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模型的审批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12281发布日期:2024-02-09 13:01阅读:17来源:国知局
数据模型的审批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数据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模型的审批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数据模型是数据特征的抽象,它为数据库系统的信息表示与操作提供了一个抽象的框架。数据模型精确标准的定义为数据提供了一个规范的结构,这种比较精确化的结构和约束成为数据存储和操作的一层基本结构保障,极大地减少了数据存储和操作时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在数据管理中,数据模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目前,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计算机根据数据模型的目标要求,基于目标数据进行数据建模,得到数据模型以实现数据管理。

3、然而,现有技术这种方法缺少数据管理的规范化和安全保障,从而降低数据管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模型的审批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数据管理的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模型的审批方法,包括:

3、接收业务需求终端发送的数据建模需求信息,并生成所述数据建模需求信息的父流程。

4、将所述父流程拆分为多个子流程。

5、将所述多个子流程对应的信息发送至多个数据建模终端,以使每个数据建模终端根据每个子流程对应的信息构建数据模型,得到多个数据模型;其中所述每个数据建模终端关联一个数据建模人员。

6、接收所述多个数据建模终端发送的所述多个数据模型。

7、获取每个数据建模人员的综合分数,并根据所述综合分数判断每个数据模型是否需要进行评审。

8、若判定所述每个数据模型需要进行评审,将所述每个数据模型发送至多个专家评审终端,以使所述多个专家评审终端对所述每个数据模型进行评审,得到多个评审结果。

9、接收所述多个专家评审终端发送的所述多个评审结果,并根据所述多个评审结果,计算所述每个数据模型最终的评审分数。

10、根据所述最终的评审分数,判断所述每个数据模型是否通过评审。

11、若判定所述每个数据模型通过评审,则将所述每个数据模型发送至业务验收终端,以使所述业务验收终端对所述每个数据模型进行审批,并得到审批结果。

12、接收所述业务验收终端发送的审批结果,并输出所述审批结果。

13、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取每个数据建模人员的综合分数,并根据所述综合分数判断每个数据模型是否需要进行评审,包括:获取影响所述综合分数的多个影响因素;采用关联规则挖掘方法,确定每个影响因素的权重;根据所述多个影响因素和所述每个影响因素的权重,获取所述每个数据建模人员的所述综合分数;若所述综合分数低于预设分数,则判定所述每个数据模型需要进行评审;若所述综合分数不低于预设分数,则判定所述每个数据模型不需要进行评审。

14、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每个专家评审终端关联一个专家评审人员;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多个评审结果,计算所述每个数据模型最终的评审分数,包括:根据每个专家评审人员的评审时效、评审质量、评审通过后验收成功率、个人工作年限和擅长领域,采用机器学习算法,确定所述每个专家评审人员的权重。若判定每个评审结果为评审通过,则获取所述每个评审结果对应的专家评审人员的分数和所述每个评审结果对应的专家评审人员的权重;根据所述分数和所述权重,计算所述每个数据模型最终的评审分数。

15、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计算所述每个数据模型最终的评审分数,计算公式如下:

16、

17、式中,s表示所述最终的评审分数;n表示专家评审人员的数量;i表示按照时间顺序,完成评审的第i个专家评审人员;fi表示第i个专家评审人员的分数;αi表示第i个专家评审人员的权重。

18、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最终的评审分数,判断所述每个数据模型是否通过评审,包括:若所述最终的评审分数大于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每个数据模型通过评审;若所述最终的评审分数不大于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每个数据模型未通过评审。

19、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若判定所述每个数据模型通过评审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每个数据模型的所述多个评审结果,更新所述每个影响因素的权重。

20、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接收所述业务验收终端发送的审批结果,并输出所述审批结果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审批结果,更新每个影响因素的权重。根据所述审批结果,更新每个专家评审人员的权重。

2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数据模型的审批装置,包括:

22、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业务需求终端发送的数据建模需求信息,并生成所述数据建模需求信息的父流程;

23、拆分模块,用于将所述父流程拆分为多个子流程;

24、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个子流程对应的信息发送至多个数据建模终端,以使每个数据建模终端根据每个子流程对应的信息构建数据模型,得到多个数据模型;其中所述每个数据建模终端关联一个数据建模人员;

25、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多个数据建模终端发送的所述多个数据模型;

26、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获取每个数据建模人员的综合分数,并根据所述综合分数判断每个数据模型是否需要进行评审;

27、第二发送模块,用于若判定所述每个数据模型需要进行评审,将所述每个数据模型发送至多个专家评审终端,以使所述多个专家评审终端对所述每个数据模型进行评审,得到多个评审结果;

28、计算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多个专家评审终端发送的所述多个评审结果,并根据所述多个评审结果,计算所述每个数据模型最终的评审分数;

29、第二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终的评审分数,判断所述每个数据模型是否通过评审;

30、第三发送模块,用于若判定所述每个数据模型通过评审,则将所述每个数据模型发送至业务验收终端,以使所述业务验收终端对所述每个数据模型进行审批,并得到审批结果;

31、输出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业务验收终端发送的审批结果,并输出所述审批结果。

32、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33、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34、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35、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数据模型的审批方法。

36、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数据模型的审批方法。

37、本技术提供的数据模型的审批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根据数据建模需求信息,生成对应的父流程,并拆分为多个子流程;由多个数据建模终端根据多个子流程对应的信息,构建多个数据模型;由多个专家评审终端对多个数据模型进行评审,再由业务验收终端对多个数据模型进行验收,得到审批结果,输出业务验收终端发送的审批结果。通过流程审批的方式,加强数据管理的规范化和安全保障,从而提高数据管理的效率。此外,计算专家评审人员分数和权重乘积之和,得到最终的评审分数,若最终的评审分数大于预设阈值时,则判定每个数据模型通过评审,避免了等待所有专家评审终端发送评审结果,而导致的时间成本,提高了数据模型的审批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