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保险风险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储存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98096发布日期:2024-01-23 12:21阅读:20来源:国知局
船舶保险风险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储存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海上船舶风险识别,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船舶保险风险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储存介质。


背景技术:

1、船舶保险是以船舶及其附属品为保险标的的保险业务,船舶保险主要以承保船舶水上风险为限,为船舶在航行或停泊期间因意外事故或水上灾难造成船舶的损失提供保障。在正常风浪引起船舶的自然耗损不在船舶保险责任范围之内。另外,船舶保险所承担的风险相对集中,且损失金额大。由于船舶自动化能力增强,高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船舶所面临的风险也就越来越集中。一旦发生海难事故,损失巨大,少则数十万元,多则几百万或上千万元。因此,在承保前对待承保船舶进行潜在风险识别和优质客户选择并制订费率标准至关重要。

2、目前,在对不同船舶进行保险的时候,通常需要人工来查找相关资料来判定待承保船舶的风险情况,这样就增加了人工成本,且效率低。

3、因此,为了提高待承保船舶的风险识别效率,发明一种船舶保险风险识别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解决或改善现有技术中人工来查找相关资料来判定待承保船舶的风险情况,增加了人工成本,且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船舶保险风险识别方法。

3、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船舶保险风险识别装置。

4、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5、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可读储存介质。

6、本发明提供的船舶保险风险识别方法,用于船舶保险风险识别装置,船舶保险风险识别方法包括:获取船舶档案信息;判断船舶档案信息中是否包括待承保船舶的检验信息;在船舶档案信息中包括检验信息时,从船舶档案信息中提取待承保船舶的缺陷信息和滞留信息;基于缺陷信息判断待承保船舶是否存在目标缺陷项,且基于滞留信息判断待承保船舶的滞留率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并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基于事故数据库,判断待承保船舶是否发生过事故,得到第二判断结果;基于异常行为数据库,判断待承保船舶是否发生过异常行为,得到第三判断结果;基于第一判断结果、第二判断结果、第三判断结果确定待承保船舶的风险级别。

7、本发明提供的船舶保险风险识别方法,先获取船舶档案信息;判断船舶档案信息中是否包括待承保船舶的检验信息,其中,检验信息包括船级社检验证书,在待承保船舶不具有检验信息的情况下,直接将该待承保船舶确定为不予承保的船舶。在待承保船舶具有检验信息的情况下,从船舶档案信息中提取待承保船舶的缺陷信息和滞留信息;其中,缺陷信息包括缺陷种类,检查时间等,滞留信息包括滞留地点,滞留时间等。可选地,先从船舶档案中提取psc(port state control,港口国监督检查)检查记录单,然后从psc检查记录单提取出缺陷信息和滞留信息,然后基于缺陷信息判断待承保船舶是否存在目标缺陷项,且基于滞留信息判断待承保船舶的滞留率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并得到第一判断结果;然后基于事故数据库判断待承保船舶是否发生过事故,得到第二判断结果;再基于异常行为数据库判断待承保船舶是否发生过异常行为,得到第三判断结果;最后基于第一判断结果、第二判断结果、第三判断结果对待承保船舶的风险进行识别。本发明能够对待承保船舶进行风险分类,为不同客户制定差异化的费率标准提供可靠的依据,此外还无需人工参与,节省了人工成本,避免因人为判断带来的损失。

8、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基于第一判断结果、第二判断结果、第三判断结果对待承保船舶的风险进行识别的步骤包括:在第一预设条件、第二预设条件、第三预设条件均不满足的情况下,确定待承保船舶为无风险船舶;在第一预设条件、第二预设条件、第三预设条件满足一个的情况下,确定待承保船舶为风险船舶,且确定风险等级为一级风险;在第一预设条件、第二预设条件、第三预设条件满足二个的情况下,确定待承保船舶为风险船舶,且确定风险等级为二级风险;在第一预设条件、第二预设条件、第三预设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确定待承保船舶为风险船舶,且确定风险等级为三级风险;其中,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待承保船舶存在目标缺陷项或待承保船舶的滞留率大于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待承保船舶发生过事故,第三预设条件包括待承保船舶发生过异常行为。

9、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对待承保船舶的风险进行识别时,判断待承保船舶满足三个预设条件中的几个,若均不满足,说明待承保船舶为无风险船舶,若满足三个预设条件中的一个,说明待承保船舶为一级风险,也即低风险船舶,若满足三个预设条件中的二个,说明待承保船舶为二级风险,也即中风险船舶,若三个预设条件均满足,说明待承保船舶为三级风险,也即高风险船舶。

10、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基于缺陷信息判断待承保船舶是否存在目标缺陷项的步骤具体包括:基于缺陷信息,提取出待承保船舶的缺陷项;判断待承保船舶的缺陷项是否包括目标缺陷项;在待承保船舶的缺陷项包括目标缺陷项的情况下,确定待承保船舶存在目标缺陷项。

11、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判断待承保船舶是否存在目标缺陷项的步骤中,先基于缺陷信息提取出待承保船舶的所有缺陷项,如果提取的所有缺陷项中包含目标缺陷项,则确定待承保船舶存在目标缺陷项。其中,目标缺陷项是基于需求设置的,也即对船舶承保有影响的缺陷项设为目标缺陷项,例如主机机身漏油;对船舶承保没有影响的设为非目标缺陷项,例如排烟系统不达标,因为排烟系统不达标通常情况下并不会给船舶带来实际上的损失,因此,这些非目标缺陷项并不作为判断待承保船舶是否存在缺陷的标准。本发明只有当待承保船舶存在对承保有较大影响的目标缺陷项,才认为待承保船舶存在缺陷,这样就提高了识别的精准率。

12、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目标缺陷项包括如下缺陷中的至少一种:主机机身漏油、燃油漏油报警装置损坏、舱盖密封不严、道门密封不严、通风筒密封不严、消防管路漏水、防火风闸无法关闭、救生艇释放装置的操作手柄不能复位。

13、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第一预设值大于等于5%,且小于等于10%。例如,第一预设值等于7%。

14、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基于异常行为数据库,判断待承保船舶是否发生过异常行为的步骤具体包括:从异常行为数据库中提取出待承保船舶的异常信息;判断异常信息是否包括目标异常信息;在异常信息包括目标异常信息的情况下,判断待承保船舶发生过异常行为。

15、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判断待承保船舶是否发生过异常行为时,从异常行为数据库中提取出待承保船舶的异常信息,判断异常信息是否包括目标异常信息,目标异常信息也即对船舶承保有较大影响的异常信息,例如异常航速,在异常信息包括目标异常信息的情况下,判断待承保船舶发生过异常行为。本发明并不是只要待承保船舶存在异常信息就认为待承保船舶存在异常行为,而是只有当待承保船舶存在对承保有较大影响的目标异常信息时,才认为待承保船舶存在异常行为,这样就提高了识别的精准率。

16、在一些技术方案中,可选地,目标异常信息包括如下行为中的至少一种:异常搭靠、异常折返、异常徘徊、异常滞留、信号隐匿、套牌行为、经停风险区、异常航速。

17、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船舶保险风险识别装置,包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船舶档案信息;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船舶档案信息中是否包括待承保船舶的检验信息;在待承保船舶具有检验信息的情况下,信息获取模块还用于,从船舶档案中提取待承保船舶的缺陷信息和滞留信息;判断模块还用于,基于缺陷信息判断待承保船舶是否存在目标缺陷项,且基于滞留信息判断待承保船舶的滞留率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并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判断模块还用于,基于事故数据库,判断待承保船舶是否发生过事故,得到第二判断结果;判断模块还用于,基于异常行为数据库,判断待承保船舶是否发生过异常行为,得到第三判断结果;确认模块,用于基于第一判断结果、第二判断结果、第三判断结果对待承保船舶的风险进行识别。

18、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储存器和处理器,储存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本技术第一方面任一项技术方案提供的船舶保险风险识别方法。

19、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储存介质,可读储存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处理器执行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本技术第一方面任一项技术方案提供的船舶保险风险识别方法。

20、根据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