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监管数据标准校验报送数据及报送文件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26558发布日期:2024-02-22 21:39阅读: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监管数据标准校验报送数据及报送文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监管数据标准的工作通知的下发,相关部门对各保险公司报送数据及文件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了通报,各保险公司保证报送数据及报送文件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各保险公司目前对于报送数据及报送文件通常采用人工抽样校验的方法。

2、现有技术中人工校验的方法存在以下弊端:

3、1、人工抽样校验难以覆盖所有的报送数据及报送文件,耗费大量人力,效率低下;

4、2、人工抽样校验难以及时发现不符合监管规范的报送数据及报送文件,准确率低下,不利于有效提升报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监管数据标准校验报送数据及报送文件的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监管数据标准校验报送数据及报送文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获取报送数据并保存到数据库中;

5、获取企业中所有待验收的报送数据;

6、所述报送数据包括公共信息数据、客户信息数据、产品信息数据、承保信息数据、收付费信息数据、理赔信息数据、关联交易信息数据等;

7、将获取的报送数据保存到数据库对应的报送数据表中;

8、所述报送数据表包括报送数据表名称、报送数据,报送数据表中每条报送数据都对应一个流水号,所述流水号唯一且连续。

9、s2:验证报送数据;

10、对采集到的报送数据进行验证;

11、所述验证包括数据格式验证和数据一致性验证;

12、包括如下子步骤:

13、s21:对报送数据进行数据格式验证;

14、包括如下子步骤:

15、s211:对报送数据进行非空验证;

16、通过isnull函数对报送数据进行非空验证,判断报送数据表中是否存在监管数据标准中规定的不允许为空的报送数据;

17、如果报送数据中不存在空数据,则对报送数据进行格式验证;

18、如果报送数据中存在空数据,研发人员核查原因并在报送数据表中进行修改,对修改后的数据再次验证,直至不存在空数据,则对报送数据进行格式验证;

19、s212:对报送数据进行格式验证;

20、事先将符合监管数据标准化的报送数据格式校验表导入数据库中;

21、所述报送数据格式校验表中包含各个数据对应的范围、数据格式;

22、通过if-else函数判断报送数据表中各个报送数据是否在报送数据格式校验表规定的范围内;

23、如果所有报送数据都在报送数据格式校验表规定的范围内,对报送数据进行脱敏验证;

24、如果报送数据表中存在不在报送数据格式校验表规定的范围内的报送数据,研发人员核查原因并在报送数据表中进行修改,对修改后的报送数据再次验证,直至所有报送数据都在报送数据格式校验表规定的范围内,则对报送数据进行脱敏验证;

25、s213:对报送数据进行脱敏验证;

26、判断报送数据中是否存在敏感数据;如果存在,则创建报送数据表副本;所述报送数据表副本是对报送数据表的拷贝;

27、并对报送数据表副本中的敏感数据进行脱敏处理,处理完成后,记报送数据表副本为脱敏报送数据表;所述脱敏报送数据表包括脱敏报送数据表名称、脱敏后的报送数据;

28、通过if-else函数判断脱敏报送数据表中的报送数据是否符合数据格式校验表中规定的数据格式;如果所有报送数据都符合数据格式校验表中规定的数据格式,则对报送数据进行数据一致性验证;

29、如果报送数据中存在不符合数据格式校验表中规定数据格式的报送数据,研发人员核查原因并在脱敏报送数据表中进行修改,对修改后的数据再次验证,直至所有报送数据都符合数据格式校验表中规定的数据格式,则对报送数据进行数据一致性验证;

30、s22:对报送数据进行数据一致性验证;

31、包括如下子步骤:

32、s221:获取源端数据;

33、从企业源端系统中获取报送数据所对应的源端数据;

34、所述源端数据是指保存在源端系统中符合监管数据标准化的数据;

35、s222:比较报送数据一致性;

36、将报送数据表中的报送数据与源端数据进行比较;

37、通过equal函数判断报送数据表中的报送数据与获取的源端数据是否一致;如果一致,通过数据处理工具将脱敏报送数据表中的报送数据根据监管数据标准规定的文件格式生成报送文件;

38、如果不一致,研发人员核查原因并在报送数据表中进行修改,对修改后的数据再次验证,直至报送数据表中的报送数据与获取的源端数据一致;

39、s3:验证报送文件;

40、通过数据处理工具将脱敏报送数据表中的报送数据根据监管数据标准规定的文件格式生成报送文件以及报送文件对应的日志文件;

41、所述报送文件包含文件名、文件大小、文件流水号等信息;

42、所述文件名的命名规则为:归属机构代码-表名;

43、所述归属机构代码为报送数据表所对应的归属机构代码;

44、所述表名为对应的脱敏报送数据表的名称;

45、所述报送文件对应的日志文件中包含文件名、文件大小等;

46、对生成的报送文件进行验证,包括如下子步骤:

47、s31:将报送文件与数据库中的报送数据表进行对比;

48、通过max函数获取报送数据表中最大流水号,通过min函数获取报送数据表中最小流水号;

49、通过grep命令判断报送数据表中的最大流水号和最小流水号是否在报送文件中存在;

50、通过count函数根据流水号计算报送数据表中的数据行数,通过wc命令获取报送文件中的数据行数;通过equal函数比较报送文件的数据行数与报送数据表中的数据行数是否一致;

51、如果报送数据表中的最大流水号、最小流水号都存在于报送数据文件中,同时,报送数据表和报送文件中的数据行数相同,则进行文件日志验证;

52、否则,研发人员核查报送文件并修改,重新生成报送文件,直至报送数据表中最大流水号、最小流水号都存在于报送文件中并且报送数据表中的数据行数与报送文件中一致,则进行文件日志验证;

53、通过对最大流水号、最小流水号、数据行数进行比较,防止生成的报送文件不完整,同时只取最大流水号、最小流水号、数据行数进行对比,避免了报送文件行数太大,逐行比较消耗大量时间、影响报送时效的问题;

54、s32:日志文件验证;

55、将报送文件的文件名、文件大小等信息分别与日志文件中的对应信息进行比较,如果完全一致,则进行报送文件内容验证;如果不一致,则研发人员核查报送文件并修改,重新生成报送文件,直至一致,则进行报送文件内容验证;

56、s33:对报送文件进行内容验证;

57、包括如下子步骤:

58、s331:非空验证;

59、再次对报送文件进行非空验证,判断报送数据表中是否存在监管数据标准中规定的不允许为空的报送数据;

60、如果不存在空数据,则进行归属机构验证;

61、如果有空数据,则研发人员核查报送文件并修改,重新生成报送文件,直至一致,则进行归属机构验证;

62、通过再次对报送文件进行非空验证,防止生成的报送文件遗漏数据;

63、s332:归属机构验证;

64、根据报送文件对应文件名中归属机构代码验证报送文件是否在监管数据标准中规定的归属机构中,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4;

65、如果不是,则研发人员核查报送文件并修改,重新生成报送文件,直至一致,并进入步骤s4。

66、s4:将报送文件进行报送;

67、根据监管数据标准对报送文件进行报送。

6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69、本发明提出的基于监管数据标准校验报送数据及报送文件的方法,通过计算机检验和人工核查相结合,能够覆盖所有的报送数据及报送文件,节约人力,提高效率;

70、能够及时发现不符合监管规范的报送数据及报送文件,对于有问题的报送数据以及文件能够实时调整,提高报送数据及报送文件校验的准确率,有利于有效提升报送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