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事件协同处置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37591发布日期:2024-02-02 22:0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事件协同处置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事件协同处置,尤其涉及一种事件协同处置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1、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织部分,良好的基层社会治理能够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社会治理过程中针对事件的处置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主要手段。

2、公开号为cn11527166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关于社会治理的网格化调度方法及系统,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利用网格事件流转模型,用于网络化精细化流转管理业务;s2利用数据分析模型,用于网格事件数据进行统计汇总;s3利用指挥调度模型,用于网格应急预案调度部署。在实际应用中,虽然该方法和系统涉及了网格事件的流转处理,但是未考虑基层治理事件来源多,协同处置过程存在重复报、反复报的情况无法解决,同时由于事件处置归属部门(单位)权责界定不清,处置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各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很多事件流转处置无法闭环。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基层社会治理事件处置效能低,群众满意度不高。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更加高效和低成本的事件协同处理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事件协同处置方法和系统。

2、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事件协同处置方法,包括:

3、定义标准化接口服务,通过定义的标准化接口服务采集事件;

4、通过设置事件归并指标构建事件归并模型,采用构建的事件归并模型对采集的事件进行清洗,获得待处置事件;

5、创建权责归属模型,根据历史事件信息和创建的权责归属模型构建事件权责库,对构建的事件权责库进行动态更新和处置要求设置;

6、创建事件处置模型,采用创建的事件处置模型获取待处置事件,对获取的待处置事件进行协同处置。

7、优选地,本发明的事件协同处置方法中,定义标准化接口服务,通过定义的标准化接口服务采集事件,包括:

8、通过定义接口访问方式、数据交换格式和事件属性信息定义标准接口服务,将定义的标准接口服务对外发布;

9、根据技术路线为各类业务系统选择对应的标准接口服务,将业务系统与对应的标准接口服务进行对接;

10、通过标准接口服务从各个业务系统中采集事件,根据事件属性信息对采集的事件进行标准化数据信息解析,将经过标准化数据信息解析的事件进行汇聚和存储。

11、优选地,本发明的事件协同处置方法中,事件属性信息包括事件类型、事件来源、发生时间、发生地址、事件描述和媒体资料信息。

12、优选地,本发明的事件协同处置方法中,通过设置事件归并指标构建事件归并模型,采用构建的事件归并模型对采集的事件进行清洗,获得待处置事件,包括:

13、通过设置事件归并指标构建事件归并模型,所述事件归并指标包括事件类型相似度指标、事件属性相似度指标、事件描述相似度指标和事件媒体相似度指标;

14、采用事件归并模型根据事件归并指标以及历史事件信息对采集的事件进行去重、过滤和合并,获得待处置事件,将获得的待处置事件存储至事件任务库。

15、优选地,本发明的事件协同处置方法中,采用事件归并模型根据事件归并指标以及历史事件信息对采集的事件进行去重、过滤和合并,包括:

16、设置事件归并指标阈值,采用事件归并模型根据事件归并指标阈值对采集的事件进行识别,对达到事件归并指标阈值的事件进行去重或合并;

17、获取历史事件信息,采用事件归并模型根据历史事件信息对采集的事件进行合并或过滤。

18、优选地,本发明的事件协同处置方法中,创建权责归属模型,根据历史事件信息和创建的权责归属模型构建事件权责库,对构建的事件权责库进行动态更新和处置要求设置,包括:

19、通过定义待处置事件的事件清单和权责清单,并对定义的事件清单和权责清单进行匹配设置,创建权责归属模型;

20、获取历史事件信息,根据获取的历史事件信息和创建的权责归属模型构建事件权责库;

21、通过动态获取历史事件信息对构建的事件权责库进行动态更新,根据场景要求对动态更新的事件权责库进行事件处置要求设置。

22、优选地,本发明的事件协同处置方法中,根据场景要求对动态更新的事件权责库进行事件处置要求设置,包括:根据场景要求对动态更新的事件权责库进行处置时限要求、处置督办要求、处置运转要求和处置提醒要求。

23、优选地,本发明的事件协同处置方法中,创建事件处置模型,采用创建的事件处置模型获取待处置事件,对获取的待处置事件进行协同处置,包括:

24、通过定义事件处置流程模式和事件处置策略,创建事件处置模型,将创建的事件处置模型与事件任务库和事件权责库进行关联;

25、采用事件处置模型根据事件处置流程模式对存储在事件任务库中的待处置事件发送处置指令;

26、采用事件处置模型根据事件处置策略对接收到处置指令的待处置事件分拨至协作关联部门,通过协作关联部门对分拨的待处置事件进行处置;

27、在完成对待处置事件的处置后,将处置事件信息和处置过程信息归集添加至历史事件信息中。

28、优选地,本发明的事件协同处置方法中,处置流程模式包括处置运转方式,所述处置运转方式包括自动运转、推荐运转和手动运转,事件处置策略包括主协办顺序办理、主协办并行办理和自定义办理。

29、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事件协同处置系统,该系统包括协同处置服务端,该协同处置服务端用于定义标准化接口服务,通过定义的标准化接口服务采集事件;通过设置事件归并指标构建事件归并模型,采用构建的事件归并模型对采集的事件进行清洗,获得待处置事件;创建权责归属模型,根据历史事件信息和创建的权责归属模型构建事件权责库,对构建的事件权责库进行动态更新和处置要求设置;创建事件处置模型,采用创建的事件处置模型获取待处置事件,对获取的待处置事件进行协同处置。

30、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31、本发明的事件协同处置方法和系统,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事件协同处置方法和系统,通过建立标准的多源数据采集模型,满足各类业务系统事件采集的需求,实现多源事件的标准化统一归集;按照事件归并模型的设置,对多源事件进行相似度识别,实现事件的去重、过滤、合并处置,保证事件的真实有效性,规避了多源事件采集中的重复、反复性问题;按照权责归属模型,将事件与各业务部门(单位)进行关联,明确事件处置过程各部门(单位)的权责边界及协同关系;通过建立协同处置模型,驱动治理事件按照事件权责模型及协同处置模型进行智能分拨及协同处置流转;通过事件、权责及处置规则的关联设置,实现对事件的高效、准确处置。



技术特征:

1.一种事件协同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事件协同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义标准化接口服务,通过定义的标准化接口服务采集事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事件协同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事件属性信息包括事件类型、事件来源、发生时间、发生地址、事件描述和媒体资料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事件协同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事件归并指标构建事件归并模型,采用构建的事件归并模型对采集的事件进行清洗,获得待处置事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事件协同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事件归并模型根据事件归并指标以及历史事件信息对采集的事件进行去重、过滤和合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事件协同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创建权责归属模型,根据历史事件信息和创建的权责归属模型构建事件权责库,对构建的事件权责库进行动态更新和处置要求设置,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事件协同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场景要求对动态更新的事件权责库进行事件处置要求设置,包括:根据场景要求对动态更新的事件权责库进行处置时限要求、处置督办要求、处置运转要求和处置提醒要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事件协同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创建事件处置模型,采用创建的事件处置模型获取待处置事件,对获取的待处置事件进行协同处置,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事件协同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置流程模式包括处置运转方式,所述处置运转方式包括自动运转、推荐运转和手动运转,事件处置策略包括主协办顺序办理、主协办并行办理和自定义办理。

10.一种事件协同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协同处置服务端,所述协同处置服务端用于定义标准化接口服务,通过定义的标准化接口服务采集事件;通过设置事件归并指标构建事件归并模型,采用构建的事件归并模型对采集的事件进行清洗,获得待处置事件;创建权责归属模型,根据历史事件信息和创建的权责归属模型构建事件权责库,对构建的事件权责库进行动态更新和处置要求设置;创建事件处置模型,采用创建的事件处置模型获取待处置事件,对获取的待处置事件进行协同处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事件协同处置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事件协同处置方法和系统,包括:定义标准化接口服务,通过定义的标准化接口服务采集事件;通过设置事件归并指标构建事件归并模型,采用构建的事件归并模型对采集的事件进行清洗,获得待处置事件;创建权责归属模型,根据历史事件信息和创建的权责归属模型构建事件权责库,对构建的事件权责库进行动态更新和处置要求设置;创建事件处置模型,采用创建的事件处置模型获取待处置事件,对获取的待处置事件进行协同处置。本发明事件协同处置方法和系统,可以提高事件协同处置的效率,提高处置准确率,降低处置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涛,牛世豪,张宏波,李龙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电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