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健身运动直播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6505010发布日期:2023-12-28 10:13阅读:33来源:国知局
基于大数据的健身运动直播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健身运动直播方法和系统,属于智能健身。


背景技术:

1、智能健身系统是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数据采集,加之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以及大数据分析算法处理,使得用户能够更科学合理的进行健身。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健身服务系统未来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健身爱好者来说,目前直播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到智能健身中,但是对于单对多的智能健身直播,由于用户的生理体征以及身型特征均不相同,导致在直播健身运动中无法实现确认动作与自己是否精准匹配,且难以实现实时反馈动作是否出错的需求,即无法精确的进行个性化指导服务,从而降低了用户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健身运动直播方法和系统,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智能健身直播,无法精确的进行个性化直到服务,从而降低了用户体验感的问题,具体方案为:

2、根据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健身运动直播方法,具体包括:

3、(1)获取在线健身者的人数、以及在线健身者和直播教练的人体图像数据,分别构建在线健身者人体轮廓模型和直播教练人体轮廓模型;

4、(2)通过比对在线健身者人体轮廓模型和教练人体轮廓模型,构建与健身者相适配的标准的人体追踪框;

5、(3)分别建立健身者人体轮廓模型与相应的人体追踪框的三维坐标系,分别记录健身者人体轮廓模型与人体追踪框的初始坐标以及二者之间的初始距离;

6、(4)人体追踪框动态追踪健身者运动过程中的人体轮廓,并监测健身者的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体征数据,其中,人体追踪框在进行动态追踪时,始终保持人体追踪框的中心与人体轮廓的中心重合;

7、(5)获取运动过程中健身者人体轮廓与人体追踪框的偏差距离,以及健身者的生理体征的偏差数据;

8、(6)通过比对偏差距离与第一预设值,获取健身者的不合格动作,比对生理体征的偏差数据与第二预设值,获取运动强度不合适的动作;

9、(7)分别对获取的不合格的动作和强度不合适的动作进行统计,当统计值大于设定阈值时,向教练端发出动作矫正指令或者强度调节指令;

10、(8)教练端根据接收到的指令对直播动作作出相应的调整。

11、优选的,所述初始距离为健身者人体轮廓模型的轮廓线上各点与对应的人体追踪框的轮廓线上的点数据之间的距离;

12、所述偏差距离包括位移偏差和时间偏差;

13、所述位移偏差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健身者与人体追踪框作出相同的动作时,健身者人体轮廓上的点数据与人体追踪框上的点数据之间偏移的距离与初始距离的偏差;

14、所述时间偏差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健身者与人体追踪框作出相同动作的时间差。

15、优选的,所述生理体征数据包括心跳、血压以及呼吸数据。

16、优选的,所述第一预设值为,健身者与人体跟踪框的动作误差范围;

17、所述第二预设值为,健身者在运动时生理体征的正常变化范围;

18、所述设定阈值为统计数量与在线健身者人数的比值。

19、优选的,所述人体追踪框的轮廓与健身者人体轮廓的形状相匹配。

20、优选的,对直播过程中统计出的不合格的动作进行排序;

21、排序的规则为:按照统计的不合格的动作的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进行排序,以对教练在下次直播时起指导作用。

22、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健身运动直播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23、采集模块,分别设置于教练端和健身者端,用以采集在线健身者的人数以及在线健身者和直播教练的人体图像数据;

24、处理模块,通过比对线健身者人体轮廓模型和教练人体轮廓模型,构建与健身者匹配的人体追踪框,并建立健身者人体轮廓模型与对应的人体追踪框的三维坐标系;

25、监测模块,用于获取运动过程中健身者人体轮廓与人体追踪框的偏差距离,以及运动过程中在线健身者的生理体征数据,并将监测的数据输送给处理模块;

26、分析模块,对接收到的监测模块发送的偏差距离和生理体征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具体为:

27、通过比对偏差距离与第一预设值,判断健身者的动作是否合格,通过比对生理体征数据的偏差数据与第二预设值,判断运动强度是否合适;

28、分别统计不合格动作的数量以及运动强度不合适的动作的数量,并根据统计数量是否超出设定阈值,来决定是否发出动作矫正指令或者运动强度调节指令;

29、控制模块,接收到动作矫正指令时,提示教练端暂停下一个动作,并进行当前动作的重新演示,接收到运动强度大提示指令时,提示教练端休息或者降低运动速度。

30、优选的,所述第二预设值为处理模块根据对应采集到的健身者的生理体征数据,通过计算对应的获取到的与健身者匹配的在运动时生理体征的正常变化范围;所述第一预设值为处理模块根据健身者的人体轮廓模型与对应的人体追踪框之间的初始距离计算出的动作的误差范围。

31、优选的,所述动作矫正指令或者所述强度提示指令为语音提示或者文字提示。

32、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33、本申请通过比对在线健身者人体轮廓模型和直播教练的人体轮廓模型,通过比例换算获取匹配健身者自身体态的标准的人体跟踪框,在直播过程中,通过对人体跟踪框作出的标准动作与健身者自身的人体轮廓作出的动作进行比对、统计和分析,实现在直播中教练针对在线健身者群体中某个出错最多的动作进行分解或者慢动作教学,以提高在线健身者的满意度,根据健身运动过程中监测的生理体征的数据的反馈,实时调整运动强度;

34、同时,通过直播中的数据统计对下一场直播作出直播速度或者运动强度的改进,使健身运动直播更符合相同的受众群体,实现在人数众多的运动直播中,进行个性化指导服务,并提高健身效果和健身者的满意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健身运动直播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健身运动直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距离为健身者人体轮廓模型的轮廓线上各点与对应的人体追踪框的轮廓线上的点数据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健身运动直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理体征数据包括心跳、血压以及呼吸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健身运动直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为:健身者与人体跟踪框的动作误差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健身运动直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追踪框的轮廓与健身者人体轮廓的形状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健身运动直播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直播过程中统计出的不合格的动作进行排序;

7.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健身运动直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健身运动直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值为处理模块根据采集到的健身者的生理体征数据,通过计算对应的获取到的与健身者匹配的在运动时生理体征的正常变化范围;所述第一预设值为处理模块根据健身者的人体轮廓模型与对应的人体追踪框之间的初始距离计算出的动作的误差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健身运动直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矫正指令或者所述强度提示指令为语音提示或者文字提示。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健身运动直播方法和系统,包括:构建在线健身者和直播教练人体轮廓模型;构建与健身者相适配的标准的人体追踪框;建立健身者人体轮廓模型与人体追踪框的三维坐标系,记录健身者人体轮廓模型与人体追踪框的初始坐标以及二者之间的初始距离;动态追踪健身者运动过程中的人体轮廓,监测运动过程中的生理体征数据;获取运动过程中健身者的偏差距离和生理体征的偏差数据;获取健身者不合格动作和运动强度不合适动作;根据统计数据向教练端发出动作矫正指令或者强度调节指令;教练端根据接收到的指令对直播运动作出相应的调整,本申请通过实时调整动作直播强度和直播方式,从而提高在线健身者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祖鹏,王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瑜乐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