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碳智能监测系统及其数据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25199发布日期:2024-03-05 15:27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碳智能监测系统及其数据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数据采集,特别涉及一种能碳智能监测系统及其数据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各国政府对碳排放的限制越来越严格,水泥行业作为高碳排放的行业之一,需要进行能碳监测,以确保符合相关的环保要求,在对水泥行业领域进行管理时需要对厂内边界-碳轨迹进行实时监测并对基础数据进行自动化采集,现有的水泥行业的碳排放数据并不完善,所以在计算碳排放量时不够准确。并且在具体的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分析等中往往需要dcs控制系统来进行控制,而dcs系统在关键工艺控制和数据传输方面通常会采用电缆或光纤等有线连接的方式,例如在水泥窑炉控制中,需要使用有线连接来传输关键的工艺参数和实时数据,以确保窑炉的稳定运行;在水泥粉磨站控制中,也需要使用有线连接来传输数据,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所以数据的稳定传输是能碳监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在实际的水泥生产中,通常会采用转子秤、皮带秤或者跨带分析仪等设备,其均需要电缆来进行数据的传输,但是在更改生产水泥的种类或者调整厂内布局时,往往会对水泥生产设备的种类、位置进行调整,因此还会对连接这些设备的电缆位置进行调整,但是在调整中会出现碰撞、碾压、刺破等造成电缆机械损伤的情况,从而导致dcs系统中的数据采集错误,例如,皮带秤在传输测量时由于其中的某部分电缆出现破损从而导致部分的化石燃料消耗量的采集出现错误,从而导致碳排放的计算出现错误,所以保证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的抗拉抗压强度等机械性能,以及破损时能够及时提醒工作人员是保证碳排放数据准确管理的办法。

3、所以需要一种能碳智能监测系统及其数据传输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碳智能监测系统及其数据传输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2、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碳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碳排放数据采集模块、碳排放核算模块、公式因子库、数据存储模块、服务应用模块、节能减排管理模块以及服务器;

3、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对水泥厂生产线的排放数据进行采集,数据采集模块通过数据传输装置进行数据传输;

4、所述碳排放核算模块对水泥厂生产线各个步骤的排放数据进行计算,并对所有的排放数据进行汇总计算;

5、所述服务应用模块用于调用和查看所述碳排放核算模块计算出的碳排放数据,也可以调整节能减排管理的内容;

6、所述公式因子库用于录入相应的计算公式及公式中的碳排放因子并能够被碳排放核算模块调用;

7、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碳排放核算模块核算得到的水泥厂生产线的碳排放数据进行实时存储;

8、所述节能减排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水泥厂生产线的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水泥厂生产线进行碳排放管理;

9、所述服务器为所述数据核算与数据存储模块的服务终端,用于实现服务器内计算资源的调用。

10、进一步的,所述水泥厂生产线的排放数据包括化石燃料排放、电力消耗排放、生料非燃烧排放、原料消耗排放,具体的计算方法为:

11、其中,所述化石燃料排放料=化石燃料排放料(烟煤)+化石燃料排放料(柴油);

12、化石燃料排放料(烟煤)==烟煤消耗量*低位发热量*单位热值含碳量*(碳的氧化率/100)*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碳的相对原子质量;

13、化石燃料排放料(柴油)=柴油消耗量*低位发热量*单位热值含碳量*(碳氧化率/100)*二氧化碳分子质量/碳的相对原子质量;

14、其中,电力消耗排放=余热发电量+熟料工段用电量+水泥工段用电量+生活办公用电量;

15、余热发电量=热点变压器+水泵用电*0.3-热电至矿山供水泵;

16、熟料工段用电量=生料工序用电量+原料预均化堆场工序用电量+煤粉制备工序用电量+熟料工序用电量+余热发电工序用电量-发电机发电量;

17、水泥工段用电量=水泥粉磨工序用电量+熟料输送及发运工序用电量+水泥包装及散装工序用电量;

18、其中,生料非燃烧排放=生料消耗量*排放因子*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碳相对原子质量;

19、其中,原料消耗排放=(熟料产量+窑头粉尘量)*((熟料中氧化钙的含量-熟料中不是来源于碳酸盐分解的氧化钙)/100*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氧化钙的相对分子质量+(熟料中氧化镁的含量-数量中不是来源与碳酸盐分解的氧化镁)/100*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氧化镁的相对分子质量)。

20、进一步的,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管道,所述管道外壁处设有弹性的防护圈,所述管道与防护圈之间设置有间隙,且所述间隙中设有截面形状为波浪形且受力变形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由靠近管道的凹陷部与远离管道的凸出部组成,所述凹陷部与凸出部的端部分别与管道外壁和防护圈的内壁相贴合,且所述防护板与防护圈之间的腔室中填充有提示液。

21、进一步的,所述凹陷部中部均连接有密封膜,所述密封膜与凹陷部内端之间连接有弹性体。

22、进一步的,相邻两凹陷部远离管道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流通槽,所述凹陷部在流通槽的作用下形成一组两两连通的腔室。

23、进一步的,两两连通的凹陷部之间所对应的的防护板内部设有弧形片,所述弧形片两端与防护板内壁相固连,所述弧形片由受压变形的金属片制成,且所述弧形片与弧形板远离管道的一端之间连接有弹性块。

24、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膜靠近管道的一侧设有吸附块,所述管道外壁上设有能够对吸附块进行吸引的磁性块。

25、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膜靠近防护圈的一侧设有一组环形均布的弹性绳,所述弹性绳外端连接有与防护圈内壁相贴合的弧形板,相邻两弧形板的侧端之间紧密贴合,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凸出部侧壁相贴合。

26、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圈内部沿其轴向开设有进料槽,所述防护圈和弧形板上开设有连通凹陷部与进料槽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由靠近防护圈的一侧向远离防护圈的一侧开口逐渐增大,所述连通孔内部设有封堵球,所述封堵球与进料槽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封堵球底端连接有压杆。

27、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板两端分别连接有弹性圈,所述弹性圈靠近凸出部的一端设置成与其侧壁形状相贴合的弧形状。

28、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护腔,所述防护腔内部设有三角夹板,管道设置在三角夹板内。

29、进一步的,所述封堵块由遇水膨胀止水条材料制成,所述封堵块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填充有胶水,且所述空腔内部连接有刺针。

30、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能碳智能监测系统,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数据传输装置。

3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2、1.通过设置防护圈,若防护圈表面受到破坏,此时填充在防护圈与防护板之间的提示液会顺势流出,从而能够对工作者起到提示作用,减少电缆因难以发现而造成严重破坏的情况,同时防护圈与防护板在电缆局部应力增加时,能够通过自身的变形降低管道所受到的直接作用力,减少外界的压力骤然增大时导致电缆出现破损或断裂的情况,从而大大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33、2.当向凹陷部中充注提示液时,此时提示液能够对密封膜施加压力,使得密封膜对弹性体进行压缩,当凹陷部处出现破损时,此时弹性体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能够将提示液从裂缝处挤出,从而使得提示液能够从防护圈破损处喷出,进而能够对工作者起到更醒目的提示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