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机混合增强智能的人机协同决策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51834发布日期:2024-02-20 20:50阅读:20来源:国知局
基于人机混合增强智能的人机协同决策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人机智能融合,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人机混合增强智能的人机协同决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近年来,以应用为驱动的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人类智能和由人工智能赋能的机器智能的交互融合正在成为未来具有根本性的系统结构范式。其中,人类智能指的是负责侦查、决策、打击等作战任务的作战人员,其在感知、推理、归纳和学习等方面具有机器智能无法比拟的优势,而机器智能指的是模式识别、强化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其在搜索、计算、存储、优化等方面领先于人类智能。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二者可以构建一种双向闭环系统,人类可以接受机器的信息,机器也可以读取人类的信号,两者相互作用,互相促进,形成一种“1+1>2”的智能——混合增强型智能。

2、目前,混合增强型智能有以下有三种形态,可根据不同的战场态势选择最优共识迭代路径,加速人机认知融合以及共识形成过程,实现人机混合协同认知,适用于多种战场环境。

3、第一种是“人在环上”的“人主机辅”型混合增强智能。对于这类混合增强智能而言,系统的运行过程由具有自动/自主能力的机器自行进行,但系统的目标设定和构建训练等过程需要人的深度参与,需要信息支持、模拟仿真模型支持、知识支持和研讨与协作支持,使众多的人系统、数据、信息、知识、模型以及系统设备等诸多资源在统一框架下有机融合,以便满足战略决策问题求解的需求,以实现“人在环上”的“人主机辅”型的协同认知决策。

4、第二种是“人在环内”的“人机共商”型混合增强智能。这类混合增强智能需要在人的指导下进行作战指挥决策任务分解,运行结构化的定量模型,通过人机系统的共同作用,将人系统的“智慧”与机系统的“智能”有机集成融合起来,形成人机协同工作的指挥决策智能环境,进而提升作战指挥决策的科学性。系统在运行过程需要人的深度参与,通过人和机器在系统内的共同作用,取得单独的人或机器无法达到的效果。

5、第三种是“人在环外”的“机主人辅”型混合增强智能。这类混合增强智能以机器智能为主,系统在构建训练、运行过程中均不需要人的深度参与,而由具有自动/自主能力的机器自行进行。整个作战指挥决策过程基本上都是以机系统自主决策为主,同时也要加入人系统对作战指挥决策问题求解的考虑。

6、如今,以“人在环外”的“机主人辅”型混合增强智能为主的人机混合智能系统逐渐登上战争舞台,该类人机混合智能系统是一类特殊的人机系统,系统中的机器具有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赋予的智能和自主性,且机器对象一般为动态自动化控制系统。人机混合的目的是在人和机器组成的双智能中,令机器和人承担各自擅长的工作,机器的工作目的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升人工作的舒适度和效率,促使系统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弥补现有无人作战平台智能化程度不高、自主决策不完备等缺陷。

7、现有的技术方案大多集中于人机混合增智理论与方法研究,在以智能班组为应用对象的人机混合增强智能系统的架构设计方面还尚有欠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基于人机混合增强智能的人机协同决策方法及系统。

2、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人机混合增强智能的人机协同决策方法,所述决策方法包括:

3、分别采集物理空间、信息空间以及社会空间的态势数据,对所述态势数据进行多源感知信息融合处理,构建相应的信息体系;

4、基于智能班组,采用有人视角信息认知模型和无人视角信息认知模型在所述信息体系的基础上分别进行有人视角、无人视角下的多级态势认知信息融合,得到对应的有人视角态势认知信息和无人视角态势认知信息;

5、将所述有人视角态势认知信息和所述无人视角态势认知信息进行共享,消除所述有人视角态势认知信息与所述无人视角态势认知信息之间的冲突,得到对应的人机共识信息;所述人机共识信息包括战场态势信息,并基于所述人机共识信息,生成人机协同迅捷决策,以基于所述人机协同迅捷决策执行相应的作战任务。

6、可选地,所述将所述有人视角态势认知信息和所述无人视角态势认知信息进行共享,消除所述有人视角态势认知信息与所述无人视角态势认知信息之间的冲突,得到对应的人机共识信息,包括:

7、将所述有人视角态势认知信息和所述无人视角态势认知信息输入人机团队共享心智模型,消除冲突信息,得到所述人机共识信息。

8、可选地,所述决策方法还包括:

9、采集军事专家提供的经验样本,在所述有人视角信息认知模型、所述无人视角信息认知模型、所述人机团队共享心智模型的构建及训练过程中,基于所述经验样本对作战人员的认知流程进行训练。

10、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人机共识信息,生成人机协同迅捷决策,包括:

11、基于所述人机共识信息,通过预案库匹配或博弈对抗的方式生成所述人机协同迅捷决策。

12、可选地,所述作战任务包括目标认知识别任务、社情理解任务、人机混合分析决策任务中的一者或多者。

13、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人机混合增强智能的人机协同决策系统,所述决策系统包括:

14、采集模块,用于分别采集物理空间、信息空间以及社会空间的态势数据,对所述态势数据进行多源感知信息融合处理,构建相应的信息体系;

15、融合模块,用于基于智能班组,采用有人视角信息认知模型和无人视角信息认知模型在所述信息体系的基础上分别进行有人视角、无人视角下的多级态势认知信息融合,得到对应的有人视角态势认知信息和无人视角态势认知信息;

16、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有人视角态势认知信息和所述无人视角态势认知信息进行共享,消除所述有人视角态势认知信息与所述无人视角态势认知信息之间的冲突,得到对应的人机共识信息;所述人机共识信息包括战场态势信息,并基于所述人机共识信息,生成人机协同迅捷决策,以基于所述人机协同迅捷决策执行相应的作战任务。

17、可选地,所述决策系统采用虚拟化技术进行服务封装,部署智能服务容器。

18、可选地,所述决策系统以班组多模通联网络为通信基础,包括云端部署在线服务和边缘端部署本地服务两种工作模式。

19、可选地,所述决策系统基于远程服务接口实现在所述云端和所述边缘端的灵活部署及应用。

20、可选地,所述决策系统还包括:

21、推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人机协同迅捷决策推送给作战人员。

22、本公开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将人的智能向机器智能迁移,塑造“互理解、互信任、互启发”的人机协作认知决策模式,有助于智能班组在环境复杂、时间紧迫的战场中对大量不完整或者矛盾的信息进行共同理解并做出更好的决策,同时促使无人平台能够安全地执行关键任务并具有高度自治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人机混合增强智能的人机协同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决策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有人视角态势认知信息和所述无人视角态势认知信息进行共享,消除所述有人视角态势认知信息与所述无人视角态势认知信息之间的冲突,得到对应的人机共识信息,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决策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人机共识信息,生成人机协同迅捷决策,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战任务包括目标认知识别任务、社情理解任务、人机混合分析决策任务中的一者或多者。

6.一种基于人机混合增强智能的人机协同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决策系统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决策系统采用虚拟化技术进行服务封装,部署智能服务容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决策系统以班组多模通联网络为通信基础,包括云端部署在线服务和边缘端部署本地服务两种工作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决策系统基于远程服务接口实现在所述云端和所述边缘端的灵活部署及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决策系统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人机智能融合领域,提供一种基于人机混合增强智能的人机协同决策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采集物理空间、信息空间及社会空间的态势数据,对态势数据进行多源感知信息融合处理构建相应的信息体系;基于智能班组,采用有人视角信息认知模型和无人视角信息认知模型在信息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有人视角、无人视角下的多级态势认知信息融合,得到并共享有人视角态势认知信息和无人视角态势认知信息,消除二者之间的冲突,得到人机共识信息,并基于人机共识信息生成人机协同迅捷决策,以基于人机协同迅捷决策执行相应的作战任务。本公开有助于智能班组在战场中做出更好的决策,同时促使无人平台能够安全地执行关键任务并具有高度自治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赵冬晔,陈思,高放,龙玉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