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能源互联网业务营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74840发布日期:2024-03-01 12:25阅读:21来源:国知局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能源互联网业务营销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系统架构设计,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能源互联网业务营销系统。


背景技术:

1、营销专业作为服务电力客户和竞争传统供电与新型能源市场的主要力量,担负艰巨的服务和发展任务,随着5g和ai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营销专业对互联网业务营销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营销系统具备客户服务业务中台、营销业务服务和业务连接平台、服务连接平台、运营管理平台、运维监控平台、能力聚合平台等多个支撑平台,提供营销数据服务、客户物联应用等功能;要求系统底层环境由网络云平台、数据中台及技术公共服务组件支撑,向下由物联应用中心通过物联管理平台汇聚客户侧设备信息与数据,向上营销业务服务支撑内外部业务开展,横向通过业务中台实现业务融通、通过数据中台实现数据共享。

2、微服务架构下的单个服务聚焦自身功能,代码数量较少,应用逻辑相对简单,开发维护难度低,对技术人员能力要求较低;各服务功能相对独立,采用轻量级通信协议进行交互;各服务均运行在各自的进程中,可以独立测试、部署、运行,极大地提高了开发、交付和运维的效率;某一个服务出现了问题,不会使整个系统不可用,容错性高;服务的独立性使系统可以不受制于某个技术栈,以便于更新迭代。

3、微服务架构的运用使得信息化系统的扩展性和性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从技术层面使营销信息化系统建设有了新的方向,但在电力等能源行业领域中,针对微服务架构的互联网业务营销系统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能源互联网业务营销系统,以至少解决电力营销管理系统面临的业务需求复杂、现有系统支撑不足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

3、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能源互联网业务营销系统,包括前端、服务接入层、业务服务层和营销数据库,其中:

4、所述前端用于用户交互和数据展示,包括:web框架、移动端框架、地图组件、报表组件、3d组件和vr组件;

5、所述服务接入层包括服务连接平台和能力聚合平台,其中服务连接平台用于提供内外网穿透应用、渠道接入应用和鉴权认证的功能,所述能力聚合平台用于提供开发者网站组件、管理者应用组件和接口网关;

6、所述业务服务层用于提供页面调用服务、逻辑判断服务、业务扩展服务、计量服务、客户中台服务、客户物联服务、数据服务、运营管理服务、业务构建服务;

7、所述业务服务层通过业务连接平台与服务接入层连接,所述业务连接平台包括接口路由组件和协议转换组件;

8、所述营销数据库包括关系数据库、文档数据库和缓存数据库,所述营销数据库用于提供数据接入、数据存储和数据计算服务。

9、进一步的,还包括营销数据资源管理层,其用于识别营销数据资源,建立营销数据资

10、源与用户数据的动态映射,所述营销数据资源管理层获取初始化后的若干个用户类型标识,将用户类型标识映射到所述营销数据资源,基于所述用户类型标识完成对所述营销数据资源的识别、标记、分类和管理。

11、进一步的,所述用户类型标识包括二级标识和由多个二级标识组成的多个一级标识,

12、所述营销数据资源管理层在监测到所述二级标识动态映射的营销数据资源时,自动推送包含所述二级标识的一级标识映射的营销数据资源,以实现对营销数据资源的智能化管理。

13、进一步的,所述营销数据资源管理层还包括监测预警模块,用于监测微服务运行中出

14、现的非常状况,并进行预警。

15、进一步的,所述监测预警模块在所述建立营销数据资源与用户数据的动态映射之后,

16、首先获取所述用户调用的多个微服务的关联关系数据,所述关联关系数据包括微服务节点之间的关联方向、关联频率以及调用效能参数;然后基于所述关联关系数据构建关联拓扑图,所述关联拓扑图中的每一个微服务节点表示一个微服务,相关联的微服务节点之间为矢量线段,所述矢量线段基于所述关联频率以及调用效能参数确定;最后使用孤立森林算法基于所述关联拓扑图检出发生非常状况的微服务集,并基于根因分析方法从所述微服务集定位非常状况所在的微服务。

17、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paas(平台即服务)层,所述营销数据库建立在paas(平

18、台即服务)层。

19、进一步的,所述paas(平台即服务)层包括人工智能模块,用于提供语音识别、人脸

20、识别、图像识别、机器学习和自然语音处理服务。

21、进一步的,还包括i aas(基础架构即服务)层,i aas层基于云提供按需付费存储服务、

22、网络服务和虚拟化服务。

23、进一步的,所述网络服务包括内容分发服务、虚拟私有网络服务和负载均衡服务。

24、进一步的,所述关系型数据库用于存储结构化数据;所述缓存数据库用于存储页面缓存数据,提高页面查询性能;所述文档数据库用于存储小文件等非结构化文档数据;

25、所述营销数据库还包括:列式存储,用于存储采集日志数据、客户标签、解析后的电能数据;以及图数据库,用于存储用户关系、业务数据关系。

26、本申请解决了电力营销管理系统面临的业务需求复杂、现有系统支撑不足的技术问题。

27、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能源互联网业务营销系统提供多硬件平台、多软件平台、多系统、多语言的技术架构能力,并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来层层保证强实时性、高安全性、超便利性,通过对多层软件架构进行逐层解耦式设计,即可以保证服务松耦合性、服务契约性、服务抽象性、服务重用性、服务可组合性、服务可被发现性,同时又可以保证强实时性和高安全性,不是通过现有系统和组件的技术堆叠,而是重新从资源管理、通信协议、工作模式、标准服务等层面进行全新设计,可以保证整个架构的足够轻量化和更适合电力营销等领域。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能源互联网业务营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服务接入层、业务服务层和营销数据库,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营销数据资源管理层,其用于识别营销数据资源,建立营销数据资源与用户数据的动态映射,所述营销数据资源管理层获取初始化后的若干个用户类型标识,将用户类型标识映射到所述营销数据资源,基于所述用户类型标识完成对所述营销数据资源的识别、标记、分类和管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类型标识包括二级标识和由多个二级标识组成的多个一级标识,所述营销数据资源管理层在监测到所述二级标识动态映射的营销数据资源时,自动推送包含所述二级标识的一级标识映射的营销数据资源,以实现对营销数据资源的智能化管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营销数据资源管理层还包括监测预警模块,用于监测微服务运行中出现的非常状况,并进行预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预警模块在所述建立营销数据资源与用户数据的动态映射之后,首先获取所述用户调用的多个微服务的关联关系数据,所述关联关系数据包括微服务节点之间的关联方向、关联频率以及调用效能参数;然后基于所述关联关系数据构建关联拓扑图,所述关联拓扑图中的每一个微服务节点表示一个微服务,相关联的微服务节点之间为矢量线段,所述矢量线段基于所述关联频率以及调用效能参数确定;最后使用孤立森林算法基于所述关联拓扑图检出发生非常状况的微服务集,并基于根因分析方法从所述微服务集定位非常状况所在的微服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paas(平台即服务)层,所述营销数据库建立在paas(平台即服务)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aas(平台即服务)层包括人工智能模块,用于提供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图像识别、机器学习和自然语音处理服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iaas(基础架构即服务)层,iaas层基于云提供按需付费存储服务、网络服务和虚拟化服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服务包括内容分发服务、虚拟私有网络服务和负载均衡服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能源互联网业务营销系统,包括前端、服务接入层、业务服务层和营销数据库,前端用于用户交互和数据展示,服务接入层包括服务连接平台和能力聚合平台,其中服务连接平台用于提供内外网穿透应用、渠道接入应用和鉴权认证的功能,所述能力聚合平台用于提供开发者网站组件、管理者应用组件和接口网关;业务服务层用于提供页面调用服务、逻辑判断服务、业务扩展服务、计量服务、客户中台服务、客户物联服务、数据服务、运营管理服务、业务构建服务;业务服务层通过业务连接平台与服务接入层连接。本申请解决了电力营销管理系统面临的业务需求复杂、现有系统支撑不足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坤,张希蔚,杨晓波,李颖,刘岩,毕超然,程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