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库服务器的访问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64127发布日期:2024-03-12 20:46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库服务器的访问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云,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库服务器的访问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数据库可以认为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是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统一管理的大量数据的集合。目前,常见的数据库软件包括mysql、oracle、mongodb等,这些数据库软件可以基于数据库服务器运行并向用户提供数据库服务。

2、云平台的数据库服务器可能在同一时刻为较多用户提供服务,为用户进行数据存储及数据管理。在大数据的应用场景下,如果数据库服务器面向的用户数量较多,且每个用户的实时读写的数据量较大,则数据库服务器可能处于高并发的状态。也就是说,数据库服务器不单单存储用户提供的数据,还在同一时刻执行大量的读写任务。此外,面对海量数据,数据库服务器往往需要保证一定读写性能,以向用户提供良好的数据库服务体验。因此,如何在高并发状态下既能保证数据库服务器的稳定运行,又能保证对海量数据的读写性能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库服务器的访问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用以保证数据库服务器的读写性能及其运行的稳定性。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库服务器的访问控制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具有处理能力的电子设备,该方法具体包括:电子设备获取数据库服务器的至少一类硬件的硬件数量。电子设备确定数据库服务器的每类硬件对数据库服务器的存储容量的影响因子,该影响因子是根据标准数据库服务器已知的标准存储容量计算得到的,标准数据库服务器包括至少一类硬件,标准存储容量表示标准数据库服务器所能存储数据的上限值,影响因子表示每类硬件的单位硬件在一个标准存储容量中所占的存储容量。电子设备根据数据库服务器的每类硬件对应的硬件数量及影响因子确定数据库服务器的可用存储容量,可用存储容量为保证数据库服务器正常运行的存储数据的最大容量。电子设备监控数据库服务器所存储的数据是否超出了数据库服务器的可用存储容量,若超出,根据可用存储容量对数据库服务器的实时访问量进行限制。

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标准存储容量是根据标准数据库服务器的至少一类硬件的配置情况确定的该标准数据库服务器所能存储数据的上限值,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标准数据库服务器计算得到每类硬件的影响因子,进而根据影响因子及当前数据库服务器的硬件的配置情况计算得到当前数据库服务器的可用存储容量。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该可用存储容量对数据库服务器进行访问控制,如果标准数据库服务器所存储的数据超出了该可用存储容量,则对数据库服务器的实时访问量进行限制。通过标准数据库服务器确定的该数据库服务器的可用存储容量较为合理,以此作为监控指标可以保证数据库服务器的读写性能及其运行的稳定性。

4、可选的,根据数据库服务器的每类硬件对应的硬件数量及影响因子确定数据库服务器的可用存储容量,包括:电子设备分别根据数据库服务器的每类硬件对应的硬件数量及影响因子确定每类硬件所占的存储容量。电子设备确定每类硬件所占的存储容量中最小容量为数据库服务器的可用存储容量。

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每类硬件的硬件数量及影响因子各不相同,可以根据硬件数量及影响因子确定每类硬件所占的存储容量,如果该类硬件所占的存储容量相对于其他类硬件所占的存储容量最小,则可认为该类硬件主要限制了数据库服务器的可用存储容量。可以将该最小容量作为数据库服务器的可用存储容量,以保证数据库服务器的稳定运行。

6、可选的,确定数据库服务器的每类硬件对数据库服务器的存储容量的影响因子,包括:电子设备获取标准数据库服务器的硬件配置信息,硬件配置信息包括标准数据库服务器的至少一类硬件的硬件数量及标准数据库服务器的标准存储容量。电子设备确定标准存储容量分别与标准数据库服务器的每类硬件的硬件数量的比值为每类硬件的影响因子。

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影响因子表示为每类硬件的单位硬件在一个标准存储容量中所占的存储容量,可以将标准存储容量分别与标准数据库服务器的每类硬件的硬件数量的比值确定为每类硬件的影响因子。这样,对于硬件数量较少的一类硬件的影响因子较大,其硬件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对标准存储容量产生显著影响,相反如果硬件数量较大的一类硬件的影响因子较小,其硬件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对标准存储容量产生的影响较小,可以准确反映不同类硬件对标准存储容量的影响。

8、可选的,至少一类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及硬盘,中央处理器、内存及硬盘的影响因子采用如下公式计算获得:

9、

10、其中,c表示影响因子,t表示多台标准数据库服务器的标准存储容量总和,k表示每台标准数据库服务器的一类硬件的硬件数量,n表示标准数据库服务器台数;

11、则数据库服务器的可用存储容量采用如下公式计算获得:

12、

13、其中,t′表示多台数据库服务器的可用存储容量,c(cpu)、c(memory)、c(disk)分别表示中央处理器、内存及硬盘的影响因子,n(cpu)、n(memory)、n(disk)表示数据库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内存及硬盘的硬件数量,n′表示数据库服务器台数。

14、可选的,在根据可用存储容量对数据库服务器的实时访问量进行限制之后,包括:电子设备输出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以提示增加数据库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或内存的硬件数量。

15、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库服务器的访问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确定模块及监控模块。其中,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库服务器的至少一类硬件的硬件数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数据库服务器的每类硬件对数据库服务器的存储容量的影响因子,该影响因子是根据标准数据库服务器已知的标准存储容量计算得到的,标准数据库服务器包括至少一类硬件,标准存储容量表示标准数据库服务器所能存储数据的上限值,影响因子表示每类硬件的单位硬件在一个标准存储容量中所占的存储容量。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数据库服务器的每类硬件对应的硬件数量及影响因子确定数据库服务器的可用存储容量,可用存储容量为保证数据库服务器正常运行的存储数据的最大容量。监控模块用于监控数据库服务器所存储的数据是否超出了数据库服务器的可用存储容量,若超出,根据可用存储容量对数据库服务器的实时访问量进行限制。

16、可选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分别根据数据库服务器的每类硬件对应的硬件数量及影响因子确定每类硬件所占的存储容量。确定每类硬件所占的存储容量中最小容量为数据库服务器的可用存储容量。

17、可选的,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标准数据库服务器的硬件配置信息,硬件配置信息包括标准数据库服务器的至少一类硬件的硬件数量及标准数据库服务器的标准存储容量。确定标准存储容量分别与标准数据库服务器的每类硬件的硬件数量的比值为每类硬件的影响因子。

18、可选的,至少一类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及硬盘,中央处理器、内存及硬盘的影响因子采用如下公式计算获得:

19、

20、其中,c表示影响因子,t表示多台标准数据库服务器的标准存储容量总和,k表示每台标准数据库服务器的一类硬件的硬件数量,n表示标准数据库服务器台数;

21、则数据库服务器的可用存储容量采用如下公式计算获得:

22、

23、其中,t′表示多台数据库服务器的可用存储容量,c(cpu)、c(memory)、c(disk)分别表示中央处理器、内存及硬盘的影响因子,n(cpu)、n(memory)、n(disk)表示数据库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内存及硬盘的硬件数量,n′表示数据库服务器台数。

24、可选的,监控模块具体用于:输出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以提示增加数据库服务器的中央处理器或内存的硬件数量。

25、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该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6、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