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29866发布日期:2024-04-18 17:43阅读:7来源:国知局
支付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设备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电子支付,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支付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汽车需要定期补充能源,例如汽油、燃气、电能等。

2、传统的能源站因无法识别当前用户的账户信息,所以需要用户扫描二维码来绑定能源补充平台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账户,然后开始补充能源。能源补充结束后,用户还需要在关联的app完成相关费用的结算,结算过程较为繁琐,而且支付过程需要确保用户的支付终端始终处于联网状态,支付终端在信号较差区域难以通过扫码方式完成费用的支付,影响用户驶离能源站以及后续用户进厂,即使采用刷卡方式支付费用,也难以避免因卡损坏或者密码遗忘而影响及时支付,影响能源站的服务效率以及用户的能源补充效率和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付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终端设备,以克服或者部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2、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付方法,应用于服务端,该方法包括:

3、接收能源站的充能端发送的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和能源订单信息,其中,车辆标识信息通过充能端对应的信息采集装置从目标车辆采集得到,能源订单信息由充能端根据对目标车辆的能源补充量确定;

4、确定与车辆标识信息绑定的支付账户信息;

5、根据能源订单信息执行支付账户信息对应的支付账户的扣款操作;

6、根据能源订单信息执行与能源站的结算操作。

7、进一步地,根据能源订单信息执行支付账户信息对应的支付账户的扣款操作,包括:

8、根据第一结算策略和能源订单信息,确定待支付金额;

9、若支付账户关联有授权凭证,根据待支付金额执行对支付账户的扣款操作;

10、若支付账户未关联有授权凭证,将携带的待支付金额和能源订单信息的支付请求发送至目标车辆的车载终端,以使车载终端展示待支付金额和能源订单信息;

11、响应于车载终端发送的基于支付请求的身份验证信息,根据身份验证信息对支付账户进行验证处理;

12、若验证处理通过,根据待支付金额执行对支付账户的扣款操作。

13、进一步地,根据待支付金额执行对支付账户的扣款操作,包括:

14、若支付账户的余额大于待支付金额,根据待支付金额执行对支付账户的扣款操作;

15、若支付账户的余额小于或等于待支付金额,且支付账户的余额和待支付金额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可透支额度,根据待支付金额执行对支付账户的扣款操作。

16、进一步地,根据能源订单信息执行与能源站的结算操作,包括:

17、根据第二结算策略和能源订单信息,确定结算金额;

18、根据预设结算周期,按照预设结算周期产生的结算金额向能源站进行打款操作。

19、进一步地,根据能源订单信息执行支付账户信息对应的支付账户的扣款操作之后,支付方法还包括:

20、若扣款操作的结果为成功,将支付成功信息发送至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一终端和能源站的第二终端,以使能源站放行目标车辆,其中,第一终端包括车载终端。

21、进一步地,支付方法还包括:

22、响应于第一终端的配置操作,将配置页面数据发送至第一终端,以使第一终端根据配置页面数据展示配置页面;

23、若接收到用户在配置页面中输入的车辆标识信息和支付账户信息,绑定存储车辆标识信息和支付账户信息;

24、若接收到用户在配置页面触发的免密签约请求,生成支付账户信息对应的支付账户的授权凭证。

25、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付方法,应用于能源站的充能端,该方法包括:

26、响应于目标车辆触发采集事件,控制信息采集装置从目标车辆采集车辆标识信息;

27、响应于能源补充操作对目标车辆进行能源补充;

28、若充能端的能源补充量大于或等于能源补充操作指示的能源量,停止对目标车辆进行能源补充,并根据对目标车辆的能源补充量生成能源订单信息;

29、将车辆标识信息和能源订单信息发送至服务端,以使服务端确定与车辆标识信息绑定的支付账户信息,并根据能源订单信息执行支付账户信息对应的支付账户的扣款操作。

30、进一步地,支付方法还包括:

31、若目标车辆位于充能端对应的预设范围内,或信息采集装置与目标车辆的车载终端连接,确定目标车辆触发采集事件。

32、进一步地,信息采集装置包括摄像组件或读取装置;控制信息采集装置从目标车辆采集车辆标识信息,包括:

33、控制摄像组件拍摄目标车辆的目标图像,并根据目标图像识别车辆标识信息;或,

34、控制读取装置从与读取装置连接的车载终端读取车辆标识信息。

35、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付装置,应用于服务端,该装置包括:

36、通信模块,用于接收能源站的充能端发送的目标车辆的车辆标识信息和能源订单信息,其中,车辆标识信息通过充能端对应的信息采集装置从目标车辆采集得到,能源订单信息由充能端根据对目标车辆的能源补充量确定;

37、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车辆标识信息绑定的支付账户信息;

38、支付模块,用于根据能源订单信息执行支付账户信息对应的支付账户的扣款操作;以及,根据能源订单信息执行与能源站的结算操作。

39、进一步地,支付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一结算策略和能源订单信息,确定待支付金额;以及,若支付账户关联有授权凭证,根据待支付金额执行对支付账户的扣款操作;

40、通信模块,还用于若支付账户未关联有授权凭证,将携带的待支付金额和能源订单信息的支付请求发送至目标车辆的车载终端,以使车载终端展示待支付金额和能源订单信息;

41、支付模块,具体用于响应于车载终端发送的基于支付请求的身份验证信息,根据身份验证信息对支付账户进行验证处理;以及,若验证处理通过,根据待支付金额执行对支付账户的扣款操作。

42、进一步地,支付模块,具体用于若支付账户的余额大于待支付金额,根据待支付金额执行对支付账户的扣款操作;若支付账户的余额小于或等于待支付金额,且支付账户的余额和待支付金额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可透支额度,根据待支付金额执行对支付账户的扣款操作。

43、进一步地,支付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第二结算策略和能源订单信息,确定结算金额;以及,根据预设结算周期,按照预设结算周期产生的结算金额向能源站进行打款操作。

44、进一步地,通信模块,还用于若扣款操作的结果为成功,将支付成功信息发送至目标车辆对应的第一终端和能源站的第二终端,以使能源站放行目标车辆,其中,第一终端包括车载终端。

45、进一步地,通信模块,还用于响应于第一终端的配置操作,将配置页面数据发送至第一终端,以使第一终端根据配置页面数据展示配置页面;

46、支付装置还包括:

47、配置模块,用于若接收到用户在配置页面中输入的车辆标识信息和支付账户信息,绑定存储车辆标识信息和支付账户信息;以及,若接收到用户在配置页面触发的免密签约请求,生成支付账户信息对应的支付账户的授权凭证。

48、根据本技术的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付装置,应用于能源站的充能端,该装置包括:

49、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目标车辆触发采集事件,控制信息采集装置从目标车辆采集车辆标识信息;以及,响应于能源补充操作对目标车辆进行能源补充;以及,若充能端的能源补充量大于或等于能源补充操作指示的能源量,停止对目标车辆进行能源补充,并根据对目标车辆的能源补充量生成能源订单信息;

50、通信模块,用于将车辆标识信息和能源订单信息发送至服务端,以使服务端确定与车辆标识信息绑定的支付账户信息,并根据能源订单信息执行支付账户信息对应的支付账户的扣款操作。

51、进一步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目标车辆位于充能端对应的预设范围内,或信息采集装置与目标车辆的车载终端连接,确定目标车辆触发采集事件。

52、进一步地,信息采集装置包括摄像组件或读取装置;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控制摄像组件拍摄目标车辆的目标图像,并根据目标图像识别车辆标识信息;或,控制读取装置从与读取装置连接的车载终端读取车辆标识信息。

53、根据本技术的第五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支付方法的步骤。

54、根据本技术的第六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介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介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支付方法的步骤。

55、借由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用户可预先在服务平台中绑定车辆标识信息和自身支付账户信息。当目标车辆需要补充能源资源后,能源站的充能端控制信息采集装置从目标车辆上采集车辆标识信息。如此,在充能端对目标车辆的能源补充量大于或等于用户指示的能源量,也即目标车辆能源补充结束后,充能端停止进行能源补充,并根据能源补充量生成本次能源补充的能源订单信息。平台服务端在接收到充能端发送的能源订单信息和车辆标识信息后,利用用户预先在平台配置的车辆标识信息和支付账户信息的绑定关系确定目标车辆结算时可使用的支付账户。最后,平台服务端按照能源订单信息中记载的内容对支付账户进行扣款,以完成用户对本次目标车辆能源补充的费用结算。进一步地,平台服务端还可以参照能源订单信息与能源站进行相关费用结算,以保证平台能够及时为用户提供该能源站相关的服务。通过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用户无需示出标签或扫描二维码,充能端即可通过信息采集装置从目标车辆上直接采集到车辆标识信息,使得整个能源补充过程不需要操作能源站界面或者用户的第一终端,即可以完成能源补充和能源补充费用支付操作,在简化或省略用户手动支付操作的同时,省去了排队等待结账的时间,提高了支付效率,进而提高了用户进行车辆能源补充的效率和可行性,增强了无感支付体验效果,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泛。

56、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