,包括基本信息事实、犯罪情节事实及态度表现事实,用于后续的多通道bert机制刑期预测工作;

7、步骤4,演绎推理式刑期计算,采用演绎推理模式进行宣告刑期计算,基于量刑起点-情节得到量刑起点,基于量刑起点和基准刑-情节得到基准刑,基于基准刑和调节基准刑-情节得到调节基准刑,基于调节基准刑和法定刑确定宣告刑,得到演绎推理式拟定宣告刑;

8、步骤5,多通道bert机制刑期预测,基于多通道bert机制进行刑期预测,并通过法定刑进行量刑区间纠偏,得到多通道bert机制拟定宣告刑;

9、步骤6,多模型联合决策宣告刑确定,基于演绎推理式刑期计算得到的拟定宣告刑及多通道bert机制得到的拟定宣告刑进行联合决策确定宣告刑。

10、作为本发明一种基于量刑情节的宣告刑预测方法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在步骤1中:量刑情节是人民法院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前提下,对其裁量刑罚所依据的一切事实;量刑情节分为纯粹的量刑证据和定罪量刑混合证据两类:

11、纯粹的量刑证据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前的一贯表现、前科、累犯等相关事实,以及犯罪后坦白、自首、赔偿谅解相关情节;

12、定罪量刑混合证据包括犯罪主体的身份、年龄、身体精神状况、犯罪手段、金额、是否主从犯相关情节;

13、定罪量刑混合证据同时影响着定罪与量刑;

14、基于量刑建议的客观公正、宽严相济原则,严格以事实为依据,在综合考虑案件各类情节的基础上,基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构建通用量刑情节及专用量刑情节标签体系。

15、作为本发明一种基于量刑情节的宣告刑预测方法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在步骤2中,通过信息抽取技术抽取文书中的通用量刑情节及专用量刑情节,并按照量刑的基本方法进行量刑情节界定:包括量刑步骤界定及量刑建议界定;

16、其中,量刑步骤界定包含量刑起点情节、基准刑情节、调节基准刑情节、法定刑情节;

17、量刑建议界定包含法定从重、法定从轻、减轻或免除、酌定从重、酌定从轻;

18、步骤2.1,量刑情节抽取:对于各类案件均有涉及的调节基准刑-情节,将其作为多标签分类任务通过bert模型进行通用量刑情节;

19、对于各类案件专用的量刑情节包含盗窃次数、入户、携带凶器,以及总涉案金额、涉案次数其它相关情节,通过构建特征过程进行识别;

20、在进行通用量刑情节识别时,以句子为单位进行划分,使用该句所含的调节基准刑-情节作为标签;

21、步骤2.2,量刑步骤界定:量刑时,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依次确定量刑起点、基准刑和宣告刑;对于抽取到的各类量刑情节进行量刑步骤界定,按照影响范围将其划分为:量刑起点-情节、基准刑-情节、调节基准刑-情节及法定刑情节;

22、步骤2.3,量刑建议界定:在对基准刑进行调节时,不同的量刑情节对应不同的调节幅度,主要有法定从重、法定从轻、减轻或免除、酌定从重、酌定从轻;维护各类量刑情节与量刑步骤和建议的知识库,基于抽取的量刑情节进行量刑步骤界定及量刑建议界定。

23、作为本发明一种基于量刑情节的宣告刑预测方法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在步骤3中,本基于特征工程技术将半结构化裁判文书分为4个部分:当事人基本信息、犯罪情节、态度表现及法院判决结果;对于裁判文书进行事实界定:基本信息事实、犯罪情节事实及态度表现事实。

24、作为本发明一种基于量刑情节的宣告刑预测方法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在步骤4中,基于基于抽取的各类量刑情节进行演绎推理式刑期计算,具体包含如下步骤;

25、步骤4.1,量刑起点计算:根据基本犯罪构成事实在相应的法定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基本犯罪构成事实来自步骤2.1中抽取到的量刑起点-情节;维护各类案件量刑起点的映射知识库,基于案件类型和抽取的量刑起点-情节进行量刑起点映射;

26、步骤4.2,基准刑期计算:根据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数额、犯罪次数、犯罪后果犯罪事实,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维护各类案件基准刑期计算的映射知识库,基于量刑起点和基准刑-情节进行增加刑罚量计算,其中impbase为基准刑,impstart量刑起点,i为基准刑-情节个数,ki为情节i的调节个数,addi为情节i的增加刑罚量;

27、步骤4.3,调节基准刑:基于抽取到的各调节基准刑-情节,对于基准刑进行调节;在基准刑调节时,包含以下2种情况:

28、一、具有单个调节基准刑-情节的,根据调节比例直接调节基准刑;

29、二、具有多个调节基准刑-情节的,根据各个量刑情节的调节比例,采用同向相加、逆向相减的方法调节基准刑;具有未成年人犯罪、老年人犯罪、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防卫过当、避险过当、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等量刑情节的,先适用该量刑情节对基准刑进行调节,在此基础上,再适用其他量刑情节进行调节;

30、步骤4.4,宣告刑期计算:基于法定刑及调节基准刑进行宣告刑确定;调节基准刑在法定刑幅度内,直接确定为宣告刑;具有应当减轻处罚情节的,依法在法定最低刑以下确定宣告刑,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确定宣告刑;调节基准刑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直接确定为宣告刑;只有从轻处罚情节的,依法确定法定最低刑为宣告刑;调节基准刑在法定最高刑以上的,依法确定法定最高刑为宣告刑。

31、作为本发明一种基于量刑情节的宣告刑预测方法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在步骤5中,基于多通道bert机制进行刑期预测,具体包含如下步骤:

32、步骤5.1,量刑区间划分:由于个案单罪的有期徒刑区间为6个月-15年,基于量刑区间分布针对单人单罪类案件进行量刑区间划分,共划分为20个类别;

33、步骤5.2,特征编码层:在多通道bert机制刑期预测模块引入了多通道模式和bert中文预训练模型,将被告人基本信息、犯罪情节和态度表现三类文本输入bert模型中用于生成三类文本的向量表示,包括基本信息向量dp,犯罪情节向量df和态度表现向量da;在多通道模式下各类输入信息通过单独的编码器能够更好地学习深层特征、表征输入信息,提升模型预测的准确性;

34、步骤5.3,输出层:将dp、df和da进行线性拼接得到的总向量dt输入到softmax分类器中,dt=[dp,df,da];softmax分类器根据不同量刑区间的概率分布pt得到该案件的刑期预测结果,p=softmax(wpdt+bp);由于刑期预测为多分类任务,概率最大的量刑区间即为刑期预测结果;

35、步骤5.4,量刑区间纠偏:由于不同类型案件的法定刑区间划分不同,而特定类型案件的区间划分需依据该案件类型的法定刑,对于刑期预测的结果在法定刑的基础上进行量刑区间纠偏:

36、刑期预测结果在法定刑幅度内,可直接确定为宣告刑;

37、具有应当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依法在法定最低刑以下确定宣告刑,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确定宣告刑;

38、刑期预测结果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直接确定为宣告刑;只有从轻处罚情节的,可以依法确定法定最低刑为宣告刑;

39、刑期预测结果在法定最高刑以上的,依法确定法定最高刑为宣告刑。

40、作为本发明一种基于量刑情节的宣告刑预测方法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在步骤6中,基于多模型联合决策进行宣告刑确定,通过特定样例分析得到的宣告刑确定方法:

41、步骤6.1,当演绎推理式得到的拟定宣告刑与多通道bert模式得到的拟定宣告刑存在包含关系时,取区间较小的拟定宣告刑输出;存在交集时,取交集输出;

42、步骤6.2,当案情描述为常见罪名类型时,取演绎推理式拟定宣告刑输出;为少样本罪名类型时,取多通道bert模式拟定宣告刑输出。

43、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44、本发明一种基于量刑情节的宣告刑预测方法,通过构建量刑情节体系,提升了量刑体系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通过演绎推理模式进行刑期计算,采用三段论表达法律法规、事实和量刑时的逻辑联系,使量刑过程可视化;通过多通道机制进行刑期预测,有效补充了少样本罪名标签体系构建不完善的短板;最后联合演绎推理模式得到的拟定宣告刑及多通道模式得到的拟定宣告刑进行宣告刑确定。使得整个发明结合法律规范的解释、案件的具体情况以及当事人的特殊性分析,通过分析和权衡,作出尽可能合理公正的量刑建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