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星球扫描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16391发布日期:2024-02-09 13:0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星球扫描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尤其涉及星球扫描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星球是太阳系中体积第五大的卫星,其平均半径约为1737.10千米,相当于地球半径的0.273倍;质量则接近7.342×10²²千克,相当于地球的0.0123倍。星球的表面布满了可能由小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坑。星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44万千米,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2、现有的gps需要总数24个卫星组成庞大的卫星网络。对于早期的太空探索活动来说gps方案的硬件成本极其昂贵,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星球扫描方法及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球扫描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星球扫描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至少一个卫星采用近圆轨道和螺旋环绕轨道对星球表面进行可见光的图像序列数据进行采集,并删除亮度为0的图像序列数据,以获得图像序列数据甲;

5、对图像序列数据甲中卫星通过背光面轨道或者卫星朝向错误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剔除,以获得图像序列数据乙;

6、对图像序列数据乙进行处理,以获得星球三维数据。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卫星采用raw格式进行可见光的图像序列数据进行采集。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卫星为两个。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卫星先通过近圆轨道进行图像序列数据采集,然后再切换到螺旋环绕轨道进行图像序列数据采集。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对图像序列数据乙进行处理,以获得星球三维数据,包括:

11、对图像序列数据乙依次执行特征点空间矩阵重组算法、网格构建算法和基于uv模式的rgb纹理着色映射算法处理,以获得星球三维数据。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对图像序列数据乙进行处理,以获得星球三维数据,包括:

13、对图像序列数据乙依次执行特征点空间矩阵重组算法,以获得三维星球点云矩阵数据。

14、对所述三维星球点云矩阵数据执行网格构建算法处理,以获得三维星球mesh网格数据。

15、对三维星球mesh网格数据执行基于uv模式的rgb纹理着色映射算法处理,以获得高清纹理的星球三维数据。

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网格构建算法包括基于多项式拟合的nurbs模型、三角形网格模型和四边形网格模型。

17、第二方面,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星球扫描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预处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

18、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至少一个卫星采用近圆轨道和螺旋环绕轨道对星球表面进行可见光的图像序列数据进行采集,并删除亮度为的图像序列数据,以获得图像序列数据甲;

19、所述预处理模块,对图像序列数据甲中卫星通过背光面轨道或者卫星朝向错误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剔除,以获得图像序列数据乙;

20、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图像序列数据乙进行处理,以获得星球三维数据。

2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第二处理单元和第三处理单元;

22、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对图像序列数据乙依次执行特征点空间矩阵重组算法,以获得三维星球点云矩阵数据。

23、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三维星球点云矩阵数据执行网格构建算法处理,以获得三维星球mesh网格数据。

24、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5、本发明提供的星球扫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至少一个卫星采用近圆轨道和螺旋环绕轨道对星球表面进行可见光的图像序列数据进行采集,并删除亮度为0的图像序列数据,以获得图像序列数据甲;对图像序列数据甲中卫星通过背光面轨道或者卫星朝向错误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剔除,以获得图像序列数据乙;对图像序列数据乙进行处理,以获得星球三维数据。本发明通过1-2颗卫星即可完成太阳系中的类地行星及其所属卫星的高精度可视化数据采集与合成任务。极大降低太空探索的设备成本及简化所属系统结构;可大幅度提升系统稳定性。

26、本发明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技术特征:

1.一种星球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球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卫星采用raw格式进行可见光的图像序列数据进行采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球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为两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球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卫星先通过近圆轨道进行图像序列数据采集,然后再切换到螺旋环绕轨道进行图像序列数据采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球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图像序列数据乙进行处理,以获得星球三维数据,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球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图像序列数据乙进行处理,以获得星球三维数据,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星球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构建算法包括基于多项式拟合的nurbs模型、三角形网格模型和四边形网格模型。

8.一种星球扫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预处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星球扫描系统,星球扫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处理单元、第二处理单元和第三处理单元;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星球扫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至少一个卫星采用近圆轨道和螺旋环绕轨道对星球表面进行可见光的图像序列数据进行采集,并删除亮度为0的图像序列数据,以获得图像序列数据甲;对图像序列数据甲中卫星通过背光面轨道或者卫星朝向错误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剔除,以获得图像序列数据乙;对图像序列数据乙进行处理,以获得星球三维数据。本发明通过1‑2颗卫星即可完成太阳系中的类地行星及其所属卫星的高精度可视化数据采集与合成任务。极大降低太空探索的设备成本及简化所属系统结构;可大幅度提升系统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嘉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唯墨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