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车驾驶室的布置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45735发布日期:2024-04-18 18:12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商用车驾驶室的布置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商用车驾驶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商用车驾驶室的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驾驶室总成是商用车重要的零部件组成,其中驾驶室的维修便利性是用户的关注项之一,便利与否直接影响用户的维修时间和成本。因此主机厂在驾驶室布置时需要考虑各种油液加注、管路走向和线束走向等功能件的布置需求并进行谨慎的设计验证。

2、现有车型开发时,驾驶室总布置人员通常依靠基础车型以及竞品对标等方式,对前围所需布置零件进行布置,基础车型总有各自独特布置需求及空间限制。因为基础车型一般综合考虑或者考虑不周,可能因为前围空间不够、没有有效利用前围空间、没有意识到布置其他位置带来维修不便、或有些零件跟底盘件强相关,需跟随底盘件布置,导致某些需求布置在前围的零件布置在底盘或其他位置,造成这些零件的维修不便。如以下几个零件:

3、现有车型中用于存储发动机冷却液的副水箱放置在驾驶室后端下部,当需要补充或者更换发动机冷却液时,需要翻起驾驶室,并且操作人员需要爬上车架,站在车架上方才能加注,耗时较长,加注操作困难,造成用户使用不便。

4、现有车型的制动油壶布置在驾驶室内部,补充制动液时,需要先拆掉覆盖油壶的内饰装饰件,然后才能进行加注,这种布置方式,增加加注困难程度,既不方便用户,也容易弄脏内饰,也增加了加注和装配工时。

5、现有车型的环境温度传感器布置在底盘,环境温度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温度并传递给ecu,ecu据此判断冷启动预热和后处理预热。环境温度传感器布置底盘时,占用车架空间,占用底盘其他零件的使用空间。

6、另外,现在车型开发时,这种传统的布置方式并未充分考虑新开发车型的独特性以及新增需求的合理性,未合理有效的利用前围空间。按照常规的前围开发方式:设计→试制→评价→改进设计→试制→评价→设计改进→试制→评价ok开发流程,中途可能经过几轮设计变更,一方面增加设计成本,另一方面加长项目开发周期,使得车型市场竞争力下降。

7、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驾驶室部分零件布置不合理,维修不方便,设计成本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商用车驾驶室的布置方法,将需要经常维修的零件布置在驾驶室前围,能够解决驾驶室布置不合理、维修不方便、设计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商用车驾驶室的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一、基于驾驶室零件的维修便利性,搜集原型车驾驶室现存的布置抱怨,分析布置不合理的原因,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

4、步骤二、根据原型车的解决方案制定新开发车型驾驶室优化后的布置方案和维修需求,将经常需要维修的零件布置在驾驶室前围;

5、步骤三、根据车身、底盘和电器等各个系统的需求,列出新开发车型驾驶室的零件布置清单、布置要求和检修方法;

6、步骤四、基于总布置按照要求,规划驾驶室各个零件的布置位置并且按照要求校核检修。

7、作为优选方案,优化后的布置方案包括将用于存储发动机冷却液的副水箱由布置在驾驶室后端改为布置在驾驶室前围,副水箱加注口周边无遮挡,当需要补充或者更换发动机冷却液时,只用打开前围,操作人员站在前保险杠前就可以加注冷却液。

8、作为优选方案,驾驶室前围副水箱的具体布置要求如下:容积不小于7l;副水箱的最低水位线不得低于发动机的最高水位线;副水箱的最低水位线离副水箱底面大于等于40mm;副水箱的最高水位线比发动机的最高水位线高110mm。布置在前围、加注口高度符合人机、容积满足要求、根据发动机的位置以及副水箱的预想形状设定出副水箱的最高水位线和最低水位线。这样操作人员打开前面罩即可轻松加注发动机冷却液。

9、作为优选方案,优化后的布置方案包括将制动油壶由布置在驾驶室内部改为布置在驾驶室前围,总装工人和客户均可方便加注制动液;总装线上在制动油壶内加注制动液时,操作员站在前保险杠前即可完成操作,而不需要先拆掉覆盖油壶的内饰装饰件再进行加注。

10、作为优选方案,优化后的布置方案包括将环境温度传感器由布置在底盘改为布置在驾驶室前围,环境温度传感器的安装点无遮挡,驾驶室前围面罩打开后,工具能直接拆下;这种布置结构既可以充分利用前围空间,还可以释放底盘和车架的占用空间。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2、本发明的商用车驾驶室的布置方法,搜集原型车驾驶室现存的布置抱怨,分析布置不合理的原因,根据原型车的解决方案制定新开发车型驾驶室优化后的布置方案和维修需求;根据底盘、电器和车身等部门需求将经常需要维修的零件布置在驾驶室前围,并列出新开发车型驾驶室的零件布置清单、布置要求和检修方法;总布置人员根据上述布置要求和检修方法合理布置前围。因此,本发明能够解决驾驶室布置不合理、维修不方便、设计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商用车驾驶室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驾驶室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优化后的布置方案包括将副水箱由布置在驾驶室后端改为布置在驾驶室前围,副水箱加注口周边无遮挡,当需要补充或者更换发动机冷却液时,只用打开前围,操作人员站在前保险杠前就可以加注冷却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商用车驾驶室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驾驶室前围副水箱的具体布置要求如下:容积不小于7l;副水箱的最低水位线不得低于发动机的最高水位线;副水箱的最低水位线离副水箱底面大于等于40mm;副水箱的最高水位线比发动机的最高水位线高1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驾驶室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优化后的布置方案包括将制动油壶由布置在驾驶室内部改为布置在驾驶室前围,总装工人和客户均可方便加注制动液;总装线上在制动油壶内加注制动液时,操作员站在前保险杠前即可完成操作,而不需要先拆掉覆盖油壶的内饰装饰件再进行加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驾驶室的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优化后的布置方案包括将环境温度传感器由布置在底盘改为布置在驾驶室前围,环境温度传感器的安装点无遮挡,驾驶室前围面罩打开后,工具能直接拆下;这种布置结构既可以充分利用前围空间,还可以释放底盘和车架的占用空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商用车驾驶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商用车驾驶室的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驾驶室零件的维修便利性,搜集原型车驾驶室现存的布置抱怨,分析布置不合理的原因,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根据原型车的解决方案制定新开发车型驾驶室优化后的布置方案和维修需求,将经常需要维修的零件布置在驾驶室前围;列出新开发车型驾驶室的零件布置清单、布置要求和检修方法;基于总布置按照要求,规划驾驶室各个零件的布置位置并且按照要求校核检修。因此,本发明能够解决驾驶室布置不合理、维修不方便、设计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能够避免有功能件被遗漏或者功能件布置不合理并且合理的利用驾驶室前围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贾培娜,强小文,陈华勇,雷明星,李佳军,李国伟,刘丽,刘昊,杨君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