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的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11155发布日期:2024-03-05 14:53阅读:12来源:国知局
资源的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特别涉及一种资源的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在许多领域,有效和高效的测试需要准确分配和跟踪资源。

2、但是,目前在现有系统通常缺乏对资源的集中、自动化或智能方法,导致次优资源使用、瓶颈或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资源的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对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分配。

2、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的分配方法,包括:

3、获取多个资源请求;

4、将所有所述资源请求输入至动态资源分配模型中,输出得到资源动态分配策略;其中,所述动态资源分配模型由样本数据集对随机森林模型进行训练得到;

5、按照所述资源动态分配策略对所有所述资源请求进行资源分配。

6、可选的,所述动态资源分配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

7、构建样本数据集;其中,所述样本数据集包括整合后的历史数据;所述整合后的历史数据包括历史项目信息以及所述历史项目信息对应的历史资源分配情况;

8、将所述历史项目信息输入至随机森林模型中,输出得到预测资源分配情况;

9、根据所述历史项目信息对应的历史资源分配情况以及所述预测资源分配情况之间的误差,对所述随机森林模型中的参数进行调整,直至所述所述历史项目信息对应的历史资源分配情况以及所述预测资源分配情况之间的误差满足预设的收敛条件,将所述随机森林模型作为动态资源分配模型。

10、可选的,所述构建样本数据集,包括:

11、收集历史数据、情景规划数据、优先排序机制和资源依赖映射;其中,所述历史数据包括:资源使用数据、资源分配数据和性能指标;所述情景规划数据用于预测潜在的未来资源使用需求和模式;

12、将所述情景规划数据、所述优先级排序机制和所述资源依赖映射整合进所述历史数据中,得到样本数据集。

13、可选的,所述将所有所述资源请求输入至动态资源分配模型中,输出得到资源动态分配策略之后,还包括:

14、接收手工调整请求;

15、按照所述手工调整请求对所述资源动态分配策略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资源动态分配策略;

16、所述按照所述资源动态分配策略对所有所述资源请求进行资源分配,包括:

17、按照所述调整后的资源动态分配策略对所有所述资源请求进行资源分配。

18、可选的,所述资源的分配方法,还包括:

19、实时监测每一个资源的活动数据;

20、若有资源的活动数据大于闲置资源动态阈值时,将所述资源作为待回收资源;其中,所述闲置资源动态阈值为根据资源的使用模式、历史数据和场景规划确定得到;

21、对所述待回收资源按照回收策略进行回收;其中,所述回收策略为根据资源类型和资源特征定义得到。

22、可选的,所述对所述待回收资源按照回收策略进行回收,包括:

23、将所述待回收资源上运行的任务保存至稳定的存储位置;

24、生成通知信息;其中,所述通知信息用于通知用户即将对所述待回收资源进行回收;

25、检查所述待回收资源资源上是否有运行关键任务;

26、若所述待回收资源资源上有运行关键任务,则推迟回收动作直至所述关键任务完成;

27、若所述待回收资源资源上没有运行关键任务,则对所述待回收资源进行锁定;

28、对所述待回收资源进行回收。

29、可选的,所述资源的分配方法,还包括:

30、接收用户的反馈信息;

31、根据所述用户的反馈信息对历史数据进行更新,并使用更新后的样本数据集对动态资源分配模型进行更新。

32、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的分配装置,包括:

33、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多个资源请求;

34、第一输入单元,用于将所有所述资源请求输入至动态资源分配模型中,输出得到资源动态分配策略;其中,所述动态资源分配模型由样本数据集对随机森林模型进行训练得到;

35、资源分配单元,用于按照所述资源动态分配策略对所有所述资源请求进行资源分配。

36、可选的,所述动态资源分配模型的构建单元,包括:

37、样本数据集构建单元,用于构建样本数据集;其中,所述样本数据集包括整合后的历史数据;所述整合后的历史数据包括历史项目信息以及所述历史项目信息对应的历史资源分配情况;

38、第二输入单元,用于将所述历史项目信息输入至随机森林模型中,输出得到预测资源分配情况;

39、第一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历史项目信息对应的历史资源分配情况以及所述预测资源分配情况之间的误差,对所述随机森林模型中的参数进行调整,直至所述所述历史项目信息对应的历史资源分配情况以及所述预测资源分配情况之间的误差满足预设的收敛条件,将所述随机森林模型作为动态资源分配模型。

40、可选的,所述样本数据集构建单元,包括:

41、收集单元,用于收集历史数据、情景规划数据、优先排序机制和资源依赖映射;其中,所述历史数据包括:资源使用数据、资源分配数据和性能指标;所述情景规划数据用于预测潜在的未来资源使用需求和模式;

42、整合单元,用于将所述情景规划数据、所述优先级排序机制和所述资源依赖映射整合进所述历史数据中,得到样本数据集。

43、可选的,所述资源的分配装置,还包括:

44、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手工调整请求;

45、第二调整单元,用于按照所述手工调整请求对所述资源动态分配策略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资源动态分配策略;

46、所述资源分配单元,用于:

47、按照所述调整后的资源动态分配策略对所有所述资源请求进行资源分配。

48、可选的,所述资源的分配装置,还包括:

49、监测单元,用于实时监测每一个资源的活动数据;

50、确定单元,用于若有资源的活动数据大于闲置资源动态阈值时,将所述资源作为待回收资源;其中,所述闲置资源动态阈值为根据资源的使用模式、历史数据和场景规划确定得到;

51、回收单元,用于对所述待回收资源按照回收策略进行回收;其中,所述回收策略为根据资源类型和资源特征定义得到。

52、可选的,所述回收单元,包括:

53、保存单元,用于将所述待回收资源上运行的任务保存至稳定的存储位置;

54、通知单元,用于生成通知信息;其中,所述通知信息用于通知用户即将对所述待回收资源进行回收;

55、检查单元,用于检查所述待回收资源资源上是否有运行关键任务;

56、推迟单元,用于若所述待回收资源资源上有运行关键任务,则推迟回收动作直至所述关键任务完成;

57、锁定单元,用于若所述待回收资源资源上没有运行关键任务,则对所述待回收资源进行锁定;

58、回收子单元,用于对所述待回收资源进行回收。

59、可选的,资源的分配装置,还包括:

60、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反馈信息;

61、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反馈信息对历史数据进行更新,并使用更新后的样本数据集对动态资源分配模型进行更新。

62、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63、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64、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65、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资源的分配方法。

66、本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资源的分配方法。

67、由以上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一种资源的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通过在获取多个资源请求后,将所有所述资源请求输入至动态资源分配模型中,输出得到资源动态分配策略;其中,所述动态资源分配模型由样本数据集对随机森林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最后,按照所述资源动态分配策略对所有所述资源请求进行资源分配。从而达到对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分配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