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51517发布日期:2024-02-26 17:06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软件开发,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数据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在软件开发中,接口或方法的数据前后处理对于确保数据安全性、完整性和一致性至关重要。然而,在现有系统中,这些前后处理逻辑常常分散在各个代码段中,导致代码重复、难以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处理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代码重复、难以维护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包括中间件、前处理模块及后处理模块;其中:

4、所述前处理模块,用于:提供在数据进入接口方法之前、对数据进行相应前处理的各项前处理操作逻辑;

5、所述后处理模块,用于:提供在数据离开接口方法之后、对数据进行相应后处理的各项后处理操作逻辑;

6、所述中间件,用于:在数据进入接口方法之前和/或离开接口方法之后,调用并执行相应的前处理操作逻辑和/或后处理操作逻辑,对数据进行前处理和/或后处理。

7、优选的,所述前处理模块还用于:配置前处理调用信息,所述前处理调用信息包括所述接口方法与所述前处理操作逻辑之间的对应关系;

8、所述后处理模块还用于:配置后处理调用信息,所述后处理调用信息包括所述接口方法与所述后处理操作逻辑之间的对应关系;

9、所述中间件具体用于:基于所述前处理调用信息和/或所述后处理调用信息,调用并执行与当前的接口方法对应的前处理操作逻辑和/或后处理操作逻辑,对数据进行前处理和/或后处理。

10、优选的,所述前处理模块还用于:动态加载能够实现相应前处理操作逻辑的插件,以扩展所述前处理模块能够实现的前处理操作逻辑;

11、所述后处理模块还用于:动态加载能够实现相应后处理操作逻辑的插件,以扩展所述后处理模块能够实现的后处理操作逻辑。

12、优选的,所述前处理操作逻辑及所述后处理逻辑分别被封装为相应的类或函数。

13、优选的,所述前处理调用信息还包括与所述接口方法对应的多个前处理操作逻辑的执行顺序,所述后处理调用信息还包括与所述接口方法对应的多个后处理操作逻辑的执行顺序;

14、所述中间件具体用于:基于所述前处理调用信息和/或所述后处理调用信息,按照相应执行顺序、调用并执行与当前的接口方法对应的多个前处理操作逻辑和/或多个后处理操作逻辑,对数据进行前处理和/或后处理。

15、优选的,所述中间件还用于:在调用任意的接口方法之前及之后,判断数据在进入该任意的接口方法之前及离开该任意的接口方法之后,是否需要对数据进行前处理及后处理,如果需要前处理和/或后处理,则执行调用前处理操作逻辑和/或后处理操作逻辑的步骤,否则,直接调用该任意的接口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16、优选的,所述中间件具体用于:检查缓存中是否存在与任意的接口方法对应的数据值,如果存在,则确定需要对数据进行前处理和/或后处理;其中,所述数据值为预先将前处理模块及后处理模块的业务代码序列转换得到的。

17、优选的,所述中间件还用于:如果缓存中不存在与任意的接口方法对应的数据值,则到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与该任意的接口方法对应的数据值,如果存在,则确定需要对数据进行前处理和/或后处理,并将查询到的数据值保存至缓存中。

1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包括中间件、前处理模块及后处理模块;其中:所述前处理模块,用于提供在数据进入接口方法之前、对数据进行相应前处理的各项前处理操作逻辑;所述后处理模块,用于提供在数据离开接口方法之后、对数据进行相应后处理的各项后处理操作逻辑;所述中间件,用于在数据进入接口方法之前和/或离开接口方法之后,调用并执行相应的前处理操作逻辑和/或后处理操作逻辑,对数据进行前处理和/或后处理。本发明的数据处理系统包括中间件、前处理模块及后处理模块,前处理模块提供数据进入接口方法前、对数据进行前处理的各项前处理操作逻辑,后处理模块提供数据离开接口方法后、对数据进行后处理的各项后处理操作逻辑,中间件调用前处理模块中的前处理操作逻辑和/或后处理模块中的后处理操作逻辑,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前处理和/或后处理。可见,本数据处理系统将前处理操作逻辑及后处理操作逻辑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处理模块中,在需要进行接口方法的数据前后处理时,直接调用相应处理模块中的处理操作逻辑即可,因此本发明利用一份操作逻辑即可实现不同接口方法的数据前后处理,且存储于相应的处理模块中便于统一管理,明显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将前后处理逻辑分散在各个代码段中,而是无需重复代码,且便于维护。



技术特征:

1.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件、前处理模块及后处理模块;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模块还用于:配置前处理调用信息,所述前处理调用信息包括所述接口方法与所述前处理操作逻辑之间的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模块还用于:动态加载能够实现相应前处理操作逻辑的插件,以扩展所述前处理模块能够实现的前处理操作逻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操作逻辑及所述后处理逻辑分别被封装为相应的类或函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调用信息还包括与所述接口方法对应的多个前处理操作逻辑的执行顺序,所述后处理调用信息还包括与所述接口方法对应的多个后处理操作逻辑的执行顺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还用于:在调用任意的接口方法之前及之后,判断数据在进入该任意的接口方法之前及离开该任意的接口方法之后,是否需要对数据进行前处理及后处理,如果需要前处理和/或后处理,则执行调用前处理操作逻辑和/或后处理操作逻辑的步骤,否则,直接调用该任意的接口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具体用于:检查缓存中是否存在与任意的接口方法对应的数据值,如果存在,则确定需要对数据进行前处理和/或后处理;其中,所述数据值为预先将前处理模块及后处理模块的业务代码序列转换得到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还用于:如果缓存中不存在与任意的接口方法对应的数据值,则到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与该任意的接口方法对应的数据值,如果存在,则确定需要对数据进行前处理和/或后处理,并将查询到的数据值保存至缓存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包括中间件、前处理模块及后处理模块;其中:所述前处理模块,用于提供在数据进入接口方法之前、对数据进行相应前处理的各项前处理操作逻辑;所述后处理模块,用于提供在数据离开接口方法之后、对数据进行相应后处理的各项后处理操作逻辑;所述中间件,用于在数据进入接口方法之前和/或离开接口方法之后,调用并执行相应的前处理操作逻辑和/或后处理操作逻辑,对数据进行前处理和/或后处理。因此本发明利用一份操作逻辑即可实现不同接口方法的数据前后处理,且存储于相应的处理模块中便于统一管理,明显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将前后处理逻辑分散在各个代码段中,而是无需重复代码,且便于维护。

技术研发人员:陈远明,陈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轩田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