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化的物联网平台服务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70351发布日期:2024-02-20 21:23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智能化的物联网平台服务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平台服务管理,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化的物联网平台服务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进行购物支付,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支付业务逐渐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但与之同时,欺诈行为和数据泄露也在不断增加,给支付行业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挑战,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可能会带来极大的损失,因此,如何保证网络支付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2、现有的网络平台支付安全分析还存在部分需要进行优化的地方,具体体现在以下:

3、现有的线上支付安全监控技术多为单一的基于异常转账账户的安全监控,通过将用户对应待转账账户与异常转账账户进行比对,从而确定用户对应待转账账户的支付安全性,这样可能导致用户的支付信息安全系数评估不够全面化、多样化和系统化,进而降低用户的支付信息安全监控的准确性,进一步无法保障用户的支付安全,同时现有技术无法识别用户在支付过程中出现的异常交易行为,这些异常交易行为可能会涉及不同类型的欺诈风险,而现有技术缺乏对这些异常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和处理,从而不能有效发现和遏制潜在的支付不安全风险,进一步降低支付安全监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导致支付安全监控系统的健康稳定发展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化的物联网平台服务管理系统。

2、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3、一种基于智能化的物联网平台服务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支付行为监测模块、支付环境分析模块、支付金额分析模块、支付账号分析模块和支付预警终端;

4、所述支付行为监测模块,用于对目标用户对应支付设备进行支付操作识别;

5、所述支付环境分析模块,用于当识别目标用户存在待支付操作时,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网络参数,进而分析得出目标用户对应的支付环境评估系数;

6、所述支付金额分析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用户的待支付金额,分析目标用户的支付金额异常评估系数;

7、所述支付账号分析模块,用于提取目标用户对应支付账户信息和收款账户信息,并分别分析得出目标用户对应支付账户和收款账户的账号安全指数;

8、所述支付预警终端,用于对目标用户进行筛选预警,并进行对应操作处理。

9、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网络参数包括网站服务器接入端口号和连接互联网域名名称。

10、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分析得出目标用户对应的支付环境评估系数,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11、依据目标用户对应的网络参数,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网站服务器接入端口号和连接互联网域名名称;

12、将目标用户对应网站服务器接入端口号与设定的合理端口号集合进行比对,若设定的合理端口号集合内包含有目标用户对应网站服务器接入端口号,则判定目标用户对应网站服务器接入端口号为合理端口,并将目标用户对应网站服务器端口的合理系数记为ψ′,反之判定目标用户对应网站服务器接入端口号为无理端口,并将目标用户对应网站服务器端口的合理系数记为ψ″,由此得到目标用户对应网站服务器端口的合理评估指数ψ,其中,ψ取值为ψ′或ψ″;

13、依据目标用户对应网站服务器端口的合理评估指数的分析方式同理分析得出目标用户对应互联网域名的合理评估指数ζ,通过计算得出目标用户对应的支付环境评估系数h环境,其中,a1和a2分别表示设定的网站服务器端口合理和互联网域名合理对应的权重因子。

14、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分析目标用户的支付金额异常评估系数,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15、依据目标用户对应支付账户信息,从中提取出目标用户对应支付账户的账号,进而获取目标用户对应支付账户账号对应历史时期内各次转账对应的转账金额;

16、进而依据分析公式分析得出目标用户的支付金额异常评估系数h金额,其中,c表示历史时期内各次转账对应的编号,c=1,2,...b,ε表示目标用户的待支付金额,δc表示目标用户对应支付账户账号对应历史时期内第c次转账对应的转账金额,δε表示预设的金额许可差值。

17、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目标用户对应支付账户信息包括ip地址、开户手机号码和账号;

18、所述目标用户对应收款账户信息包括收款ip地址、开户时间、收款开户人手机号码和历史时期内各次流水的金额。

19、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分析得出目标用户对应支付账户的账号安全指数,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20、从目标用户对应支付账户信息中提取出目标用户的开户手机号码,并将其标记为参考手机号码,并从通讯运营商中提取出参考手机号码对应的ip归属地范围,并将其构成参考手机号码对应ip归属地范围地址集合;

21、获取目标用户的ip地址,依据分析公式分析得出目标用户对应支付账户的地址符合评估指数h支付,其中,a表示参考手机号码对应ip归属地范围地址集合,σ表示目标用户的ip地址;

22、依据目标用户的开户手机号码,从银行账户中提取得出目标用户的开户手机号码对应历史监测时间段内转账次数以及各历史转账次数的日期和金额,将目标用户的开户手机号码对应历史监测时间段内各历史转账次数的日期进行相互比对,进而将与当前对应日期相同的日期记为参考日期,统计得到目标用户在各参考日期的历史转账金额;

23、依据目标用户的开户手机号码,从银行账户中提取得出目标用户的开户手机号码对应当前时间段内转账次数,依据分析公式分析得出目标用户对应支付账户的转账正常评估指数γ,m表示各参考日期对应的编号,m=1,2,...n,表示目标用户在第m个参考日期的历史转账金额,l1、l2分别表示设定的转账频率和转账日期对应的权重因子,ξ、ξ′分别表示目标用户的开户手机号码对应历史监测时间段内转账次数和当前时间段内转账次数,δξ表示预设的转账频率许可差值;

24、依据分析公式分析得出目标用户对应支付账户的账号安全指数其中,υ1、υ2分别表示转账ip地址和转账正常评估对应的影响因子,e为自然常数。

25、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分析得出目标用户对应收款账户的账号安全指数,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26、依据目标用户对应收款账户信息,从中筛选出目标用户的收款ip地址和收款开户人手机号码,从通讯运营商中获取出目标用户的收款开户人手机号码对应的ip归属地范围,并将其构成目标用户的收款开户人手机号码对应ip归属地范围地址集合,并将其与目标用户的收款ip地址进行比对,若目标用户的收款开户人手机号码对应ip归属地范围地址集合内存在有目标用户的收款ip地址,则判定目标用户的收款ip地址为合理,将目标用户的收款ip地址合理系数记为反之则判定目标用户的收款ip地址为不合理,将目标用户的收款ip地址合理系数记为进一步得到目标用户的收款ip地址合理评估系数其中,取值为或

27、获取目标用户对应收款账户的开户时间,获取当前时间,依据分析公式分析得出目标用户对应收款账户的开户时间异常评估系数θ,t1为当前时间,t2表示目标用户对应收款账户的开户时间,δt表示设定的许可开户时间差值;

28、获取目标用户对应收款账户的历史时期内各次流水的金额,依据分析公式分析得出目标用户对应收款账户的支付金额异常评估系数φ,其中,y表示历史时期内各次流水对应的编号,p=1,2,...y,mp表示目标用户对应收款账户的历史时期内第p次流水的金额,δm表示预设的流水金额许可差值;

29、通过计算得出目标用户对应收款账户的账号安全指数h收款,其中,d1、d2和d3分别表示收款ip地址、开户时间和支付金额对应的系数因子。

30、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对目标用户进行筛选预警,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31、将目标用户对应的支付环境评估系数与预设的参考支付环境系数进行比对,若目标用户对应的支付环境评估系数大于或等于参考支付环境系数,则判定目标用户对应支付环境为正常,反之则判定目标用户对应支付环境为不正常,并将目标用户对应的ip地址发送至对应管理人员进行目标用户预警处理;

32、将目标用户的支付金额异常评估系数与预设的参考支付金额评估系数进行比对,若目标用户的支付金额异常评估系数小于参考支付金额评估系数,则判定目标用户对应支付金额为不正常,并将目标用户对应的ip地址发送至对应管理人员进行目标用户预警处理;

33、将目标用户对应支付账户的账号安全指数与预设的参考支付账号安全系数进行比对,若目标用户对应支付账户的账号安全指数小于参考支付账号安全系数,则判定目标用户对应支付账号为不正常,并将目标用户对应的ip地址发送至对应管理人员进行目标用户预警处理;

34、将目标用户对应收款账户的账号安全指数与预设的参考支付账号安全系数进行比对,若目标用户对应收款账户的账号安全指数小于参考支付账号安全系数,则判定目标用户对应收款账号为不正常,并将目标用户对应的ip地址发送至对应管理人员进行目标用户预警处理。

3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3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化的物联网平台服务管理系统,通过当识别目标用户存在待支付操作时,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网络参数,进而分析得出目标用户对应的支付环境评估系数,并同步获取目标用户的待支付金额,分析目标用户的支付金额异常评估系数,还用于提取目标用户对应支付账户信息和收款账户信息,并分别分析得出目标用户对应支付账户和收款账户的账号安全指数,进而对目标用户进行筛选预警,有效地解决了当前技术对于用户支付安全分析还存在一定弊端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用户受到欺诈风险的概率,有效保障用户对应待转账账户的支付安全,进一步保障用户的支付安全,从而实现全面化、多样化和系统化地评估用户的支付信息安全,提高用户的支付信息安全监控的准确性,进一步保障用户的支付安全,进一步可以有效发现和遏制潜在的支付不安全风险,提高支付安全监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而维护支付安全监控系统的健康稳定发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