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监测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70268发布日期:2024-02-07 13:19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监测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安全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监测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各类终端设备的使用日益广泛,这使得终端设备的信息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为防止设备被非法访问,需要对访问终端进行身份验证。

2、目前较多情况下采用指纹识别技术进行身份验证,指纹识别技术是一种生物识别技术,通过光学、电容、超声波等方式采集手指指纹图像,再提取指纹的如线条、轮廓等的代表性特征。然后将采集到的指纹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指纹模板进行特征匹配,根据匹配结果验证身份。

3、指纹识别技术利用了每个人指纹特征的唯一性,可实现高效准确的个体识别和验证,是一种可靠的生物识别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识别准确率高等优点,在信息安全和身份验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4、但对于终端设备的指纹识别技术,目前都是将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较小范围的固定位置上,这种固定位置的指纹识别模块,与用户的软件操作的行为脱节,交互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监测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监测用户的点击如软件图标的目标区域的操作,进一步识别用户指纹并基于指纹信息进行身份认证,不同用户点击软件后会进行不同的界面反馈,实现了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同时优化了终端与用户的交互效果。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终端监测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实时监测用户在终端设备上的点击触控操作;采集用户点击目标区域时的用户指纹;目标区域指经过用户加密的应用程序、文件的图标或控件位置;用户指纹的收集采用屏下的广域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将用户指纹与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数据进行对比,得到用户身份;基于不同的用户身份,确定对应的显示界面并显示给用户。

3、在上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通过监测用户点击目标区域时的操作,使用超声波指纹技术采集指纹,与数据库比对识别身份,根据不同身份显示不同界面,实现了基于指纹的身份识别和内容显示的安全性提升,也增强了用户操作的交互体验。与传统固定位置的指纹识别不同,本方法指纹范围更广,可以覆盖大面积的屏幕区域,精确识别不同用户和权限,安全性更高。同时通过结合软件操作流程进行指纹采集,也实现了指纹识别与软件操作的无缝结合,交互效果更佳。

4、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不同的用户身份,确定对应的显示界面并显示给用户,具体包括:基于用户身份,确定用户的权限信息;在目标区域为开关控件位置时,基于权限信息确定用户的权限是否达到预设权限目标;若是,调整开关控件的状态并显示变化后的界面给用户。

5、在上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指纹识别结果确定用户权限,在目标区域为控件时,判断权限是否达到要求,如果满足则自动调整控件状态,反馈对应的界面变化,实现了用户身份和操作权限级别与界面内容显示的精确匹配,既保证了安全性,又实现了交互的自动化。

6、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实时监测用户在终端设备上的点击触控操作,具体包括:实时监测用户在屏幕上的点击操作;确认用户点击时屏幕是否显示在目标页面;若在目标页面,则进一步确认用户是否点击目标区域。

7、在上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准确定位用户的点击范围,当确认点击在目标页面内后,再进一步判断是否点中特定区域,这样可以做到精确触发指纹的采集,实现指纹识别与软件操作的无缝结合。

8、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采集用户点击目标区域时的用户指纹的步骤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用户点击信息绑定的操作,收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将指纹信息与用户点击选择的账号信息进行绑定。

9、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监测用户操作并收集指纹之前,终端设备可以响应于用户的注册操作,进行用户指纹的注册和账号绑定。通过信息的收集和账号的绑定,确保只有已注册的用户身份才能被终端设备所识别,从而确保整个指纹识别的有效性和安全控制的可靠性。

10、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指纹信息与用户点击选择的账号信息进行绑定的步骤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确定与用户点击选择的账号信息对应的设定目标控件;确定目标控件所在的设定目标页面和设定目标区域;给设定目标页面和设定目标区域设置点击监控。

11、在上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先与用户账号进行绑定,确定账号对应的目标控件,进一步确定目标控件的页面区域坐标,最后给该页面区域设置监控,当监测到用户点击该区域时,触发身份验证流程。这样当不同账号的用户点击相同区域时,通过指纹识别可以执行不同的权限控制和界面显示,保证了设备的验证精准性和安全性。

12、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采集用户点击目标区域时的用户指纹的步骤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将用户指纹与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数据进行对比,确定用户指纹是否被录入;若否,则显示提示信息,用以提示用户需要权限授予。

13、在上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指纹采集之前,先与库中录入的注册信息进行比对,如果发现该用户未注册,则会显示提示信息,要求用户进行指纹注册和账号绑定操作。防止了非法用户获取到该控制权限,既保证指纹识别的有效性,又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14、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显示提示信息,用以提示用户需要权限授予的步骤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监测预设时间段内用户点击屏幕时所用的待检指纹;若待检指纹均未录在数据库中,则锁定终端设备。

15、在上述实施例中,当终端设备提示用户需要进行指纹注册时,如果在一定时间内,监测到的用户的操作指纹都不在预设的指纹数据库中,则可以判断当前用户为“非法入侵者”或“未经授权的用户”。因为合法的用户在收到指纹注册提示后,应当会完成指纹注册,使自己的指纹被收录进指纹数据库,若一直使用未录入的指纹,则可以判定为可能的入侵行为。当判断到存在入侵的可能时,终端设备会立即执行设备锁定,让用户无法进行操作,以防止入侵者获取设备的控制权或者非法访问设备中的信息。确保了在终端设备运行过程中,对可能的入侵用户进行实时监测,并可及时作出限制措施,锁定设备以防范风险。既保护了设备安全,也可有效阻止非法访问。

16、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操作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用户在终端设备上的点击触控操作;指纹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点击目标区域时的用户指纹;目标区域指经过用户加密的应用程序、文件的图标或控件位置;用户指纹的收集采用屏下的广域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身份处理模块,用于将用户指纹与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数据进行对比,得到用户身份;界面显示模块,用于基于不同的用户身份,确定对应的显示界面并显示给用户。

17、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与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该计算机指令以使得该终端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

18、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上述终端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

19、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上述指令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上述终端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描述的方法。

20、可以理解地,上述第二方面、第三方面提供的终端设备,第四方面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和第五方面提供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均用于执行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对应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21、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22、1、由于采用了基于用户点击操作动态采集指纹的技术,以及与软件使用流程深度结合获取指纹信息的模式,所以实现了不同用户的精准识别,大幅提高了终端设备内容展示和访问控制的安全性,也增强了交互的顺畅性。相比传统固定模块的指纹识别方式,本方案指纹检测范围更广,可覆盖大面积甚至全屏幕区域,实现了指纹识别与用户点击软件图标等操作流程的无缝结合,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交互体验和安全保障。

23、2、由于建立了用户指纹与权限、账户之间的动态绑定关系,并基于指纹识别结果动态匹配用户权限和界面内容展示,所以实现了身份、权限、内容之间的精确对应,既保证了终端设备对不同用户访问权限的精确授权与安全控制,又实现了人机交互的自动化,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24、3、由于设定了针对可能非法入侵用户的实时监测技术,一旦监测到存在入侵迹象,可快速做出设备锁定等防范措施,所以进一步增强了对终端运行安全的监控与防护力度,大幅提升了基于指纹识别的访问控制技术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有效性,确保终端的安全可靠运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